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從網劇開始的糊咖飛升記 > 第149章 派系

第149章 派系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此地醫療體系中,“門戶”尤其嚴格,本地不同級别的醫院同一科室極有可能是沾親帶故的師姐妹,一個醫生要麼往姓氏上數三代,要麼往專業關系上數三代。

徒兒,老師/師娘,師姥,這是一脈相傳的嫡系。

但如果稱呼一聲“師奶”,說明倆人是一表三千裡的表系。

這部以B市中心醫院為原型的《白色生死》,劇中的主角就稱呼現任院長為“師奶”而非“師姥”。

如果姜逾能夠多讀點書,或者富曜在這,就會知道這部劇在影射哪些人。

此劇背景參考現實,曾經的B市中心醫院以“産康科第一,第一産康科”聞名,知名度高到全國的孕婦都會考慮來B市待産。

後來,中心醫院院長不再是由本地醫學院的嫡系弟子擔任,而是由異地調任的一位大家擔任。

這位大家深耕于育胚方向,她被調任的原因很簡單,聽說是卷入過一起嚴重的醫療事故。

為了避開派系之争,這位大家被調任到不同派系的B市中心醫院。

自這位大家出任B市中心醫院院長以來,曾遇到過一次嚴重的業務整頓危機。

這一醜聞在《富饒女士》SP中也有所體現,據富曜私底下八卦,當年業務整頓本質是一場聲勢極大的派系之争,是來自于B市大婦的試探,包括後續各種作品都喜歡拿這件事作為背景劇情,都是後來繼任的大婦允許的。

B市與A市,一直以來都是不同派系的基本大盤、堅定的選票倉。

這位中心醫院院長,曾經是A市大婦的支持者,主張推行法案。

在派系争端的影響下,兩座城市的信仰、文化完全迥異,雖然兩座城市密切交流,在外人看宛如親姐妹一樣——但是,有哪對姐妹不吵架、不打架的?

後來,為了帶領來自A市的醫學技術落地,促進兩市醫學技術交流,在這位院長的牽線下,A市引入了一家生命科技領域的院士站。

據說這家院士站背後有着B市大婦的身影。

兩座城市之間的關系晃得姜逾頭暈,她幹脆把腦子放在劇本上——

索性,這位院長發起的改革讓醫院不僅順利度過此次危機,甚至還讓醫院名聲大噪。

不少孕婦為了保障血脈傳承與後代健康,會選擇來B市孕育女兒。

育胚科的名頭甚至壓過了産康科。

主角馮慧姿被設定為本科臨床畢業,後續選擇産育方向的研究,是第一産育科教授的得意門生,本碩博都是在B市醫學院中度過,哪怕交換的兩年,都是前往與母校深度合作的國外醫學院進行學習,論出身,主角自然是嫡得不能再嫡了。

即便曾經的第一産育科因派系之争分裂為育胚科、産康科,但馮慧姿的出身還是讓她吃得很開。

不過,現任院長本科畢業于A市醫科大學。

這一題材要是放在男頻劇或者過去的文娛作品中,嫡出的馮慧姿妥妥地能發賣掉庶出的院長。

“恭喜,你有喜了。”

正在喝水的孫婵瞬間被嗆得上不來氣。

二号機組緊緊捕捉着姜逾的表情,後者真心實意地露出嫌棄的表情:“注意衛生,别當巡回護士不會罵你。”

為了在這地方拍戲,姜逾可是實打實地在醫院呆了兩個月,被本院的巡回護士罵了好幾天。

她們罵起人來真的好髒啊!

孫婵擡高嗓子:“你說真——真的?”聲音小了下去。

顯然,扮演女二的孫婵也被罵不少。

“兩個月了,下個月就是喜月,我記得你去年就為你的配子簽過生育申請吧?他還是在我們醫院做的輸精管搭橋手術。”姜逾裝模做樣地在病曆本上寫寫畫畫。

醫生有自己的一套文字系統,觀衆認不出字來不要緊,她們還會覺得專業——誰讓醫生就是這樣。

“配子的精子活性得服藥更替三個月後才能穩定,算算時間,差不多是這時候。”

與過去十月懷胎不同,這地方懷孕隻需要三個月,人們借助醫學技術,引導孕婦生下胚芽。

而這第三個月,被稱之為喜月,在醫學意義中,喜月代表着孕婦會在這次的月經周期内,會一次性經曆三個月内的月經量。

換做以前相似的說法,這種情況叫做惡露,孕婦産後一次來十個月的月經量。

怪不得以前有“子孫報應”這一說,原來孩子是惡果。

在此地的民間文化習俗中,喜月代表着去災去殃,迎女迎新,甚至新春的月經節經常是通行曆表中的第三個月。

這種情況,令此地的人無比青睐“3”這個數字,比如醫院的最寬敞的護士島台一定是在三樓,評審席一定是前三排。

如果本周有假期,星期三通常被視為工作日最後一天,人們通常會在本周有五天的搭橋假。

就連電影院最佳觀影位置都是“3”排!

開學也是在三月……算了,這個不是什麼好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