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惜見思索一時,道:“會不會是她把咱們給的帶去給家裡人了。”隔了片刻又道:“不像,她初來乍到,怕是難找一個可信托的人帶錢回去。”
兩人猜了半路,到那辦喜事的張家時,李允然花錢請了個婆子帶路,找到後廚去,這才見着驚霧。驚霧從前在合家口時也曾做過幫工,知必要忙到深夜,若仍是在家鄉必會等到宴席散盡。但在晉安人生地不熟,于道路又不大記得,入夜後她便幾次和管事的說了有急事要回,管事并不給工錢放人,驚霧心中氣苦,隻得忍下,再給那戶人家做活。直到柳、李二人尋到她時,大多事都已忙完,隻等着飲酒的賓客散後收拾碗碟。但好酒之人談天說地,最是耽延時刻,驚霧急得歎氣跺腳。
她見柳、李二人找來,先喜後愧,暗愧給二人添麻煩,又怕二人責備她晚歸。柳惜見和李允然雖也埋怨她出門不先知會一聲,但知這女孩子本就膽小腼腆,說重了隻怕她想不開,誰也不敢說句埋怨話。隻幫她讨要了工錢,便領了她回萬古山莊。
路上,李允然問她為何要去給人做幫工時,驚霧也不知為何,不想讓人知道内情,隻道:“我有大用的。”再問她有何用處時,驚霧道:“後日用。”後日便是她拜師之日,但柳、李二人還是聽不明白,隻知她不願讓外人知曉,當下不再多問。
熬過一日,到了第三日上,驚霧便要行拜師禮。柳惜見與她早早起來,驚霧将所備束脩放入一個布袋,柳惜見不知那布袋中裝的是什麼,問起驚霧時驚霧道:“姐姐你一會便知道了。”柳惜見心中好奇,卻也沒再問。打點好後等到日出時刻,便往陶辰住處去。
驚霧原以為拜師便隻有程秀、陶辰、柳惜見、李允然幾人在,不想一進陶辰所住院中,便隻見滿院的人,識得的像明千霜、常亦等倒在少數,别的人都是未曾見過的。驚霧見來客衆多,好不自在,面上通紅。
柳惜見卻也想不到來了這樣多人,除了萬古山莊的諸位師長,還有好些平輩弟子。原來陶辰為奪取銀珠傷了腿腳,衆人既憐他又敬他,也想勉勵他忘掉苦難渡過往後歲月。聽說他要收徒,一衆師長與許多弟子便趕了來觀禮。
因驚霧是初來,許多弟子都還未曾見過。柳惜見領了驚霧進到院中,一衆弟子便圍上,想要瞧瞧這能入程秀慧眼的徒孫是個怎樣人物。一些愛開玩笑的弟子見驚霧一副羞羞怯怯的模樣,忍不住出言調侃,均被柳惜見妙言還回去。
柳惜見和驚霧到了正堂上,陶辰坐了四輪車在堂上與常澤等師長相談。驚霧在得知自己要拜陶辰為師後曾來拜訪過他一次,如今是第二次見,隻是原不相熟,她又不善言辭,不知和這師父說什麼,打過招呼後便默立一側。
眼看時辰差不多,程秀将陶辰推到正堂主位,常澤、聞孝法等俱坐在兩側,驚霧便要正式拜師。她照程秀指引叩拜三次,敬了茶後,便從布袋中拿出一捆肉幹,雙手呈交給陶辰。
陶辰不知她何意,怔愣片刻,瞧往驚霧臉上。萬古山莊弟子拜師并不需奉贈束脩,陶辰是随程秀識的字,也不知文人拜師的禮儀,這才愣住。
旁邊餘人有的是粗直武人,同樣是不明驚霧此舉何意,交頭接耳。有的拜過先生,知這是入學堂的拜師規矩。
驚霧看陶辰遲遲不接,還以為他是不滿意自己這個徒弟,生恐有變,小心道:“師父,這是弟子的束脩。”
陶辰恍然大悟,他原也沒想過收什麼束脩,但忽聞驚霧備了,心中卻甚是喜慰。也非他貪物,隻是心為驚霧這份誠意所動。
堂上衆弟子卻哄堂大笑,驚霧不知所措,羞得小臉通紅,看看左右人,低下頭去。
常澤咳嗽一聲,他内力淳厚,這一咳嗽竟是蓋過衆人的哄笑聲,衆弟子見莊主示意,止笑靜立。
程秀看着驚霧道:“傻孩子,咱們萬古山莊拜師父,用不着交束脩的。”
驚霧才受衆人的笑,這時答言便結結巴巴,道:“我……弟子……不知道……不……不曉得,這規矩。我看……我記得我弟弟上學時,是要給……給先生束脩的,我以為……以為學武功也是一樣,就自己備下了。”說完話,臉上更紅了。
陶辰笑着接過那一捆肉幹,一看是十條肉幹捆綁成束,道:“多謝你了。”驚霧擡起頭來,放寬了心。
常澤笑道:“咱們雖沒這樣的規矩,你卻懂禮,很好,很好。”說罷,又看向程秀,道:“師姐,你眼光不錯,這孩子品性純厚。”
程秀适才見陶辰真心舒展笑顔,隻想驚霧這個徒孫是收對了,常澤這時贊她與驚霧,程秀微微一笑,也未說别的言語。
常澤看看廳上兩側觀禮的弟子,道:“咱們萬古山莊收徒是用不着束脩,可驚霧奉上束脩,你們也别笑人家,笑她,可是你們不對。”
驚霧将常澤言語聽在耳中,心中這才安适。
陶辰從身後拿出一把劍來,橫平放在手上,劍鞘碧青,劍柄上刻得有字,驚霧與柳惜見識字隻幾日,劍柄上兩字她隻認出下面一個“雲”字。
陶辰道:“這是為師贈你的劍,雖不是什麼名劍,卻也很好,是為師與你太師父精心選的,劍名便叫‘蕩雲’。”說罷低下頭去輕輕撫摸劍柄上的“蕩雲”兩字,片刻方擡起頭來,道:“這劍名是你柳師叔給起的。”說到這看向柳惜見,又道:“為師與你太師父都覺這名字與你名字甚配,寓意也好,望你喜歡。”言罷,将劍雙手遞與驚霧。
驚霧接過師父贈的劍,欣喜不禁,面上含笑,道:“多謝師父。”再轉頭去與程秀道:“多謝太師父。”最後才望向柳惜見道:“多謝柳姐……柳師叔。”她叫慣了柳惜見姐姐,如今身份轉易,要改口叫師叔,一時叫不慣,适才一出口差點叫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