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也沒有食堂,學生們每天把米和紅薯放進飯盒裡,帶到學校裡,老師中午會升起鍋竈,把大家的飯一起蒸出來。
很簡單的飯,并不豐盛,但大家還是在教室裡吃得津津有味。
可這樣的日子還沒過到一年,就戛然而止。
誰也沒想到,夏季的暴雨和洪水,直接将小學夷為平地。
這下,村裡的孩子不得不長途跋涉,去更遠的地方上學。
當然,方夏也一樣。
因為路途遙遠,所以不得不天不亮就起床開始走山路。
外婆心疼方夏,想讓方夏多睡一會兒,每天都早早起來收拾好方夏的小書包,然後坐在床頭,動作輕柔地給方夏梳頭發,等頭發編好,這才喊方夏起床穿衣服。
清晨的山間還彌漫着白茫茫的霧氣,祖孫兩人,穿行在蜿蜒的小路上,手裡拿着前一天晚上做好的玉米面饅頭,一邊趕路,一邊吃飯。
等把方夏送到學校,外婆又走回家去,給家裡的雞喂食,給地裡的莊稼除草施肥。
學校門口有兩棵大槐樹,每天傍晚放學,方夏一出校門,就能看見等在槐樹下的外婆。
走山路回家到家時,天已經黑了,把中午剩的白飯用開水泡一下,再拌上醬油和泡菜,匆匆吃上兩口,就算是晚飯。
第二天一早,又繼續重複前一天的程序。
因為能上學,能讀書,所以一切的辛苦,似乎都顯得不那麼辛苦了。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直到方夏讀完小學,去鎮上讀初中。
初中是寄宿制學校,就不用每天都早起奔波了。
苦難的形式也随之改變。
-
晚上東想西想的結果就是,方夏第二天睡過頭了。
幸好燒烤店今天是燒烤店歇業休息的日子,睡個懶覺也沒耽誤事。
趙嬸在給小敏洗衣服,小敏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因為昨天破天荒地寫了很多作業,所以趙嬸獎勵小敏好好玩半天,下午再繼續看書。
前幾天還不覺得,但今天小敏也在家,方夏就愈發覺得自己這個外人顯得非常多餘。
說不定有她在這裡,趙嬸想跟小敏說句貼心話都不方便。
反正也無事可做,方夏決定出去走走。
方夏去拿了手機和錢包,跟趙嬸打好招呼:“趙嬸,我想去鎮上轉轉。”
“行啊,你來了也有好幾天了,到處轉轉也好,早點回來,别太晚就行。”
“好。”方夏下了樓,先随便找了一家米粉店吃了午飯,然後就繞着鎮子散步。
雲江鎮隸屬于嘉川市,鎮子不大,經濟也算不上發達。
鎮上住的人還挺多,但鎮子周圍的山村裡,常住的就隻剩下一些留守兒童和老人了。
一條河将鎮子劃分成南北兩邊,鎮上的學校,都修在河對岸。
河這頭,多是各種各樣的店鋪。
有供人消磨時間的茶館,生意并不怎麼好的奶茶店和炸雞店,開得紅火的小飯館,十塊錢三斤的水果攤,大喇叭一遍遍吼着“兩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兩元店。
殘破的地磚,年久失修的路燈以及無人在意的垃圾桶……都是小鎮獨特的印迹。
盛夏還在繼續,晌午過後,猛烈的陽光照在身上,跟火烤似的。
樹蔭底下,有搖着蒲扇下象棋的大爺。
屋檐底下,卧着熟睡的橘貓。
小孩子倒像是不怕熱似的,頂着大太陽追逐嬉戲,臉都被曬得紅彤彤的了,還是不肯停下。
河邊應該會涼快些,這樣想着,方夏就往小河的方向走去。
這個時節,河邊的柳樹正綠,柔軟的枝條随風招搖。
小河邊上,坐着不少釣魚的人,既能乘涼,又能釣到魚,這無疑是一種不錯的消遣方式。
其中一個背影,看着有些眼熟,方夏忍不住盯着多看了幾眼。
那金晃晃的頭發,可不就是陳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