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被老婆忽悠成卷王的鹹魚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拿到啟動資金的小王爺,最近勁頭很足,親自跑了幾家人氣很旺的食鋪。有些食鋪的味道确實有獨到之處,有些食鋪的人氣則是因為“性價比”,味道不算好,但是少量的銀錢就能吃飽。在民間,吃飽和好吃之間,也許有不少人隻能選擇吃飽。

小王爺的小手握住毛筆,在紙上塗畫着,旁人隻能看到不一樣的墨點,完全不知道小王爺這是在幹嘛。等王妃走進來,就看到臉上都抹了墨的小元寶。

看着眼前的小花貓,王妃無奈地問,“小元寶,能不能告訴母妃你畫的這是什麼?”

“母妃,這個對鈎是說味道有特色的食鋪,這個圈是說分量足的食鋪,這個三角是價高的食鋪。”小王爺可是在幹正事,他跑了這些天都是在做市場調查,隻是無奈文盲的赫連三歲沒法好好做筆記!

瀚海王妃若有所思的看着這塗畫的區位圖,“小元寶為什麼要知道這些呢?”

“母妃,兒子這是在研究瀚海城的購買力。”

購買力?是說富人區或貧民區的意思嗎?

“母妃,你看這裡,全是三角的食鋪,一家圈的都沒有,可見這裡居住的人都有錢,而且大多還對口味有些許的挑剔。而這邊,全是圈的食鋪,兒子去過,他們用餐的時間很固定,早餐還要比其他地方用的時辰更早一些。”

王妃順着小元寶的胖手指看過去,這是碼頭,早上去用餐的大多都是腳夫,都是起早貪黑幹體力活的人,他們的訴求可不就是吃飽嗎。看看眼前的小元寶,這小子倒是聰明。

“小元寶是準備選個合适的地方去開你的食鋪嗎?”

不愧是母妃,一聽就明白了。“兒子打算給食鋪的定位是中端,家庭有點餘錢的,畢竟這樣的人家才會關注口味。” 而且這類群體的基數也不小,他們的持續需求才能讓辣椒的種植也持續下去。

瀚海王妃點點頭,小元寶這是經商頭腦倒是繼承了他們徐家人,她有心考教一下兒子,“小元寶,你為什麼不做高端或者低端的市場?”

“母妃,有錢人家看不上兒子這點吃食的;至于那些便宜的,本身利潤就少,我去做不久搶了别人的生計嗎?”小王爺想的很明白,他開食鋪不求暴富,但是也決不能與民争利,這個時代的生活是真的苦。

他的食鋪要是開到什麼碼頭,多少肯定賺,但是他賺走的就是那些底層老百姓的生計了,他多賺一分,他們就少賺一分,所以他壓根兒就沒考慮這部分市場。

瀚海王妃沒想到兒子小小年紀就能想的如此周全,尤其是他還惦記着要讓底層人有口飯吃。如此,她也沒什麼不放心的,讓兒子放手去做便是。

忙活了一個月,“食為天”的第一家店鋪開起來了,小王爺為了翻台率,很是想了些主意。

這食為天與其他食鋪不同,不是零散的擺着些桌子、凳子。為了讓店鋪的利用率最大化,直接定制了十個個長條的桌子,說是定制,其實成本更低,無非就是長木闆加支撐的桌腿就好。長條的桌子兩邊都可以放凳子,這樣一來就減少了不必要的空置空間。

因為食為天主打的就是套餐,一人一份,所以長條桌完全不會影響食客的用餐體驗。小王爺對自家的食鋪很有信心,還專門讓人開了一個小窗台,提供外帶服務。

食為天的每天早上隻供面、粉兒,特色是豬骨湯熬制,還有秘醬特供版,前者8文錢/碗,後者15文錢/碗,但是附贈一杯養生茶(清火的)。考慮現在是夏天,小王爺還特别推出了了,夏季版的涼面、涼粉兒。

其實就是煮好的面、粉兒在提前一天準備好的冷開水裡過一下,做成的拌面、拌粉。

中午、晚上各提供五道菜,都是四葷一素,葷菜一律30文錢,素菜隻要10文錢,一兩米100個銅子。食為天2道菜起點,也就是一個食客隻要來消費,那至少就是40文錢起步,這價格不算便宜,卻也不算很貴。

小王爺對曲大廚的手藝有信心,這食為天的掌勺就是曲大廚的一個徒弟。不是每個人都想端着鐵飯碗按部就班的,這位加盟小王爺私産的廚子,就是聽了小王爺說會按銷售收入來給搭夥分紅,就求着師父開口推薦他過來。

這是第一個店,但是小王爺可不打算隻開一個店,更不打算隻在瀚海城内開店。所以隻靠曲大廚的徒弟,那是肯定不夠用的,再說他雖然能用死契的廚子,但是錢财動人心,就算是死契也保不住有人會背叛他。

餐飲行業靠的就是個調料和火候,他準備食為天開到哪,莊子就買到哪,自家的莊子,種自家要的東西,然後在莊子裡直接加工成“預制調料”,這樣就不怕他們食為天被對手抄襲了。

至于食為天的這種經營模式,被模仿是必然的,然而能長久吸引食客的還的要是美食本身。除了辣椒他還需要其他的各種調味品,真愁人。小王爺摸摸自己茂密的頭發,好擔心自己變成秃頂。

他派人收了市面上能見到的紅燈籠,然後專門要了地方去種紅燈籠,也就是他改名的燈籠椒。然後找曲大廚談了筆買賣,關于這個秘制醬料的配方。

曲大廚是家生子,但是斷沒有說他想出來的東西就該歸他這個小主人,所以還是銀子換配方的好,其他人看見曲大廚的食譜能換銀子,會不會也努力去想點什麼來找他換呢?

