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雙高興的點頭,小手不停的摸着包包周邊的花瓣。
居然是這樣?
徐知成不敢相信大嫂居然沒有一點要罵他的意思,還讓嬸娘用布給他們做布包來裝東西。
蘇瑜走到小成面前,摸摸他頭說道:“小成,今天你摘棗子自己舍不得吃還不忘給家裡帶些回來,你做的很好,大嫂應該誇你的;但是你為了摘棗子冒險爬高,這就做的不對了大嫂應該罰你,可大嫂今天不誇你也不罰你,正好互相抵過了,你答不答應?”
徐知成重重點頭,眼睛都亮亮的。
蘇瑜笑笑接着說道:“好,那這事大嫂以後都不會再提了,其實大嫂知道小成已經非常懂事了,就算摘棗子也沒忘先安頓好妹妹。所以這個布包是大嫂和嬸娘額外獎勵你的,你看看喜不喜歡?”
“喜歡!特别喜歡!謝謝大嫂!謝謝嬸娘!!”
徐知成的聲音越說越大,掩飾不住的高興,轉頭看妹妹一眼,妹妹也笑的開心極了。
蘇瑜伸手把布包分别給他們背好,“好啦,你們自己的包包自己收好,弄丢了嬸娘可不給再補了哦。”
“我不會弄丢的!”徐知成和徐知雙兩人一起喊道,不愧是雙生胎,說話的語氣都一樣。
蘇瑜和娘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蘇瑜說道:“好啦,去玩吧,晚間用飯時記得回來。”
“知道啦!”
說完小成拉着妹妹,一起飛快地跑了出去,兩人剛出家門,蘇瑜在屋裡都能聽到他們高興的喊聲。
蘇瑜看着小成和雙兒打心底裡高興的樣子,心想包治百病還真是不管什麼時候都适用呢。
苗秀蓮也開心的很,和女兒說道:“還是你有法子,小成這下不僅不害怕了,我瞧着跟你都親近了不少。”
蘇瑜回頭湊到娘身邊,說道:“娘,我知道小成一直心思重,不過我想着這麼小的孩子就該好好吃好好玩,應該早些讓他放下對咱們的戒備,這樣不管是咱們娘倆還是大郎才都能安心。”
苗秀蓮欣慰的點頭,再拍拍女兒的手:“難為你了,不過孩子這關過去了,日後你和大郎也就能真心過日子了。”
“是啊,娘你就放心吧,日後您就好好看着咱們的日子定是越來越好的。”
苗秀蓮以前隻知道女兒是個心裡有主意的丫頭,沒想到居然這麼有成算。
再想想好像就是自從那次開春落水醒來後,女兒性子就更沉穩更有盤算了,看來到底是家中大變讓女兒早早就擔上了家裡的擔子。
蘇瑜倒是沒想到娘會想這麼多,看兩個孩子這麼高興她心情也很不錯,再看時辰也不早了跟娘說了一句便接着去竈屋準備飯食了。
菜都已經備好了,蘇瑜先在一旁的竈眼上生火悶上豆飯。
昨日聽了徐知望的飯量,蘇瑜決定不能再做白飯了,雖然現在看着還是滿滿的米缸,但是每頓飯消耗的量其實不少,照這米缸的存量恐怕撐不到年底就要重新買糧了。
蘇瑜想着至少要等家中收入穩定後再改,現在就還是先吃豆飯,飯悶上後蘇瑜先去洗手,然後再動手準備燒菜。
其實‘香椿魚兒’ 是蘇瑜之前一次工作出差的時候偶然嘗到的,這個名字也正是根據菜的樣子命名的。
現在香椿已經燙好,面糊也都備好了,接下來就是把燙好的香椿全都放到面糊中,讓每支香椿葉都沾上面糊,因為面糊裡加了雞蛋和粗鹽,直接下鍋去炸就好。
因為香椿葉的頂端是尖狀,整片葉子呈扇形展開,沾上面糊後整個形狀看起來很像一條小魚兒,所以被取名為‘香椿魚兒’。
蘇瑜想着一會要不斷地夾沾好面糊的香椿葉下鍋,不好一邊生火分出手去,這樣容易把灰土帶到面糊裡,便喊了娘來幫忙生火。
苗秀蓮聽到喊聲便來了竈屋,見到女兒的做法也是十分新奇,便一邊燒火一邊看着。
香椿燙好後很容易熟,主要下鍋把面糊炸至金黃就可以了,所以這時候不能用大火,否則很容易炸糊。
蘇瑜便讓娘持續燒小火,然後動作麻利的用筷子每夾住兩片葉子,正反兩面沾好面糊後就下鍋去炸。
這樣不斷交替,當有炸好後的香椿魚兒便撿出來放到碗裡,再往原處放上新沾好面糊的生香椿,雖然有一盆香椿,但是蘇瑜手上功夫快,在天黑前也都炸好了。
燒好後蘇瑜先給娘夾了一個嘗嘗,苗秀蓮咬下一口:“真不錯,這個做法倒是新鮮,味道也鮮得很呢。”
蘇瑜也夾起一個嘗了嘗,不錯,是這個味道。
“娘,這個香椿魚兒雖然比不得肉,但也是個新鮮味道,炸了這許多,我給夏嬸送些去吧,讓孩子們也嘗嘗鮮。”
苗秀蓮:“說得對,這香椿正是當季呢,樹上還有不少,咱們想吃再做就是了,你去送些吧。”
“好。”
蘇瑜應聲後拿了一個幹淨的陶碗,裝了滿滿一碗,然後趁熱端着碗出門去了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