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談”二字乍聽高大上,也能中譯中成現代漢語:海聊。
作者給角色起名,相當貼人設。
蜀漢建興七年,也就是東吳孫氏稱帝、改元黃龍的次年,蓮台宮再頒《蓮華榜》,引群雄齊聚。
吳大帝同時遣将浮海求夷州,欲俘其民以增兵力,大軍也在小白華山周轉補給。
推算時間,恰好顧栖醒轉的當下。
自前朝時,蓮台宮便于江湖獨善其身,從不參與朝政紛争,如今雖屬東吳轄境,仍始持中立,絕不傾向魏蜀吳的任一方。
東吳艦船沿港停靠,他們已賣了天大的顔面。
“……二宮主,多謝相救。”
顧栖沒心思跟瀛談說“幸會”,裝上義肢沖出屋。
“去哪裡?别亂跑啊。”瀛談焦急追趕顧栖。
奈何顧栖的《龍跻術》輕功若輕雲之蔽月,瀛談遠不能及。
要到哪兒去,顧栖自己也不清楚。
他隻是擺不平紛亂的思潮,隻想透口氣。
什麼樣神奇的力量,能讓他自爆都不死?
莺歌燕語不絕于耳地嘲弄着他,荒誕且無情。
掠過一叢氤氲的回廊,顧栖駐足海岸邊。
走這一程,義肢爛到了筋骨,再沒法使用。
他環顧四周,隻見身處的小島懸峙海中,與蓮台宮主島遙相對望。
海風卷來彼岸鼎沸的人聲,昭示蓮華宴盛景。
遠海,另有一艘行船接近小白華山。
船不大,但風帆飒飒,識趣避走了吳軍。
二層雅室中,兩束人影浮升。
當中一人身形高大:
“公子,我們辛苦從夷州歸來,洛陽那邊收到消息,卻沒任何的表示。”
另一人則清簡甯靜:
“親緣寡薄,無謂奢求,能為家族出力便好。經由勘察,我們已明晰夷人不可取,吳軍大約隻無功而返,這就足夠了。東吳此行不足懼,洛陽朝中即可揮師祁山,以禦蜀漢北進……”
随着人聲散去,船隻迂回于海面,并不靠岸。
白雲千載,濤聲依舊。
在顧栖看來,碧海藍天卻隻一片模糊的光影:
“系統——你特喵地給老子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