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如夢如真的兩段人生 > 第273章 第273章 日本的發聲

第273章 第273章 日本的發聲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廣播同樣被關注突然出現的華夏之聲的日本人聽到,在得知虎林失守的一刻,‘植田謙吉’傻了。在早晨的時候還跟要塞和虎林聯系并發布命令,這才中午就失去了對虎林的掌控?

他驚怒之下立刻發電給要塞的池田熊太郎,和山口俊逸,可電文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連虎林的松井鶴那裡也沒有動靜。在這一刻,他才知道這是真的,這些地方不但虎林失去了,要塞也已經不保。

‘植田謙吉’沒有給‘寺内壽一’和本土發電,他面如死灰,頹廢的坐在椅子上,呆呆的看着那個親筆寫下的武運長久旗幟。

良久,再次确認虎林和青龍山、虎頭、二龍山要塞沒有回音後,‘植田謙吉’在叮鈴鈴的電話聲中,安靜的跪在了榻榻米上,解開了襯衣,将擦拭良久的刀刺入了腹部……

‘植田謙吉’的死去并沒有讓着軒然大波停止擴散,廣播,不但他聽到了,本土的大佬乃至天皇都聽到了那一遍遍用英語,日語重複的聲音。

聽到這些的還有日本的民衆,那些高級将官玉碎的消息并沒有擴散,他們的親人也都以為他們此時都在執行軍務。

聽到噩耗,那些等待丈夫、父親、兒子、兄弟凱旋的日本民衆悲痛欲絕,在日語的廣播聲音中,他們哭嚎着,沖向就近的軍機部門,求證這消息是否是真實的。

聽到廣播的寺内壽一并沒有慌亂,在一片哭毫升中,召集了大佬緊急商議對策。民衆要安撫,剛剛自叛亂中走出的帝國,再出現嘩變将難以控制。

“我認為,這是機會。我們帝國的機會!”

一名陸軍省的中将站起發言:“如果将這些罪責推給被卑鄙的□□人偷襲,那我們就可以趁勢舉國出兵而不用擔心國際輿論了。”

“有道理,這樣還可以激起民衆同仇敵忾。”

一名參謀長贊同的說道。

寺内壽一跟幾位大佬也覺隻有此法能度過危機,遂緊急磋商拟就告文,在天皇同意之後,随之。日本的廣播響了。

我大日本帝國為東亞共榮做着不懈的努力,為滿蒙親善,為滿蒙安甯,天皇忠勇的優秀士兵恪盡職守,堅守滿洲防務,卻不料,一支卑鄙的□□部隊蓄謀趁着大雪偷襲了我帝國軍隊,造成了黑龍江陷落,大批優秀士兵陣亡。數名将領玉碎,讓帝國因此蒙受巨大損失和恥辱……天皇的子民們,讓我們化悲痛為力量,舉全國之力捍衛尊嚴,讓卑鄙的敵人知道帝國的強盛與憤怒!

随着廣播,右翼分子紛紛湧上街頭,激昂演講,誘導着那些悲痛的日本民衆。随之,街頭上讨伐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寺内壽一在得知效果顯著。不但轉移了民衆的注意力,還激起了同仇敵忾的舉國聖戰熱潮,他沒有為剛接到的‘植田謙吉’切腹贖罪的消息感到悲傷,反倒是熱血沸騰。他暗暗感謝着這次華夏之聲,讓他謀劃布局已久的侵華目标就要得以實現。

随着越來越高漲的呼聲,日本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戰争準備。異常舉國的戰争即将拉開帷幕。

寺内壽一的舉動在一衆大佬的視線裡已經是難以容忍,他的獨裁跋扈讓大佬們人人自危,在這大戰在即的狂潮裡,玩弄權術的政客們并沒有被蒙蔽了雙眼,在廣播發出去還沒倆小時。天還沒有黑,他們就拿出了方案,親自向天皇舉薦了陸軍省寺内壽一,随之,寺内壽一就被推上了前台,至此,曆史的車輪似乎又回歸了正軌,時間雖然提前了,但寺内壽一卻出任了首相,為即将出任派遣軍或者關東軍司令官做好了鋪墊。

此時,已經做好啟程回哈爾濱的湯文并不知龗道他要激起停止内戰,全國抗日的廣播雖然燃起了民衆的抗日熱情,喚醒了很多沉睡的國人,讓先遣軍以及抗日聯軍成為了民衆心目中救國于危難的英雄,卻也給了日本擴張額借口。

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裡,不停播放的廣播讓老蔣害怕,讓世界震驚,也讓日本空前的團結,都在準備着讓親人參軍,為天皇而戰,為帝國尊嚴而戰。

那些散落的小作坊更是瘋狂的運轉,一批批的武器零部件将在短時間裡彙集,那些被擱置的戰争武器研究被提前拿到了前台,為即将到來的更大戰争做着準備。

白誠在各方的反應裡,将湯文在地圖上畫就的重要地點納入版圖的同時,那些邊邊角角的地方他同樣沒放過,并跟一衆的管理人員磋商拟就了一些管理的策略,讓黑龍江成為一個獨立管理體系。

他在管理層裡不斷重複,讓所有人都明白,這一切都是湯文打下的,這一切,隻有湯文是唯一的的話語者,他雖然在江湖曾經有點名氣,也不過是湯文請出山打理雜事的,他白誠為湯文馬首是瞻。

白誠的灌輸讓這些大多沉寂江湖不問世事的家夥明白一件事,湯文,才是他們的掌舵人。

遠在佳木斯的湯文哪裡知龗道,白誠開會并不是宣布防禦雙城和肇州的事情,而是給他套上了枷鎖,一個以後難以摘掉的枷鎖,讓他改變了所有的初衷的枷鎖。

在廣播裡,受到最大刺激的當屬那些哈爾濱、齊齊哈爾以及所有收複,或者已經就要收複的地方的民衆。他們消息閉塞,并不知道整個黑龍江已經不再是日本人的了,都回歸了中國人自己部隊手中後,無數年被列強欺辱導緻養成的逆來順受的桎梏被打開,他們的熱血被點燃,不論是民間的人才,還是熱血的青年,在第一次招兵結束後,在廣播裡掀起了更大的參軍熱潮,和人才的彙集。

這裡,尤其是那些散落民間的各種人才,他們原本出國留學,或者祖傳手藝,在動蕩的年代,在看不到國家的希望情況下,在列強的蹂躏下,他們選擇了隐匿民間,終老山林。

在得知中國大地上,得知黑色的沃土上有這麼強悍的部隊後,而且還是紀律嚴明,并給窮苦百姓分糧食過冬的部隊時,沉寂即将熄滅的火種再次燃燒。

密山的軍營前,一個四十來歲的人戰戰兢兢在哨兵面前說道:“軍爺,俺是學化學的,在大不列颠學了六年,不知道俺能不能領……”

“啥?你說啥學?”那個顯然是大老粗的戰士不解的問道。

“化……學……”

那個人諾諾的回答着,卻不知道如何解釋,同時,也心裡打怵,可他的專業是研究火藥,不到軍營,他不知道哪裡還能用上他,一旦可以領響,他的家人也就不用靠不知道持續多久的救濟過活了。

“叔,你等等啊,你說的那化學俺不知道是啥,大啥列的俺也不懂,俺去給你問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