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梅師姐,我意已決,你不要阻我。”明韻閣閣人恭擅漁道。
應該說,是前明韻閣閣人。因為它已經不複存在了。
繼賀歡宮滅門伊始,傳出兩大鎮門法寶皆毀的明韻閣,同樣遭遇覆滅的下場。若說前者是被陰邪之人盯上,那後者則不論黑白兩派,為官為民都在緝拿追捕。
能夠占蔔吉兇,預測未來的門派,又無自保能力,身有損毀。朝她們下手,百利而無一害。是人都忍不住要摻上一腳。
明韻閣先前自诩清流,不欲與貪圖魚水之歡,看重當下,今日有酒今朝醉的賀歡宮為伍,到頭來卻要落得與她們并肩。下場同樣的不好過。
恭擅漁和梅若學算是幸運的。她們被傳送到明韻閣閣中,相對安全的地帶。可那之後的事,力難阻擋。當女子不孕,男兒顯懷的的消息插上翅膀,飛向大江南北。明韻閣再無倚仗的訊息,同樣傳播出去。
即便她們已經及時撤回大部分在外遊走的弟子,可與她們合作的門派,紛紛倒戈。嘴上答應得好好的,實際表面一套,背面一套。她們成了砧闆上的魚肉,誰來都能切一刀。
可要是真的魚肉,至少還能求死。而她們的利用價值,保住了她們的性命,同時置她們于不義之地,讓她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再後來,就連明韻閣都守不住了。先代閣主們立下的防禦措施一道道崩壞,來犯的人魚龍混雜,日夜攻山,終是有守不住的時候。
世人都知道人心叵測,但真的顯露它的惡劣之際,豈是短短一個慘無人道能夠形容。
預見未來慘狀的弟子們有的自盡,有的下不去手,或者來不及下手的,則被一一擄去。有機智的,先行躲了起來,到頭來被煙燒火燎,硬逼出來。有的靠出賣别人,争取一條活路,到頭來同樣遭受虐待。
恭擅漁、梅若學算是當中較為幸運的。因為她們身上被打了柳仙的标記。
鳳霜落的天山鸢尾會替她們開路,隐蔽、肅清。山林裡的蛇群會聽它們指引,為她們指點一二。可難道這就要她們放下天阿寺的仇恨,忽略正是由于這人的陰謀詭計,她們才會遭受到此迫害,從而對她感激涕零?
見證明韻閣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和平安甯的局面大範圍被撕壞,恭擅漁放不下,不肯放。
據說同樣有滅門之恨的賀歡宮,有位弟子投靠了江湖中人人喊打的五大仙之一——白仙。莫不是柳仙以為她那點小恩小惠,就能感動得了她們,讓她們為之所用。
不可能!
“師妹,不要去!一進宮門深似海,你這是在以身似虎。”梅若學捉着恭擅漁的手臂。“妄動天命,必遭反噬,我們今日之禍,不過是累世業報展現的結果。萬事萬物有其奠定,必有其消亡,現今不過就是到了那個時候而已。”
“為何非得是現在,為何非得是我們?”恭擅漁睚眦欲裂。她一根根掰開師姐的手指頭,“師姐你闊氣,你大義,我做不到!我斤斤計較,睚眦必報!”
明韻閣庇身武器被損毀,閣中弟子失了倚仗,被百般折磨。這場聲勢浩大的覆滅,少不了武林中人推波助瀾。枉費她們背負先知之名,卻弱小無比。皇室強盛不衰,而膚淺短視。
何不兩相綜合,各有所得?
“我不甘心,好處全讓前人享受,弊端全交我們承受。不可能,既然與民意站在一邊,無法保證我們永泰長安,何不順從皇權,管它哪朝哪代,是否昏庸愚昧,隻要站上國師之位,就能永保太平!”
即便要成為皇家跟随者,被痛罵一聲走狗,她也受得住,隻要能夠報仇雪恨,向一切毀滅她們的開戰,将這芸芸衆生拖下水,那又有何不可?
恭擅漁雙手握住梅若學的手,“師姐您曾經說過,萬事萬物都有消亡之日,而複有其他新鮮事物再起。既然大蒼會亡,有别的王朝來取代,那為何那個王朝不能是下一個大蒼?反正對我們黎明百姓來說,沒有區别不是?”
朝廷的衰亡與興盛,不過是權貴者手中的博弈。他們不曾真正參與,卻要作為馬前卒,飽受流離之苦。為何不幹脆坐到凳子上,去争一争做那執棋者,不再受颠沛流離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