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擁擠的過道,推門進入漆黑後台,可以聽到前面音響裡傳來評委們的聲音。
“鄭冬的演技還欠些火候,但他的好幾處設計很巧妙!”
“我喜歡他剛剛那個眼神,有點意思。”
“一看就是用心揣摩過劇本的。”
“這份細心,在年輕演員裡很難得,不過演技還需要再磨煉磨煉,繼續加油!”
主持人的聲音慷慨激昂:“評委老師們對鄭冬的表演評價很高哦,喜歡他的表演的話,請各位觀衆按下投票器……”
投票結束,鄭冬下台,緊接着燈光閃爍,顔之潇款款登台。
巨大的舞台中央隻有他一個人。
台下圍着一圈工作人員,對面是三百多名觀衆和兩名公證人員,中間坐着五位評委。
顔之潇在台上做着自我介紹,評委們在台下湊到一起低聲議論:“這跟前面的是一場戲嗎?”
“台本上是這麼寫的啊,應該是吧。”
“這怎麼可能是同一場戲?風格完全不一樣啊。”
“先看看再說。”
随着音樂響起,燈光變暗,表演正式開始。
身上的刺繡外袍被顔之潇脫掉,隻穿了裡面的素衫長袍,頭上的金色發冠也消失不見,淩亂地墜着兩片細長的竹葉。
妝容也是一言難盡,沒有了精緻的高光眼線,暗紅色的油彩在額前洇開,像一片血迹。
這場戲的完整内容是:叛軍在皇後壽宴當天包圍皇宮,男二身為太子被拼死護送出城,眼睜睜看着國破家亡。
鄭冬剛才演的是太子在壽宴上為母後舞劍,叛軍突然闖入,最後一個動作定格在叛軍破門的瞬間。
這原本是顔之潇的設計,用一個眼神落幕,留給觀衆無限的遐想空間。
而顔之潇此刻演的,是原本留白的後半部分。
作為承接,他是從叛軍闖入的那一刻開始演的。
面對空無一物的舞台,顔之潇用力朝後一摔,生動演出了猝然被撞倒在地的感覺。
一個動作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接着,觀衆在顔之潇臉上看到了巨大的惶然無措,跌跌撞撞被推搡着躲在角落裡時,他甚至還無知地問了句:“那些人是來表演武鬥戲的嗎?”
舞台角落裡有一隻風機,本應是對着腳下吹,讓長袍上的飄帶呈現出一種淩亂感,增加動态美。
但自從顔之潇上台後,風機莫名其妙變了角度,直沖着他的臉吹。
顔之潇要用盡力氣做好表情管理,才能不亂眨眼睛。
在風力幹擾下,他的眼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一點點發紅。
随着表演的深入,這樣的生.理.反應竟然和劇情奇異地達到了某種和諧。
最後的畫面是,他趴在城牆下,躲在雜草堆砌的角落裡,望着大火席卷整個皇城,眼睛裡映着火光,一片血紅。
從現場經久不息的掌聲中,顔之潇知道,自己賭赢了。
這場戲屬于臨場發揮,沒有任何準備,完全憑着他對劇本的了解進行。
顔之潇的表演一氣呵成,毫無破綻,卻讓幾位評委犯了難。
“相比之下,我覺得顔之潇的表演更勝一籌。”
“可他有些細節處理得不是很到位。”
“還有台詞,多處擅自改動,我認為這是不尊重劇本的表現。”
“演得好就行了,台詞隻要改得合适,就是個人能力的展現。”
“這叫不敬業……”
評委裡有這部戲的導演和制片人,兩個人第一次在現場産生了争執。
“這樣吧,”導演擡手示意衆人安靜,指了指舞台後方的超大LED屏幕,“看片子說話。”
成片是最有說服力的,誰優誰劣一看便知,這是最公平的方式。
于是,現場修整幾分鐘後,兩人的表演被同時放出來投在大屏幕上,再次播放。
兩位演員也被請了上來,站在舞台側面共同觀看。
“看出來區别了嗎?”
導演指着屏幕,示意工作人員将畫面放大,“這裡,兩個人的眼淚不一樣。”
眼淚?
現場和直播間裡的觀衆都跟着看過去。
巧合的是,兩人的最後畫面都是定格在一個眼神上。
鄭冬跪坐在地上,華衣美服,眼中的情緒悲傷恐懼,淚水将落未落,有種楚楚可憐的感覺,像是在說:“快來救我啊!”
顔之潇的眼神則完全不同,他眉骨微突,眼眶發紅,淚水裡充滿了仇恨,又帶着一抹堅毅,像是在提醒自己牢牢記住這亡國之恨。
兩個眼神,兩種格局,高下立見。
不愧是當導演的,眼睛是真的毒。但制片人還是堅持鄭冬更适合這個角色。
【打起來打起來】
【媽呀,好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