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領了差事,她肚裡揣了三四樣心思,一時難克化。
出了翰音院,扭過身,就是玉京院。
三房、四房同住東院,後門對前門。
翰音院在前,玉京院在後。
東院,三哥對四弟,終日吵吵鬧鬧雞飛狗跳,沒一日安生。
往北,自然是北院。
北院大又靜,那麼大座院子,隻住着元家的老姑奶奶一個主子……
中院也不小,它是老爺的書房和夫人的卧房。
二爺的滄浪院在其左,二奶奶的陽春院在其右。
二房夫婦分房而居,僵持了好幾年,也不知到哪年才能搬到一處?
說起二爺二奶奶,萱草從各房各院套來了一肚子的邊角料。
這二奶奶本家姓葉,說是十二歲那年父母雙亡,偏又是個獨生女,父母留下一筆巨款,白白惹人眼饞。
葉家族人衆多,這房窮那房富,各個房頭貧富懸殊,二奶奶那一房,就是那極富的一支,失了爹娘的弱女,如拴着繩的肥羊,各個張着血盆大口要将肥羊生吞活剝。
好在,葉家夫人和元家的夫人,是自小相伴的手帕交。
葉夫人死前,寫了文書,找了見證人,把女兒和家财一并交付給了元家。
葉家人占理不占法,又不肯失了錢财,什麼都沒有仗着一個葉字,和元家打了官司。
這事在江南道沸沸揚揚折騰了兩年,最後以元家小勝而告終。
倒不是元家多有能耐,而是葉家的喜雨嫁給了元家的元徹。
至于這對夫妻為何分院而睡,萱草也在元家下人的嘴裡,探聽到了一二。
原來啊,當初這葉家小姐想嫁的不是二爺,而是元家的大爺。
所嫁郎君,不如葉小姐的意,二奶奶心裡委屈。
可惜,大爺最愛逛花樓,有數不清的小老婆和紅顔知己。
大少爺浪子心性,到了年紀也沒尋思着讨大老婆,更别提葉家妹妹。
葉家小姐生得靈秀爛漫。
除此之外,再沒半個拔尖的長處,這位客居元家的嬌小姐,卻是元夫人的心尖肉。
大爺不願娶的,二爺娶了。既顯了孝心讨好了夫人,且了了元家與葉家的恩怨,也算兩全其美。
二爺若不挺身而出,葉小姐就得外嫁出去。
夫人呢,免不了日夜操心,二爺為了孝道娶了二奶奶,二奶奶私心還想着大爺。
二人雖做了夫妻,其實貌合神離,揭了蓋頭還和從前一樣,仍以兄妹相稱,夜裡自然是分房而寝。
二爺走南闖北,二十多歲的男人,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娶進來一個擺設,又不敢明着納小,少不了在外頭養小。
二少爺的外室,園子裡人有說三個,也有人說是四個,還有的說二房早就有後了,就主子們不知道。
許是礙着夫人的面子,二爺這才沒把人帶回園子。
男人都是翻臉不認人的,更何況二爺那樣精明的。
今兒能為着孝敬你,明兒也能為着子嗣休你。
二奶奶做人糊塗想不明白,這會子不趁着年輕攏着男人,搶先生個一兒半女,等夫人好歹了,日後也有個依靠。
不聞不問地,早晚冷了二爺的心腸。
再過些年,夫人年紀大了,力不從心管不了事了,二爺把外頭的領回來,元家哪裡還有二奶奶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