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萬姿堂 > 第51章 第 51 章

第51章 第 5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俗話說:魚沒有餓死的,隻有撐死的,這話真是不假。

就算現在她已經能嘗到一點這事的趣味了,但那也禁不住他幾次三番的折騰啊。

蘇瑜這條‘魚’最後成功被撐得暈過去了。

第二天起床後蘇瑜渾身酸軟,吃飯都沒有胃口,連她平日愛吃的娘做的紅豆糯米粥都隻喝了半碗。

苗秀蓮看女兒吃的少,開口勸道:“這吃的太少了,再添一碗,你擺攤累着呢,怎麼能隻吃這麼一點。”

蘇瑜擋住娘要給她添飯的手,“娘,不要了,我真吃不下了,等晚些餓了,我做張餅吃就行了。”

蘇瑜生怕娘堅持要給她添飯,連忙端起碗喝一口,喝粥的時候還用眼角餘光掃了一眼那始作俑者。

隻見那人倒是胃口好得很,不見半分疲累,而且眉眼之間好像還......有幾分高興?

蘇瑜恨恨的喝了口粥。

她決定以後晚上的活計都交給他,看他晚上還有沒有力氣再折騰了!

早飯吃完後,一家人便趕快收拾東西去縣裡,今天可是有正經事要辦呢。

昨天折騰的有些晚,蘇瑜坐在牛車上搖搖晃晃的就來了困意。

小成和雙兒昨晚哭了一通,今早起來雖然精神不錯,但現在日頭曬着也有些犯困,小腦袋一點一點的,像小雞啄食一樣。

蘇瑜讓小成坐在裡側靠着車架子,再把雙兒摟在懷裡,姑嫂兩人沒一會也閉上了眼。

徐知望原本是照常走在牛車前面,結果沒一會卻聽不到瑜娘和弟弟妹妹的聲音了,他停下腳步扭頭看去,隻見一大兩小居然都補起覺來,瑜娘抱着雙兒小臉都曬得紅撲撲的。

牛車很快趕了上來,徐知望沒再走在前面,而是放慢腳步走在蘇瑜這邊的車旁,萬一兩人睡得迷糊了,他也能及時扶住她們。

小半個時辰的路程三人居然一次都沒醒,直接睡到了縣裡。

下車時蘇瑜小臉紅紅的,不過倒是精神多了。

徐知望帶着她們先去了鐵匠鋪,他準備和鐵叔請半天的假,畢竟不能讓瑜娘一個人忙前忙後的操持。

“學堂?”鐵叔吃驚地擡頭看向徐知望。

“是,小成年紀不小了,我和瑜娘準備送他去讀書,不過我倆對縣裡的學堂不大熟悉,就想問問您有什麼好主意?”

鐵叔搖搖頭,“我個老頭子無兒無女的,孩子上學的事我幫不了你們,不過咱們前面的成衣鋪子的錢掌櫃家有兩個兒郎,聽說書讀的不錯,你去找錢掌櫃問一問吧。”

“多謝鐵叔,那我們就先去了。”

“去吧。”

徐知望帶着蘇瑜出了鋪子準備去尋錢掌櫃,鐵叔在人快要出鋪子時,多看了一眼那對年輕的小夫妻。

蘇瑜對縣裡的諸事确實不太熟悉,昨個她雖然問過成婆子,不過上學畢竟是大事,還是穩妥一些好,便跟着徐知望去尋那位錢掌櫃。

錢掌櫃為人熱情,和鐵匠鋪相鄰做生意也有兩年多了,這點子小事還是很樂意幫忙的。

據錢掌櫃說,縣裡除了鹿鳴書院這樣頂好的書院,還有兩家學堂也是很不錯的。

一家便是昨日成婆子說過的清遠學堂,這家學堂除了有一位舉人老爺坐堂,還有一位秀才。書教的好,學堂管的也嚴,不過這樣下來,價格自然不便宜,一年的束脩就要五兩銀子,再加上潤筆費和筆墨紙硯的開銷,一年下來少說也要七八兩銀子。

另外一家是智儒學堂,平日是兩位秀才坐堂,書教的稍微差一些,不過一年隻要三兩銀子,好多百樓縣附近的普通人家拿不出太多銀兩的,都會讓孩子在這家學堂讀書。

“讀書能中個功名那當然是好,不過就算中不了,能識字會算賬,以後孩子也能當個賬房或是小管事,起碼不再是在地裡刨食的莊稼漢了不是,你們小兩口有眼光。”錢掌櫃見徐知望和蘇瑜年紀不大,做事倒是很有章程,倒是真心誇了一句。

“今日多謝錢叔了,改日等我送小成入學後再來謝您。”徐知望起身和錢掌櫃道謝。

錢掌櫃跟着起身,摸着圓滾滾的肚皮笑的爽朗,“好說,好說,你們快去學堂打聽吧,最近送孩子來縣裡讀書的人不少,你們盡早去,早些定下來心裡也踏實。”

蘇瑜帶着小成和雙兒也向錢掌櫃道謝,錢掌櫃親自把他們送出了鋪子。

徐知望和蘇瑜走在路上商量着,一時沒注意小成仿佛是個霜打的菜瓜似的。

不管是五兩銀子還是三兩銀子,那都是好大一筆錢啊。

這筆銀子要大嫂賣多少日的餅啊!

小成臉色沉重的跟在大哥大嫂身後,小小年紀就已經有了心事。

蘇瑜心裡盤算了一下開口:“我覺得咱們還是直接去清遠學堂吧,這幾日我手裡的銀子夠交小成的束脩,剩下的花銷都是小頭了,攤子的收入再加上你的工錢還是足夠的。”

“好,那我們直接去清遠學堂。”

清遠學堂因着名聲好,價格貴,在城北集英巷有一間不小的宅院,還未走近便已經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臨近院門時,蘇瑜還聞到了濃郁的墨香。

蘇瑜心裡更加滿意了,讀書向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自身的努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成現在站在清遠學堂的門口,原本沉重的臉色也變得隐隐有些激動。

學堂院門緊閉,隻右側有一間小門房,門前站着幾個牽着孩子的男子,應也是來想入學的,不過從巷子走過來這一路都不見大門有人出入,看來确實是治學嚴謹。

徐知望和蘇瑜一人牽着一個排在隊伍後面,蘇瑜悄悄看着前面的人們,隻見每點到一個名字,孩子便單獨去門房,不帶半刻鐘的功夫再出來。

蘇瑜見孩子們臉色緊張,猜測裡面應該是有位夫子會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考教。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