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轉頭看向堂屋,瞧見宋祁正坐在書桌前,身姿挺拔,手中的筆在紙上寫着,神情專注而認真,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你們磨完米漿了?” 谷小雨輕聲問道。
“嗯。” 宋祁隻是微微點頭,應了一聲,眼睛依然沒有離開書本,手中的筆依舊在不停地書寫着。
“我娘和秋姨是在廚房做米面嗎?” 谷小雨又問道。
“嗯。” 宋祁還是簡短地回應,注意力全在面前的書卷上。
谷小雨沒有再打擾他,輕手輕腳地下了炕,朝着廚房走去。
還沒到廚房,那熟悉的米面香氣便撲鼻而來,萦繞在她的鼻尖。
廚房裡,兩位母親正忙得熱火朝天,廚房都是米香味,隻見案闆上已經堆放了很多張做好的面皮。
谷小雨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輕快地走進廚房,“娘,秋姨,我來幫忙啦。”
“小雨啊,你把案闆上的面皮用木盆裝好收進空間,坐在這烤火順便幫忙添柴火,蒸面皮的活還是交給我和你娘。” 劉時秋笑着說道。
谷小雨應了一聲,轉身走向放置木盆的角落,挑了一個幹淨且大小合适的木盆。她小心将案闆上的面皮一張張疊好放入木盆中再收入空間。
在燒火的間隙,谷小雨将谷小滿點的晚上的菜譜說了出來。
劉玉鳳接話:“我也怪想吃剁椒魚頭的,還可以做一個剁椒芋頭,我記得你們這次出去還挖了些野生芋頭呢。”
“嗯,夠吃幾頓的,我待會兒拿出來洗洗。” 谷小雨一邊說着,一邊用燒火棍撥了撥柴火,讓火燒得更旺一些。
“你拿出來放廚房就好,晚上我們倆做飯,你就等着吃就行。”
“我是越來越能體會到‘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這句話的真谛了,我真幸福,來帶這一異世還有家人陪着!” 谷小雨笑着感慨。
“我也幸福,要不要我幫忙給腳闆薯削皮呀?” 谷小滿笑嘻嘻走進廚房。
“你這孩子咋過來了?” 劉玉鳳問道。
“過來幫忙呀,順便放空一下腦袋,不然被那些八股文給擠爆了。” 谷小滿無奈地聳聳肩,那模樣顯得有些滑稽,卻又讓人感受到他的可愛。
“那你過來吧,把這些腳闆薯削削皮,小心點,别傷到手。” 劉玉鳳說道。
她了解自家兒子無法一直坐在那學習,會時不時的找機會給自己放松,好在他雖然看着不着調,但從未在學習上掉過鍊子。
“好嘞!” 谷小滿歡快地應道,拿起腳闆薯去清洗。
“記得帶手套刮皮,刮皮刀和皮手套都在櫃子裡,一次性的手套也有,你自己拿。”谷小雨提醒着。
“嗯,知道了。”
四人在廚房一頓忙活,中午家裡吃上了新鮮出爐的魚丸米面和清炒腳闆薯,桌子上那兩盤紫色的腳闆薯不僅好看還很好吃。
“這個腳闆薯産量也很高吧,為啥沒有普遍推廣種植呀?” 谷小滿夾了一塊腳闆薯放進嘴裡,好奇問道。
“它是産量很高,在我國古代饑荒年的時候,可是人們賴以為生的主要食物呢。南方很多地方都曾廣泛種植,不過這東西對土壤的要求比較挑剔,必須得是肥沃的土地,産量才會達很高。不像紅薯,就算是在比較貧瘠的土壤裡也能茁壯成長。大概就是因為這個生長條件的差異,後來才逐漸被紅薯取代了吧。” 谷小雨耐心地解釋道。
“姐,你咋這麼了解呀?” 谷小滿咽下嘴裡的食物,睜大眼睛,眼神裡滿是對姐姐的欽佩。
“咱們外公每年都種,而且他種出來的産量超高呢。我以前就覺得奇怪,這麼好吃産量又高的農産品,怎麼在市場上沒那麼常見呢?後來我發現有同學居然都沒見過腳闆薯,這就更讓我好奇了。于是我專門去網上查詢了相關資料,這才弄清楚了其中的緣由。” 谷小雨笑着回答。
“那就是說如果沒有紅薯,這個若被推廣,也會是一種很重要的農作物吧?” 谷小滿繼續問。
“可以這麼說,約莫這個異世還未發現它的價值,不過我們有紅薯,我都存起來了沒吃,明年可以育苗種植。” 谷小雨微微點頭。
“那我們還是留些腳闆薯的種,明年也種些,這個好吃。”谷小滿立馬建議。
“會的,快吃吧,别涼了。”谷小雨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