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姜澂是自己的攻略對象,蘇知之來了興緻,眼睛眨巴眨巴地望着溫濯,期待她講下去。
溫濯接下來講的第一句話,便讓蘇知之大為震撼:
“華夏結界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位護法主,配合道門、佛家、散休、隐世家族等力量,共禦外敵。
小到将太平洋上吹過來的台風,用東海或者南海的小結界阻擋,讓台風轉彎變道,從而使得沿海人民免受台風危害。
大到将西方的魔物,比如吸血鬼王、邪眼魔、噬魂怪等阻擋在國門的結界之外,或者粉碎某些敵國的勢力在我國境内的祭壇等。
同時,在我國的無人區、昆侖山等地,還有沉睡的神明。
這些神明之所以沉睡,是因末法時代,靈氣稀薄,他們以沉睡抵禦長生的增熵,一般不管人間事務。
除非結界盡破,華夏将滅,生靈塗炭,血腥之氣彌漫,神明才會從沉睡中醒來,現世救人。
但是那時候付出的代價已經太大,因此在和平年代,還是靠四大護法守護。
一位護法卸任,便有一位護法接任,每位護法都有曆代傳承的信物,其中青龍護法的信物便是一尊巨大的九龍玉鼎。
這玉鼎在曆代青龍護法手中降魔無數,珍貴非常。
不僅在文化、曆史方面價值連城,更因為曆代都有傳言:‘得九龍玉鼎者,可為九五至尊,一切隻在心念。’
十九年前,前任青龍護法已暗中選好接替之人,接替之人正在姜家嫡出一脈,九龍玉鼎也暗中先送到了姜家老宅。
九龍玉鼎送過去後,先是一周後姜家老宅着火,燒死了在老宅祭祖的十幾個嫡系,後來的半年内,姜家不少成員接二連三出了事,都是意外身亡。
看似意外,但姜家卻應該是遭遇了滅門慘案。
姜澂之所以躲過一劫,是因為她自小就在山上清修,出事時,姜澂正随着莊公雲遊,行蹤不定。
姜家女性未滿十二歲,名字也還未上族譜。
外界一般隻知道她的哥哥姜珉,不知有姜澂的存在。”
蘇知之疑惑:“她出生在姜家這樣的家族,本該錦衣玉食,怎麼會去山上清修?”
溫濯解答道:
“姜澂自出生起一直到三歲都沒講過一句完整的話,看過最頂尖的醫生,卻檢查不出疾病。
最後隻能用心理學上的自閉症去看待她。
但是她父母不死心,科學解釋不了,就用玄學。
姜家陸續找過不少有名的,但是姜澂看到人家總是揚起頭,不屑地“哼”一聲,就頭也不回地走了,姜家也便放棄了。
直到某次旅途中偶然他如今的師傅莊公,一老一小大眼瞪小眼看了好一會兒,莊公啧啧稱奇,還是姜澂先開口:’老頭,你怎麼會發光?’
莊公撫掌而笑,說這孩子有慧眼,功德、殺氣、煞氣都重,傲骨難當,因此才不屑與人講話。
但是她道路未明,如果能跟他去山上清修十年,必成大器。
姜澂父母看到女兒終于開口,幾乎落下淚來,在調查清楚莊公的情況後,便将姜澂送去清修。”
蘇知之感慨:“果然牛逼的人都有傳奇的經曆啊!後來呢?”
溫濯繼續說道:“姜澂在道法一門領悟非凡,小小年紀就已經名揚道門,人稱玄真道童,等她再大一些,便稱她為玄真道人。
自小她便跟着莊公雲遊各地,解決過很多詭事,後來也結識了前任青龍護法蘇旦辰。
當時的蘇旦辰為了鎮壓一個九千年的大妖,已經傷了根本,幾乎到了每日咯血的地步,他自知時日無多。
好在他在人生最後的階段,以打卦問祖的方式,順利确定姜澂是下一任青龍護法。
加上姜澂資質卓絕,心性堅韌,蘇旦辰在臨終前的兩年,對姜澂便不遺餘力地傾囊相授,對她十分關切。
姜澂可以說是蘇旦辰一生唯一的弟子。
在臨終前,蘇旦辰将九龍玉鼎傳給姜澂,因為莊公和姜澂尚在雲遊,不便攜帶巨大的九龍玉鼎,山上的房子裡又沒有人,于是便聯絡了姜家,姜家自然是欣然同意。
九龍玉鼎一路嚴密安保,順利運送到了姜家。
消息終究還是被走漏了,古玩界傳聞,姜家得到了價值連城的九龍玉鼎。
同一時間,道門傳聞,青龍護發傳人出身姜家嫡系,因為九龍玉鼎就放置姜家老宅的祠堂裡,隻有嫡系一脈才有權力将東西放進祠堂。
姜家老宅大火出事當日,正是蘇旦辰離世之日。
蘇旦辰一生無兒無女,當日的莊公和姜澂正忙于他的後事,姜澂早就将蘇旦辰當作了自己的恩師。
等到五日後,姜家出事的消息才傳到姜澂耳中,噩耗再次重擊了年少的姜澂。
在那場大火裡,九龍玉鼎上的九塊龍紋玉璧都被撬下,隻剩下一尊青銅鼎。
玉璧被撬下後,是很像玉佩的,在之前的一個案子中,有個死者手握半塊龍紋玉佩,正是出自九龍玉鼎。
那時候的姜澂滿眼血紅,戾氣逼人,幾乎徹夜難眠,她想要下山替家人報仇,莊公為了保護她,還是動用了些非常手段,才生生将她攔住。
莊公怒斥姜澂如果連師父都對付不了,遇到大能該如何自保?急于報仇豈不是自尋死路?
姜澂冷靜後,玩了命似的刻苦修煉,同時也在暗中續力,與各方道門保持不錯的關系。
三年後,她在一起案件中接觸到了719的副指揮長司空。
司空熱情相邀,姜澂提出了進入719 的條件:借助719的力量,在為719效力同時,重啟姜家舊案。
看她羽翼日漸豐滿,莊公也不再阻攔,想着正好曆練她的心性,便由她去了。
所以當龍紋玉佩重現,牽涉姜家慘案,姜澂必然心神動蕩。”
蘇知之聽完,沉默了片刻,想到姜澂那日一個人默默練習的身影,突然覺得她的冷情也在情理之中:
“她也挺不容易的,一個人背負這麼多。”
“719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