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秀蓮聽了急得不行。
“瑜娘,怎麼就不嫁呢,這是多好的人家啊,媒婆說的沒錯,隻要你嫁過去生了孩子站穩了腳,你就是楊家長媳。到時候如果再幫着打理鋪子,那娘就算是在家日子也好過不少,這又離得這麼近,你時常過來看看娘也就行了,再說娘也是一把年紀了就算跟你一起過去,也陪不了你幾年了,隻要你過得好娘就算走了也安心。”
蘇瑜聽着眼睛就紅了,忍着不讓自己哭出來。
“娘,你說什麼呢,什麼沒幾年,你身子好着呢,要好好陪着我出嫁,不是說還要等着抱外孫呢。”
蘇瑜看着娘還想再勸她,便趕忙搶先說:“娘,我真不是使性子,您聽我說,現在這楊家聽着是好,沒有親生的婆婆。但這楊大郎是長子,家中也就沒有女眷操持家務,那我進門後肯定就要傳宗接代,還要管着一大家子家務,哪裡能讓我去打理鋪子。我要是一胎得男那是最好的,如果女兒命中無子,現在楊大郎看我年輕貌美能不納妾,等女兒年紀大了他常年在外做生意,若真是在外面養了小的,等有了身孕要擡人進門我又怎麼能攔得住呢。”
苗秀蓮聽着嘴嗫嚅着不知道說點什麼,她從小就腿腳不好不愛出門,後來進了繡坊也隻一心做活,嫁人後蘇家也是人口簡單,一直都是婆婆掌家管事,她更是少處理這些人情往來,現在聽女兒說來覺得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但是想着媒婆說的,起碼這楊家家裡殷實,便還想讓女兒再想想,但話還沒說出口就聽女兒接着分析的話。
蘇瑜:“那就算像那月媒婆說的,楊大郎是真心求娶,婚後也不變心,那還有要馬上進門的續弦婆婆,跟楊家兄弟到底隔了一層。我是長媳就算做做面子也要上孝順公婆,下要照顧弟弟和孩子,時間久了就算我時常想着去看您,但是有那繼婆婆還有一家子人哪能讓我一出嫁女常回娘家的,街坊鄰居看了都免不得說閑話。”
“還有那個楊二郎也馬上就到相看娶親的年紀了,先不說到時候弟妹性子如何,如果像楊大郎說的那般,萬一以後由二郎傳宗接代,那楊家以後就是那楊二郎的。我和楊大郎到時候都要看人家臉色過日子,這樣時間久了楊大郎對我難免會有怨氣。”
蘇瑜說完,越想越覺得是這個理,成親前媒婆自然是說的千好萬好,嫁人後萬一出了岔子,她和娘孤女寡母的想找個說法都難。
所以,這楊家不能嫁。
苗秀蓮聽完也是沒了聲音,女兒現在越來越有主意,說的也都有道理,難道這楊家的婚事就這樣不成了?
不成。
想了想對蘇瑜道:“瑜娘,嫁人總歸是沒有樣樣和心坎的,這楊家以後的日子是什麼樣咱們也不知道,但是娘覺得以你的乖巧懂事,日子總歸不會太難過的。”
“等你成婚後娘便把這屋子給退了,去找一處便宜些的小屋子,娘一個人花不了幾個錢,娘還能再做幾年活計,再攢些銀錢節省些用,你到時候要是過得好再接濟娘一些,娘的日子也能過下去。”
蘇瑜聽着轉身眼淚落了下來,她明白娘這是哄着她先嫁過去,嫁人後她才能更好的去讨好夫家,這樣娘就不是她的負擔,她才能在夫家站穩了腳。
蘇瑜擦掉眼淚,好在現在天黑了娘看不見。
她甯可現在惹得娘生氣,也絕不會丢下娘一個人。
“娘,我不嫁,這楊家縱然千般好,但是不管為了什麼,隻要不同意讓您跟我一起進門,我就絕不會嫁!”
苗秀蓮氣的罵道:“你這倔丫頭,難道想氣死娘,這樣的好親事錯過了打着燈籠都找不着,明天我就回了媒人應了這親事。”
蘇瑜聽着一點不怕,她知道娘最是疼她,肯定做不出逼她上花轎的事。
“娘,以前周秀才的親事我都推了,就不怕再推一個楊家的,那周家要我們娘倆過去過苦日子我都不應,現在讓我丢下娘,讓您一個人去過苦日子,那不如讓我投河死了算了。”
說完起身去了竈屋,明擺着就是一副沒商量的樣子。
蘇瑜越想越生氣,這媒婆都是嘴上抹油,沒個牢靠的,當初那個什麼紅媒婆說了一門周秀才的親事,也是說的千好萬好的。
結果呢!
年過二十五還未娶妻,讀書十幾年也隻得一個秀才,再就是屢試不第還飲酒作樂,卻口口聲聲說讀書人不理俗事,家裡的田地都交給老爹老娘去拼死拼活的勞作,回頭還要以讀書為由伸手拿走家裡的大部分銀錢。
周家家境不過是尚可,也就頂着一個秀才的名聲還眼高于頂,瞧不上普通鄉野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