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叔坐在一旁慢悠悠吃着包子,他剛才吃了兩碗肉絲面也有個八分飽了,現在吃着這個素包居然還越吃越有胃口,吃的香了也來了心思打聽些閑事,看了一眼徐知望問道:“既然定下了,什麼時候辦喜事?”
徐知望想了一下說道:“等農收後吧,我家裡沒有長輩,想着就一道請夏叔夏嬸一家幫忙操持,農收後村子都閑下來了。”
“想的挺周到,婚事是大事不能輕待了人家姑娘,等日子訂好了提前說一聲,鋪子裡不忙你就好好忙你的婚事。”
“多謝鐵叔。”
蘇瑜一出來,夏春花就一臉急迫的想打聽消息,蘇瑜敵不過春花嫂子的催問又不好意思說,生怕春花嫂子又說什麼臊人的話,隻能點頭說兩人都應下了。
這可把夏春花高興壞了,這還是她頭一回說媒呢,沒想到,這就成了!
回去路上就開始說起婚事來,蘇瑜哪裡懂這些,隻能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看春花嫂子說的高興時點頭就行了。
春花嫂子連家都沒回,直接跟着蘇瑜進了蘇家,苗秀蓮在家也是沒心思繡活,聽到門口傳來夏春花說笑的聲音,心裡一下子安穩了,知道女兒的婚事這是定下來了。
兩人剛進門,蘇瑜一頭紮進了竈屋,夏春花現在也顧不上她了,直接去和苗嬸子商量起婚事來。
蘇瑜坐在小竹凳上,心裡撲通撲通地跳,這麼一會的功夫她的婚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想着想着又突然想起那徐大郎來,身量看着就健壯能幹,皮膚比一般男子黝黑,眼神雖說乍一看兇了些,但是現在再回想一下他其實...其實長得還蠻好的,五官端正,鼻梁挺拔,尤其是眉眼之間帶一股英氣,忽略掉他冷硬的表情,長相其實很有男子氣概。
蘇瑜正想的出神的時候,聽到院子裡長河的聲音,可能是醒了來尋娘親,她出去就看到春花嫂子抱着兩個孩子準備回去,她送她們出了門才關門回屋。
進屋的時間看到娘正在數家裡的銀子,她走過去坐在娘身邊,“娘,您别數了,家裡不過就是三錢銀子,咱家的事夏嬸嬸都曉得,不用給我花錢備什麼嫁妝。那徐大郎家裡也不寬裕,想來也沒有什麼聘禮,正好誰都别嫌棄誰。”
苗秀蓮扭頭白了女兒一眼,“又胡說八道,哪有姑娘家張口閉口說自己聘禮嫁妝的,再說這話可不能當着夏家母女面說,萬一給徐大郎聽去,還以為你嫌棄他家境貧苦呢,到時候小夫妻再生了嫌隙就不好了。”
蘇瑜為了寬娘的心不争辯這些,乖乖點頭說知道了。
苗秀蓮還是認真數了一遍銀子,還真就是三錢銀子加四十二個銅闆。
她想了想拿出兩錢銀子放到女兒手裡,“這兩錢銀子你這兩天便去買匹紅布,再買三尺鮮亮些的花布,娘也沒别的本事,隻能針線上能幫你多做一些。徐大郎的聘禮不管是多是少,娘都不動,還有家裡的家夥事雖說不值什麼,但咱們娘倆都搬過去當作你的嫁妝。”
蘇瑜聽着居然有點想哭,這還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母親打心眼的疼愛,還好她能帶娘一起走,以後也不會再讓娘過苦日子了。
“娘,我想過了,等我成親後您就不要再做繡活了,以後家裡有我們,您就什麼都不用操心,隻管歇着享福就行了。”
苗秀蓮笑了起來,答應了女兒,她也想過等女兒成了親徐家還有兩個孩子,她就顧好家裡不讓家裡給女兒女婿操心。
蘇瑜聽娘應下終于安心了,趴在娘的腿上聽娘說着成親那些零零碎碎的事。
徐知望做完活計卻沒馬上往回走,而是先去了點心鋪子買了兩包點心,到家後屋裡放了一份再拿着另一份去了夏嬸家。
夏嬸早就在家裡急得不行了,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人,剛聽見院裡有動靜立馬出來拉了徐知望進屋。
這看得一旁陪孩子們玩的大兒媳婦都有些納悶,娘這幾天怎麼這麼惦記隔壁的徐家大郎呢,就大郎那體型就算有事也該别人害怕才對啊。
剛進屋徐知望還沒有坐下,夏嬸着急的連忙拉着他問,“怎麼樣了,人家姑娘說什麼沒?”
“夏嬸,蘇姑娘點頭了。”
“好!太好了!總算是成了,這下你爹娘也能安心了。”夏嬸高興地不行,嘴裡一個勁念叨着,念叨完又想起來,“那你現在怎麼想的,婚事有什麼打算沒?”
“夏嬸,我爹娘都不在了,族裡情況您也都曉得,這蘇姑娘是您和春花妹子牽的線,我想着就不請什麼媒婆了,就麻煩您代為徐家長輩去提親。再勞煩您給春花妹子捎信,讓妹子先去蘇家通個氣好安心,我明日去縣裡會置辦些東西,等後日一早就請您帶我一起去登門下聘。”
夏嬸一聽更樂得不行,“你這孩子說的什麼話,還說什麼麻煩不麻煩的,這麼大的事你既然信得過嬸子,嬸子定給你辦的妥妥當當的,明個我就給春花捎信去。”
剛說完話又想起什麼,問道:“那婚期你可有主意?還是下聘的時候讓蘇家娘倆挑個好日子?”
“我想着大概婚期就定在農收後吧,這樣閑下來後操辦起婚事來也不用着急,具體日子下聘時您和蘇家訂就行,我聽長輩的。”
夏嬸點點頭滿意得不得了,就知道大郎是個有成算的,辦事比自家兒子強多了。
徐知望跟着把手裡的點心遞過去,“夏嬸,這事得勞您費不少心,今定下的匆忙,我家裡也沒備什麼,回家前去鋪子包了盒點心,給您和孩子們嘗嘗鮮。”
夏嬸自然不肯收連忙推回去,她老婆子這麼些年還徐家的好意都還不完呢,這不過就是費些嘴皮子的事,哪裡用的着孩子特意來送禮,“你快拿回去,嬸子那用得着你費這銀子,回去給小成和雙兒吃吧。”
徐知望又重新塞回夏嬸手裡,硬按着手不讓夏嬸再推回來,“嬸子,您就收下吧,咱們兩家也不說什麼銀子不銀子的,就當我這大伯給孩子們買的,我也給小成雙兒買了一份,沒有說還少了他們幾個娃的理。”
“成,那嬸子就不跟你客套了,嬸子就等着多喝你兩杯喜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