小王爺很期待下面人的創造力,當然,就是沒有也無妨。他隻有一個要求,忠心,隻要忠心,那麼什麼都會有的。

現在可不像現代,完事隻談錢。在端木王朝,莫說什麼人權,但凡是簽了死契的,到死都是主人家的私産。他能給這些奴仆的是曾今得不到的尊重和财富,要的也隻不過他們的忠心和能力,很公平不是嗎?但是人心易變,也要防着他把這些人的心思喂大了,農夫與蛇的故事可是後世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

大清早蹲完馬步的小王爺,美美地洗了個澡,夏天雖然容易出汗,但是洗澡也方便,不像冬天,總擔心小孩子受涼,隻給他擦擦身,不讓洗澡。

等他收拾完,就帶着昨晚筆墨給他呈上來的賬本,直奔母妃的院子。他可真不容易,明明認字,卻要裝着不認字。端木國的記賬方式,就是一列記到底,大量的加減混合在一起;這法子一點都不好,不說計算工作量大,還容易出錯。

他赫連三歲怎麼懂記賬,他隻是覺得一邊全記錄一個方向會比較好看懂,所以“合理”地提出建議。比如左邊全是支出,右邊全是收入。至于底下的人說不習慣,那怎麼行,誰是主子誰說了算。

收到兒子賬本的王妃也很無奈,她不是來莊子玩的嗎,怎麼還要天天幫兒子看賬本?可是看看眼前的小豆丁,她好像也沒法拒絕。無奈地接過賬本,這食為天生意倒是紅火,這第一個月淨賺一百三十二兩銀子。

看完了賬本,沒什麼異常,告訴小元寶他這個月已經賺了一百三十二兩銀子,比他父王的月銀都高。

聽完母妃的話,小王爺高興的合不攏嘴,他,赫連三歲果然是端木王朝最棒的崽。“母妃,兒子準備再開些食鋪。”

赫連王妃想起下人回禀的,小元寶讓人在店鋪的招牌上,寫上“食為天”三個大字,又在後面用稍小的字寫了商貿路店。想來一開始,小元寶就打算開成連鎖店。

小元寶證明了自己不是胡鬧,那她也肯定信守承諾,把其餘的鋪子、銀兩交給小元寶。

就這樣,小王爺的食為天在瀚海城逐漸開了起來,十家店其實也沒有很多,要知道瀚海城可是有五十萬人口的。不是小王爺不想開更多,隻是秘制辣醬的量有限,随着食為天的推廣,這個秘制辣醬已經被很多途經瀚海城的人傳播到了端木王朝的四面八方。

帝京的小公主,也從玄字部那裡知道了,三歲的瀚海小王爺不僅開了好多家食鋪,還賺了好多銀子。這小王爺的食鋪無論是買賣方法、内部裝修、還是一些吃食,都與其他的地方的不同。上輩子,也沒聽聞過有哪出現了這些東西,所以這小王爺真的隻是天生早慧嗎?

小公主沉默無語,下面的玄字部人看着主人不發話,心裡也有點忐忑,是他們的消息不準确,還是有什麼遺漏嗎?那裡知道自家主人隻是疑惑這小王爺的“早慧”。

為什麼他們不感覺奇怪?因為自家主人,小公主就是個早慧的。誰家五歲的女童能有條不紊的安排影衛,他們彙報的東西,從來不需要解釋,小主人一聽就明白。

小公主還不知道自己不經意間給自己立了一個早慧的人設。她倒不在意這些,反正都是影衛,她也沒什麼必要遮掩什麼。要知道影衛的訓練模式,就決定了他們隻會忠于主人。

大概還有三四個月,皇後就要生産了,算算日子,應該比貴妃晚上些時日,不過也沒多久,不足一個月。園子裡,她和父皇都布置好了,一定保證母後和弟弟的安全。

隻是要怎麼樣才能杜絕丞相和貴妃暗害皇嫡子呢?長公主想了很久,實在想不出什麼更好的主意,也許隻能讓母後和弟弟在泰和園多住幾年了。

但是這樣一來,皇宮恐怕會被滲透成篩子,等他們回宮也許更不安全。再說,也沒道理,皇嫡子給庶子讓地方。此時的長公主還不知她父皇,将為她母後和弟弟将會做出多麼驚人的事情。

小王爺在這個夏天淨賺幾千兩白銀,回到王府前,專門拉着一家人去街上,要給大家買禮物,他赫連三歲可是從不說假話的。

自以為已經發家緻富的小王爺,卻發現自己連給母妃買一套頭面的銀子都不夠,赫連三歲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果然是錢難賺,不經花。最後給瀚海王買了一套湖筆,給王妃買了一套胭脂,給小郡主買了一隻有祥雲的小金镯。

回到王府的沒兩天,一鼎道長就來接小元寶了。王妃早就給小元寶收拾好行李了,本來收拾了幾大箱,想想也知道一鼎道長不可能讓小元寶帶着這麼多行李,所以再三精簡,變成了兩個個包袱,就是些衣服、鞋子。她準備的銀票、碎銀,都是讓小王爺随身攜帶。

筆墨和紙硯留在府裡,隻有小元寶一個人真的行嗎?

