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喜宴按照徐知望的意思隻請了村裡有些交情的人家,擺上三桌就夠了。
這樣也就不用去請廚子了,直接由夏嬸和大兒媳婦掌勺,都是村裡人家也不挑這些,還能幫大郎省些銀子。
夏楊也跟着徐知望去借了輛牛車回來,迎親的時候好幫着徐大哥一起去擡東西。
日子一眨眼就到了婚期前一日。
一大早春花嫂子就過來幫忙收拾東西,苗秀蓮把人喚進屋,先拿出來兩個紅肚兜遞給夏春花:“春花這是我給長河和蘭蘭做的兩個肚兜,算是咱們兩家相鄰這幾年我對兩個孩子的一點心意,你收下吧。”
夏春花接過來摸着上面的花朵,“苗嬸,那我就不客套收下了,您這針線功夫真是沒得說,蘭蘭還沒有這麼精緻的肚兜呢,這花都像是能聞到香味似的。”
苗秀蓮接着從一旁的布包裡取出來一支玫紅色的纏花簪,簪子剛拿出來,夏春花立馬把眼光移到了簪子上。
繡活再好哪裡能抵得過精緻首飾對女人的吸引呢。
“苗嬸,這是您給瑜娘備的喜簪吧,可真好看啊!”
苗秀蓮聽了笑了笑,把簪子放到夏春花手裡,說道:“這是嬸子給你做的,瑜娘這婚事外頭說的是你娘牽線搭橋,但是嬸子和瑜娘知道是你中間費心費力的。旁的嬸子也沒什麼能拿出手的,這還是嬸子前些年在繡坊學來的,手都生了,做的比不上鋪子裡的,就當給你平時插戴吧。”
夏春花聽了連忙推拒,“苗嬸,這樣好的簪子拿出去賣都使得,我可不能收,您還是留着給瑜娘吧。”
苗秀蓮一邊說話一邊按住夏春花的手,“瑜娘也有,我晚些給她,這個就是給你的,這幾年你喊我一聲嬸子,還一直幫襯我們娘倆,嬸子心裡都曉得。再說了以後瑜娘嫁過去,你再回娘家走動還更親近了呢,要是再不收下才是真跟嬸子見外了。”
夏春花聽了居然有些酸酸的,真是頂頂好的母女倆,她都有些舍不得瑜娘走了,早知道還不如給瑜娘說一個縣裡的人家走動還方便!
這話倒是說笑了。
其實她打一開始心底裡覺得徐大哥和瑜娘就是頂合适的一對,日後日子肯定能過好的。
“那就多謝苗嬸了,您這手真巧,這纏花簪可是費功夫呢,攤子上賣的我看比不上您做的,我肯定好好收着。”
夏春花小心的收好簪子,又和苗秀蓮說了一些明早接親的事,到了晌午就回家去了。
晚間,蘇瑜收拾完竈屋進屋看到娘正坐在床頭摸着她的嫁衣,蘇瑜走過去挨着娘坐下。
苗秀蓮伸手摸摸女兒的臉,還是一樣像小魚兒似的滑溜溜的,和剛到蘇家時還是一個樣子,可是日子過的這樣快,女兒都要嫁人了。
“日子過得真快呀,娘還記得你小娃娃時候的樣子,居然也要嫁人了。”
說着說着,苗秀蓮紅了眼圈,她現在曉得了,什麼親娘不親娘的,世上嫁閨女不哭的娘那才是後娘呢。
蘇瑜雖然也有些難受,但不想惹娘傷心連忙拉着娘的手哄,“娘,您别哭呀,女兒雖然是嫁人了但還是和娘在一起呢,咱倆娘倆不分開,以後還要一起過好日子呢。”
“對,對,明天就是你的好日子了,娘不哭,娘日後好好陪着你。”苗秀蓮說着用手擦擦臉止住淚,今天晚上還有正事要說呢。
“明個你就嫁人了,那徐家沒有公婆你倒是省了不少規矩,但是還有一雙弟妹,你也要照顧好弟弟妹妹。那徐大郎是個重情義的孩子,你隻要善待他的弟妹他也會曉得你的辛苦,這樣夫妻倆的日子才能一條心。”
“娘,您放心,我會的。”
“娘對你是放一百個心,我的閨女我當然知道那是心善的,但是夫妻過日子還有一件事是少不了的,就是…是這夫妻之事。”
說到這,蘇瑜一下子紅了臉,她連男人的手還沒拉過呢,居然一下子跳到成人十八禁話題了。
好吧,雖然她現在也十八歲成年了。
屋裡沒點油燈,蘇瑜低頭紅着臉不說話,也就沒看到娘也有些紅暈的臉。
苗秀蓮也是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他們搬到南水巷的時候蘇大瓦已經病倒了,旁人以為夫婦倆沒有孩子是她不能生養。她和蘇大瓦之間的事她從來沒向外人說過,再說這種事更不好讓女兒知道了。
算了,反正床上那點事左不過就是那樣,成親後就曉得了。
“你也别害羞,姑娘家誰都有這一遭,你過了這孝期年紀已經不小了,就說你春花嫂子生下長河時比你現在還小一歲呢。”
蘇瑜手絞着衣服點點頭,接着苗秀蓮把一本泛黃巴掌大的小冊子放到她手裡,“不過你也别怕,這事也就頭一回難受些,就跟納鞋底錐子紮一下差不多吧,挺一挺就過去了。這冊子上都有,你看一看,洞房是大事不能馬虎了。”
說完,苗秀蓮出去打水擦洗,留蘇瑜一個人在屋裡,蘇瑜坐了片刻還是翻開冊子看了看。
呃……
好吧,娘也不知道從哪買來的,冊子裡紙都模糊不清了,隻能看出來是衣衫不整的兩個人不同樣子纏在一起。
算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以前她雖然也沒有經驗,但沒少聽人說,網上看的也不少。
這一夜,娘倆安靜躺下了,蘇瑜卻是毫無睡意,腦子裡亂哄哄的,怕翻身吵到娘隻能閉眼捱着。
最後也不知迷迷糊糊睡了多久,又好像是剛睡着,就聽到娘在床邊說道:“瑜娘,該起來準備出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