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一言九鼎說到做到,中心城沒有人敢明着違背他。
所以這些人的下場就這麼決定了,要向中心城乃至莫瑞帝國全體公民宣告他們的罪行。
當然是利用魔法手段。
不得不說,魔法帶給人的便利是想象不到的,藍向即使坐在學院的床上,也能聽見宣告惡行的聲音。
足以流傳到莫瑞帝國每一個角落。
如果莫瑞帝國中有其他種族聽見,說不定還會将另漁村的罪名傳遍整個疊列圖大陸。
但也不算多麼有作用。
藍向整理朝景輝給他添置的東西,心不在焉想着。
那些死在另漁村的人類和人魚回不來,現在做的一切不過是讓罪人獲得懲罰而已。
讓藍向感到不舒服的是,教皇沒有對他的失職表明什麼。
到現在為止,隻有藍向和教皇兩個人清楚,小漁村是無罪的,是教皇搞錯了對象。
但後續公布真相時,教皇和神職人員似乎有意忽略了這一點,隻着重說明誰才是真正的兇手、誰才是真正暗害了公民的壞人。
對于小漁村,他們卻沒有多給予言語。
……所以小漁村遭遇的海嘯、被教皇親手引起的海嘯,就這麼不明不白過去了。
書籍記錄中,仍舊寫着多少年多少年,為懲治人販子泛濫的小漁村,教皇引來海嘯。
這不是藍向想要的結局。
他希望的,是小漁村的大家可以不再被人誤會,讓所有人都知道是另漁村的錯,小漁村不過是不小心被當作了替罪羊而已。
但教皇卻沒有這個意思。
教皇笑眯眯地應下藍向提出的要求,然後不作為。
直到今日聽見宣講時,藍向才意識到教皇根本沒有跟小漁村的大家道歉的可能。
明明在教堂裡,在一衆貴族和神職人員的注視下,教皇卻願意對他說對不起。
但不願意更改小漁村的罪名嗎?
如果教皇的審訊手段也能用在他自己身上的話,會不會看見枉死的小漁村的大家?
還在教堂時,朝景輝跟他說:“哎呀,你去把教皇揍一頓呗。教皇這個位置你來當,不是想給誰翻案就給誰翻案。”
藍向當然是做不到的。
那天事情結束時,藍向請求教皇對他使用一次檢測魔法,判斷他究竟是不是魔種。
教皇雖不解,但仍然應允了他。
龐大的魔力沖藍向進發,一瞬間藍向便明白,教皇恐怕不是他能夠依靠投機取巧打敗的人。
檢測結果就是,藍向非但不是魔種,還擁有着格外純淨的魔力元素。
教皇對他的笑容都變得更加真誠幾分:“原來是這般純潔美好的孩子嗎,請務必堅定本心,永不轉移。”
教皇說隻有最幹淨的孩子才能擁有這麼純淨的魔法元素,而那些生來體内沒有魔法元素,永遠沒辦法踏上魔法一途的普通人,則是幹的壞事太多,體内髒污不受魔法親近。
回憶起這件事,藍向挂好窗簾,從窗台上跳下——他并不将教皇所言當一回事兒。
他原本沒有魔法元素親和,換句話說,他一開始體内就沒有魔法元素。
難道在藍向找到風集姬轉職之前,藍向都是肮髒醜陋的;轉職之後,藍向就變成純淨美好啦?
而幹了肮髒事卻成為魔法師的人數不勝數。
光憑魔法的純度,又能說明什麼呢?
“教皇在忽悠我。”藍向這麼想。
從教堂離開後過去幾天,直到現在在學院宿舍裡整理東西,藍向想明白在教堂裡看見的景象是什麼了——
是大型的魔法陣。
作用應當是提升教皇話語的信服力。
在魔法陣的影響下,不好說話的貴族變得狂熱,教皇自然無論說什麼都沒有人反對。
而藍向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避免魔法陣的影響,但終歸是件好事。
這不,教皇拙劣的言辭就沒能忽悠到藍向。
談及教皇,有一個一定無法繞開的話題——
精靈族。
最開始,精靈族與人族的十分親近,或許血脈相連的生物中,都沒有如同精靈族和人族這般親近的存在。
精靈族自願擔任教皇,為人族提供免費的開解服務,無條件向神明傳達人類的意願;人類也會給出人手,幫助精靈族維護聖樹。
後來人族與精靈族決裂,人族的“教皇”職位才終于擺脫精靈族的掌控,重新回歸人類手上。
但也就是從那時起,教皇似乎變成一個“符号”,再不是普通人可以見到的存在。
盡管落後偏遠的小漁村也能聽見所謂教皇的好言好語好事好人,但卻很少有平民百姓見到真正的教皇。
大部分人就和沒有邀請函的藍向一樣,會被神職人員以“排隊預約”的理由擋在門外。
如果藍向沒有遊戲的幫助,或許這輩子也得不到面見教皇的機會。
……這真的和書上說的“教皇”相符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