似是看出王妃的焦慮,一鼎道長笑笑說,“王爺、王妃無需多慮。小元寶還小,這次出行,隻在瀚海城境内。秋收時,小元寶就會回到王府。”

就這樣,小元寶跟着師傅上路了,他赫連三歲對外面的世界還是很向往的。上輩子,一直忙忙碌碌的,有太多想去的地方沒有去,想想還是很遺憾。這輩子他總有機會去看看各地的風景吧,畢竟出生就是人生赢家,有條件不用是浪費。

因為小元寶還小,一鼎道長還是選擇了馬車,出了瀚海城,路就變得不那麼平坦了,被颠的頭暈的小元寶再次懷念現代的柏油馬路。“師傅,你會輕功嗎,能不能帶着我直接飛着走?”

“乖徒兒,為師可沒有上天遁地之能,你若是會,倒是可以教教為師。”

被為師不尊的一鼎道長噎住的小王爺,隻能愁眉苦臉的繼續忍耐。好在他們每到一個縣,一鼎道長都會停下來,帶着小元寶去看看。瀚海城位于端木王朝的西南邊,北是林城,南為滇城,東林平城。至于這臨城的風貌,等小元寶長大一點,自然也會走去領略一番。

第一次的遠行,小元寶知道了什麼是農耕。端木王朝的工業發展其實還不錯,至少大家用的起鐵治具,但是耕地卻不是那麼肥沃,農民普遍用的是糞肥,但是糧食的産量并不高,想來是肥力有限。

瀚海城的氣候已經算是不錯的了,結果這貧瘠的耕地甚至不能支撐一年兩季的耕種。聽老農說,若是今年耕種了兩季,那明年就隻能耕種一季,不然畝産會大幅下滑的。

“老伯,這耕地一年能産多少糧食?”

在田埂上休息的老農看着這個穿着樸素,但是明顯是富貴人家的小童,也不隐瞞,“要是老天爺不為難咱,一畝地大概能産6-7石糧食。”

“要是風調雨順還能種出更多糧食嗎?”

老農搖搖頭,果然是富家子弟,這田哪有這麼好種的,“小公子有所不知,我說的這畝産已經是在沒有天災人禍的情況下的産量了,小老兒不敢說種地水平是最好的,但是也絕不算差的。”

小王爺聽懂了老伯的意思,一畝地6-7石糧食就是如今這生産力下的畝産天花闆了,1石糧食就是120斤,幾畝薄田倒是勉勉強強夠一個家庭一個月的嚼用。

畝産的數量似乎已經到了天花闆,在沒什麼天災人禍的情況下,一畝地大概能産6-7石糧食,1石糧食就是120斤,勉勉強強夠一個家庭一個月的嚼用。

耕種是件更辛苦的事情,一年到頭,無論酷夏寒冬,農戶們都要一日不拉的收拾着自己幾畝薄田。莫說起早貪黑,就是生病都不敢落下一日,但是就這就是一年複一年,累彎了腰,也沒見哪家農戶能富裕起來的。

小元寶問師傅,“有沒有辦法讓一畝地多産一些糧食。”

一鼎道長看着眼前矮豆丁,笑笑說“為師不善農務,小元寶也許可以自己想想。”

小王爺總覺得一鼎道長知道些什麼,這一路走來,根本沒把他當小孩子看,有時候,那說話的感覺就是在對成人說話。甚至一不小心,他還暴露了自己識數的事兒,但是師傅居然沒有疑問?

瀚海城周邊的郡縣,人口似乎并不是那麼多,他甚至能看到很多的土地沒有被開墾。也不知道這是因為有律法規定不得開墾,還是這地有主了。

如果畝産的上限沒法提高,就隻能通過增加種地面的來增産了,增加耕地到了最後是增加人口,因為耕種需要人力,但是人口增加也要能吃得飽、活的下去才行。小王爺琢磨了一下,這個問題有點複雜,目前更像是個無解的死循環,他好像還想不到很好的法子來解決。

走了一個多月,小元寶最不能接受的除了這個非常颠簸的馬車外,還有就是這一路的吃食。父王果然沒有騙他,民間食用油并不普及,所以大多地方的飯菜都是蒸或煮的做法,寡淡無味的口感。

相比之下,鄉野間有些野味倒是不錯,小王爺隻能安慰自己,純天然、無污染的食材,至少給了他原汁原味的體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