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嬸子不喜歡鳳兒,隻喜歡龍兒,成日叨咕鳳兒占了龍兒的道,要把鳳兒扔進靈河喂魚。
這讓王家一家子犯了難。
王管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老頭子心裡窩着火,不敢再打老婆,隻怕這蠢貨女人對着不會說話的小孫女撒氣,小娃娃多嫩,稍不留意,叫人吾死了也沒處說理。
自家媳婦為着這樁大事展不開顔,王家老大王哥心裡也急,家宅不甯總不是好事,王大一夜未眠,終于得了個好法子。
王大背着一家子,找了靈橋底下一個算卦的,一個年紀輕輕的後生。
那後生拿了銀子,自然會辦事。
後生路遇了王嬸子,一通恭維,說她福氣盈門,上趕着白送了一卦,算到嬸子家一龍一鳳,王嬸天靈蓋一激靈,又說龍鳳一體,鳳死龍也不能獨活,龍死鳳也不得活。
王嬸子一聽神了,當即被唬住,為着她的龍兒,再不說要丢了鳳兒。
龍兒鳳兒一天大過一天,小娃娃跟好學好,跟壞學壞。
扁擔母子壞出了汁兒,教不出個好來。孫家的兩個閨女,還是奶娃娃呢,才學了跑嘴裡便不幹不淨,逞兇鬥狠,刻薄愛貪小便宜,最可怕的是,兩個女娃娃,臉長得像扁擔,讓人看了生厭。
秀竹巴不得孫家人趕緊走。
老大一家把事兒掰開了說給全家人,王管家一聽一細想,這是天大的事兒啊。
他的龍兒鳳兒,可不能成了沒有家教的壞孩子。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王公強遷。
王管家不費力,把事情捅到二爺那兒,夫人是個和稀泥的主兒,老爺忙着呢,下人家搶房子打架的污糟事兒,哪能讓老爺管。
二爺年輕矮一輩,管着家,又是兄長,能伸手管一管不講理的四爺。
王管家把周家和孫家幾十年的恩怨,與二爺倒了個幹淨。
二爺聽了一耳,倒吸一口涼氣,從私房裡拿了一筆銀子,說是要給孫家,叫這一家子走,走出城去,别再進園子了。
他好好一個弟弟,叫這樣的媽媽養了十幾年,養得冷心冷肺肆意妄為陰險歹毒。
二爺沉了臉,出了門越想越氣,為着這事兒,竟把老爺夫人說了一頓。
一個奶媽子能翻出多大的浪,老爺夫人依舊不以為意,全不當回事,隻覺得老二小題大做,老四就是耍耍小性子,不必上綱上線。
二爺為着四爺想,鐵了心要打發了孫家,二爺是好心,隻是已經晚了。
四爺大了,有了主意,再不受任何人的擺布。
四爺是爺,成日裡由着性子胡鬧,就這性子,得虧是個爺,若是個做牛馬的,哪家敢用他。
二爺做主,四爺偏要逆着來,執意留下孫家人,就在街尾,把一個多年不中舉窮酸秀才一家子給拔了,這麼的,置辦了一處宅子,供孫家人居住。
孫家院子布置一新,進新屋的那天,大扁擔二扁擔,敲響了周家院子,姐妹倆特意來和好妹炫耀,炫耀她們家的新院子。
好妹呵呵一笑,臉一變,說要給兩個雜種糖吃,兩個扁擔饞嘴禁不住誘惑,魚一樣遊進周家院兒,好妹插上門,卸下了鞋底子,直往兩張小嘴上死命的抽,抽得滿嘴血,涕淚橫流,才放他們兩個走。
禍福相依,因搶房一事,周瓶入了二爺的眼,到底是元家家生子,主人家自是比金家好,二爺一說,他便辭了金家的活兒。
周瓶會說會算,做事謹慎沒有二心,凡事隻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半年,就幫二爺管下了十幾家鋪子。
巧的是,周瓶一走,金家老夥計又都回來了,東家上門求回來的。
他若不走,怕是沒地兒站了,為着這事,周瓶記着二爺的恩,周家兄妹有了靠山,對四爺的那點兒怨,瞬間煙消雲散,全恨到孫家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