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馄饨店發生的事情的衛琅正在考慮去西嶺沙漠的方式。
不夜城位于初決的北二區,而西嶺沙漠身為西三區和北一區的分界線、初決和臨淵王朝的部分國界,兩者距離并不是太遠。
然而事情麻煩在他們隻鎖定了地點在西嶺沙漠,西嶺沙漠覆蓋面積極廣,中間要穿過區界。
衛琅皺眉,向衛晞提議:“我們坐雲霄車吧。”
雲霄車是初決特有的通行工具。以形狀如同騰雲而命名。其速度可達一時辰五十裡。
衛晞說:“是個不錯的主意。也算是體驗一下初決的生态。并且避免麻煩了。”
鳳臨炙問:“避免麻煩?為什麼這麼說?”
聽到鳳臨炙的話,衛晞無奈歎息。
初決無法采用比雲霄車更快的通行工具。
她覺得,這起碼是修士應該有的常識。就像在馄饨店其他客人陸陸續續地離開,也不問為什麼一樣。是應有的常識。
但對鳳臨炙……衛晞搖了搖頭,不回答。
初決有着極為特殊的政治制度,這制度又釀就了初決特殊的生活環境,包括交通工具在内的一切,都與三王朝迥異。
在初決,天上地下的差距,如同天塹之隔。
從馄饨店踏出,不知何時,衛晞已停下腳步,她注視着眼前不夜城。城中車如流水馬如龍,往來人群歡聲笑語,從白天到黑夜都不會停止,也遮蔽了很多人的雙眼,讓他們忽視了許許多多本需要被看見的慘劇,眼底隻剩下這座城池的繁華。
在衛晞的家鄉梅裡,人們把到不夜城定居、和仙人生活當做無比的榮耀,殊不知這榮耀對于凡人是過于沉重的負擔。
“黑夜白晝不落之城。”
衛晞倏地一驚,以為自己不小心說出了心聲。轉頭,卻發現這句話出于君逑之口。
“十方流沙,千年黃金;百載雪女,萬裡悲雪——”君逑望着城中景象,緩緩陳述。
衛琅接住話茬:“——長劍葬英靈,極淵埋暗星。黑夜白晝不落之城,世間難尋覓之奇迹。除此以外,人世别無勝景。”
兩個人的聲音如旋律不同的樂曲,恰有一刻重疊在一起,又即刻分開,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夾雜錯落,襯着被陽光照耀的城池,更加美不勝收。
這是“七絕”,人世七絕啊。
衛晞凝望眼前明亮的景象,看不見一處闌珊,輕輕阖眼。
“你們倆擱這兒背書?”鳳臨炙不耐地掀唇。
“确實是背書。”君逑語調溫和地回答,又望向衛琅,“阿琅是怎麼知道這段話的?”
“我很喜歡說這個作者寫的書。”衛琅答複。
這樣心有靈犀,似乎值得高興。隻是衛琅和君逑都沒有笑。
初決一位名為“蒼生”的話本作家曾寫過一本書,叫做《俗世異聞錄》,裡面以一個長篇故事為主,之後附錄了三四篇小故事。
他以诙諧優美的文筆書寫故事,正如用琴弦譜寫漫長的詩篇,無數聽者均被吸引。約百年前,這本書被人重印出版,風靡一時。而這段話正出自書中。
對于衛晞,這些故事稱得上年代久遠。可這是初決凡界話本熱潮再度掀起的開端。她也了解過。
隻鳳臨炙不解其意,摸摸下巴,随口問:“哦?什麼書?這段話又是什麼意思?”
衛晞瞥了鳳臨炙一眼,不知從何開口。
不說别的,隻提“黑夜白晝不落之城,世間難尋覓之奇迹”這一句話。初決人們都以為這句話講的是初決的不夜城和瀚海的白帝城,将其稱為七絕之二。
但其中有太多誘導和利用,伴随着話本流傳,初決外的人持有另外的說法:即使又再多誇贊,仍然沒有人知道白帝城的真實容貌。更符合“黑夜白晝不落之城”描述的分明就在初決境内。那就是初決特殊的生活環境——“不落之城”。
所謂“不落之城”起源于初決皇族的戲言。
初決某代帝王韓阙說:“我要建造永不墜落的城池,它将懸在空中,也将落在地上。”
按照他的指示,天工坊設置了密密麻麻的陣法,巧妙利用了十七重陣将城池高高托起,又掩蓋掉城池的身影,供修士們生活。
而陣法的核心、初決的首都——不夜城落在地上,也是初決唯一一座落在地上的允許仙凡共存的城市。
它聯通着周圍的區域。在這生活的凡人能看到初決生活的全貌的。
至于其餘……那些在陸地上的城市,不,鄉鎮……如果有人能夠穿越每個區界,遊曆每一座城池的話,他們會驚訝地發現他們的布局如此不合理,仿佛根本不想讓人在裡面生存。
事實也确實如此。
每一座城市與其說是凡人的居住地,不如說是修士的通行軌道、他們的采礦場、奴隸所。
天行研究初決生态的學者寫道:
【在初決的土地上,軌道架起,雲霄車暢通無阻地飛馳而過大地。
任何一個有詳細地圖的人都可以把那些穿過城池将城池分割支離破碎的大路一條條地連起來,連成完成的道路,也分割出不同的區域。
凡人們以為那隻是區界的一部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生活在三家修士的奔馬場中。自己也是随意踐踏的草。
這也是初決的地圖把控嚴格的原因之一。】
那個寫《俗事異聞錄》的人必定是一個修士,必定是初決的修士,否則絕對不會對這樣的場景說出“世間難尋覓之奇迹”這樣的話。
這樣的話對于衛晞這樣的懷有某種願望的人,簡直是絕妙的諷刺。
衛琅看向衛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