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問題來分析,她這個行為肯定是有影響的。”錢鳴英的話在姜逾的腦海中回響。
“但是主觀題的最後一問,幾乎都是反試題。”
“也就是說,她會故意跟你反着來。”
姜逾心下了然,她寫下答案:“答:寺廟行為合情合理合法合規,本地崇尚古風,推崇女男之别,男香客另有去處,不宜入内。”
在看到“造成了哪些社會影響?”一問,姜逾隻能硬着頭皮瞎編。
“維護了本地崇古的美好品德……保護了男香客的個人隐私……對社會女男健康教育有着積極的影響,起到了良好的社會導向作用。”
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為了這2分,姜逾絞盡腦汁。
同樣為沿海城市,同樣有着媽祖的傳說,這地方的民風居然與過去截然不同。
在過去,一個地方崇拜着神,卻又害怕着月經,難道神不來月經嗎?
他們被女人所救,卻愛極了香火添丁。
考場上“悉悉索索”的摩擦聲把姜逾飄忽的思緒拉回來。
回神的姜逾繼續寫道:“且按照本地傳統,神來月經,男兒沖撞則不利……為保護男兒身心健康,亦是維護神明威嚴。”
這個習俗還是廖導告訴她的。
這個古闆的姥太在主演共同的月經時期,特意讓所有男演員呆在房間内回避她們。
“老家傳統,我們這兒是講究這些。”廖導拍着素材,“但我們也不迷信,其實男兒每個月回避個三天就行,以前都是全部避開的。”
當時的姜逾心想:真奇怪,哪怕是沖撞神明的不吉利事情,但這裡是為了女人的自由,而限制男兒。
要是以前的話,隻要發生什麼壞事、迷信事、傳統事,那可是“女人少出門,不安全”“月經不吉利”。
姜逾快速過掉主觀題,看向選擇題第一題。
“我市風景優美,地理位置優越,沿海資源豐富,請問以下哪種動物為我市代表:( )”
“A.牛”
“B.犬”
“C.蛇”
“D.魚”
姜逾:……
隻能采用笨辦法——排除法。
已知牛為A市出土的西王母墓葬陪葬,因此不太可能再被作為沿海城市的标志。
姜逾往A上打了一個叉。
“犬……”姜逾思索,“狗是陸地上的動物,沿海資源豐富的地方應該不會把它作為标志。”
“要是山地林城市才有可能。”
“接下來是蛇與魚。”
姜逾:“女娲是B市出土的壁畫,我之前在拍《桃夭》的時候就拜過好幾次,理由同牛,因此也不可能。”
“本地崇拜的是媽祖,雖然我不知道媽祖跟魚有什麼關系,但是排除之後,這題隻能選D!”
姜逾自信地塗卡。
萬事開頭難,過掉第一題選擇後,姜逾迅速刷題。
“也不難嘛。”
走出考場的姜逾自信滿滿,旁邊的考生們對着答案,校門口的保安正在有序放行。
人群宛如一條長龍,緩緩向前移動。
“第一題你寫的什麼啊?”身後的一個聲音問道。
“當然是沒影響了,我們這不是維護複仇的正義性嗎?”
啊?沒影響?
姜逾有點慌張地看過去。
隻見年輕人侃侃而談:“這題是經典的反題目,故意這麼設計,騙你分跟時間的。”
“可惡啊,我被騙了!”好友怒罵出題組心思肮髒。
姜逾内心附和:“就是就是。”
“不過不要緊的,你看選擇題都是送分,第一題多簡單,選C,蛇啊!”
姜逾:?
“等會兒,”姜逾出聲詢問,“為什麼會是蛇?”
年輕人有些詫異,她隻覺得姜逾有些眼熟,但為人和善的她很快解答:“你是外地人來這裡考試的吧?我們這叫閩,東南越,蛇種。”
“魚的話,其實隻有靠邊區才有的,咱們這大部分地區都是山林啊!”
“……”大意了啊!
姜逾為自己痛失的2.6分神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