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黃六月,火傘高張。
聒噪的蟬鳴聲漸漸弱了下來,日頭已到申時,路邊的柳樹在烈日的照耀下無精打采般垂下了它長長的枝條,仿佛這農忙時節曬彎了腰的人,都恨不得紮到地縫裡去,哪怕能暫且避一避這毒辣的日頭。
蘇瑜手拿一把蒲扇遮在頭頂,沿着有陰涼的牆根行走,倒不是為了什麼怕曬着,而是這身子實在不争氣!
雖然特别選的過了這日頭正盛的時辰出門,但是還是有些熱的受不住,一路走來盡量選了一些陰涼小巷,好少中些暑氣,若是再像前幾日般中暑暈厥,家裡也實在是沒有銀錢再去買藥了,連帶着娘還要受累照顧她,白白耽誤了活計。
又走了一刻鐘的功夫,總算是到了。
蘇瑜用衣袖下擺擦去臉頰的汗,略定一定喘勻了氣,露出笑來才擡手叩門。
笃笃。
‘吱呀’一聲,門打開一側,探出來一個十歲左右小男童,擡頭看到是她,敞開小半扇門,說了一句“等着”又退了回去。
蘇瑜不多話也不多看,靜立在一旁等着。
沒過一會,傳來了腳步聲,從門裡走出來一位上身着窄袖短衫套穿一件深紫色長背心,下身一條兩片裙的婦人,衣裙的料子看上去是透氣的棉布,針腳密實,袖口和裙擺下方還都繡有暗色的花樣,雖比不得輕薄透氣的綢緞料子,但在普通婦人群裡也算是有體面的穿着了。
“嬸嬸安好,這大熱天的又叨擾您了,我代我娘來送這次的繡品,您瞧一瞧。”
蘇瑜說着話把臂間挎着的竹籃上面罩着的布拿開,拿出來一個裹着的布包,解開後遞到婦人面前。
這個婦人就是縣裡織玉繡坊的後院管事婆子吳紅紅,認識的人稱一聲吳管事。
蘇瑜的娘親苗秀蓮出嫁前一直在繡坊裡做活,還是和吳管事同一批進繡坊的女工,在繡坊裡也算是排的上号的針法好。
但是礙于自己腿腳不便,一直隻是安生低頭做活,還時不時幫襯一下針法略差一些的吳紅紅,在嫁人離開繡坊前兩人的關系還算不錯。
苗秀蓮幼時不小心被路邊的驢的踢到了右腿,落下了病根,雖然長相清秀但是這腿腳不便在村裡實在是不好說親。
畢竟村裡都是泥腿子莊稼漢,娶個媳婦那也都是要幹活的,就算是有漢子相中了她的皮肉但也都被娘親拎着耳朵罵,誰家娶媳婦娶個紙菩薩在家裡供着!
就這樣婚事被耽誤了下來。
苗秀蓮的爹娘偏生還隻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到了年歲就嫁給了鄰村的一個家境普通的莊稼漢,沒個兒子撐腰也沒有什麼家産,對小女兒的婚事實在沒了法子。
後來還好聽從縣城回來的婦人說縣裡的繡坊招女工,本想着試一試也算是個有飯吃的生路。
沒成想苗秀蓮還真是有些天賦,雖然腿腳不好不能下地幹活,但平日裡家裡的活都是一把好手,從會拿針線起就再也沒讓娘動過手,進了繡坊才試活第一日就被選中留了下來。
在繡坊裡一做就是五年,十七歲那年經繡坊裡幹雜活的王大娘牽線嫁給了蘇瑜的爹爹蘇大瓦。
這蘇大瓦是家裡的獨子,在這百樓縣裡和爹娘住在一個兩間房的小院裡,他爹是一個泥瓦匠,這門手藝自然傳給了自己的獨子,這孩子也是争氣十分對得起他的名字,手藝學的不錯,時常能接到些活計,和爹一起養家,在這縣城裡也算是站穩了腳。
按理說這樣好的人家是肯定輪不到苗秀蓮的,是這蘇大瓦也有個不足之處 ……
就是身量實在不高,還不足五尺,比一般的女子還要矮上一些,偏還生的瘦小,好些姑娘都不樂意,有的長輩看後覺得...甚至不是長命之相,也不想讓自家姑娘小小年紀就守寡,就這樣也耽誤了下來。
這牽線的王大娘是蘇大瓦家的鄰居,在繡坊裡做雜活補貼家用,和蘇大娘為鄰十幾年相處的一直不錯,也知道他們一直為蘇大瓦的親事着急。
在繡坊時間長了發現苗秀蓮這丫頭真是不錯,雖然腿腳不便,但是生的皮相好人又踏實肯幹能吃苦,再說了就是腿瘸,但又不影響生孩子不是,而且這蘇家一家都在縣裡,也沒有田地要下地幹活,家裡的活總能幫着操持,就這樣起了說媒的心思。
沒成想,兩邊說了情況之後居然都十分樂意。
這苗家想的是蘇家在縣裡過日子,不用下地,這樣孩子也不會被婆家總拿着這事來說嘴,這漢子雖然身量不好,但是有個手藝總不會餓死,再就是獨子父母總會幫襯着。
若是小女兒一直不嫁人,等老兩口哪一天去了,孩子在繡坊裡做工年紀大了也就不再雇用了,到時候獨身一人連過活都難,老兩口想了片刻後直接當場應了王大娘。
這蘇家想的就是和王大娘一樣了,姑娘腿瘸但也不是天生的,還是家裡最小的女兒,聽王大娘說不僅長得好,在繡坊裡做活也是一把好手,根本不用人照料,這樣也沒什麼負擔,主要是也不影響生孩子,這蘇大瓦本就是家中獨子,不管怎麼說也要給家裡留個後。
全家都點頭,轉天就托了王大娘去提親。
兩個孩子耽擱到現在年紀都不小了,兩家也都想趕緊成親,生怕再出什麼變故,提親後苗秀蓮就離開繡坊回家待嫁,等蘇家把房子略收拾了一下就操辦了婚事。
成婚後,蘇家全家都對苗秀蓮十分滿意!
真是和王大娘說的一分不差,不僅人長的好,還又能幹活,自從過門後竈房活計、縫補衣物,全都接了過來,就是家裡家務也都跟着婆婆操持,平日裡也是安生在家不随便外出走動,不像那些愛說嘴的婦人整天張羅個不停。
相比下來,雖然右腿腿腳有些不便,但是真是完全沒什麼好再說的。
日子過的很舒心,公婆和蘇大瓦都對苗秀蓮不錯,就盼着她肚子早點鼓起來。
一年、兩年都過去了,就是遲遲沒有動靜。
蘇大娘急得不行,帶着苗秀蓮看大夫,吃偏方,花了不少銀錢就是沒有好消息。
又一年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