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筝對姜歡道:“掌櫃,我會做那些奶茶,不如我去賣面點奶茶,她去傳菜收賬,剛好她也讀書識字。”
姜歡想了一會,“這确實是個好辦法。可是她一個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
阿筝有些洩氣,“那還有什麼法子嗎?”
姜歡晚上躺在塌上,想着今日之事,翻來覆去睡不着。
起床後,便做了個決定,她将阿筝叫來。
“你去一趟永明坊。”阿筝被這句話砸懵了一瞬。
姜歡見狀,還是決定親自去一趟。她起身,穿好衣服,開始出門。
阿筝一看姜歡動作,想起昨晚的話,瞬間明白掌櫃的意思,她臉上浮現喜色,忙跟上去。
“掌櫃的,我想跟你一起。”
“行。那你去後院牽車。”姜歡吩咐她一句,就又折回屋裡,拿起桌上的一張紙,這是她昨天夜裡,專門找莊山寫的聘書。
兩人坐上驢車,徑直去了永明坊,先來到白嬸嬸家。
白嬸嬸一見到姜歡,就拉着問她,:“昨日發什麼了,徬晚半夏來的時候,眼紅了一圈。問她,她說她可能去不了食肆。”
姜歡歎氣解釋一番,“昨日,我教半夏做些飲子,做法步驟,她都用筆記下,但是做出來的飲子,不是太苦就是太甜。”說到這,她搖搖頭,”她實在不是個下廚房的人。”
白嬸嬸聽完,也跟着歎氣。
“看來她與我們也是沒緣。”
“不過,”姜歡話鋒一轉,“我還是決定聘用她,到時候,讓她在前堂跑腿上菜。”
這在前面傳菜,也不需要什麼技術,隻要聰明機靈就行,白嬸嬸一想,半夏從小做事穩重,人也機靈,定能做下來。
姜歡又問:“那林家在哪兒,我想今日去一趟,将此事定下來。”
“那我跟們一起。”
白嬸嬸走在前面,給姜歡和阿筝帶路。
林家離白家不遠,就在白家前面的巷子裡。進了巷子,三人就停在第二家門前。
白嬸嬸上前敲門,過了一段時間,一個臉色蠟黃,身形消瘦的女人才開了門。
姜歡打量幾下,見她眉眼之間,與半夏有幾分相似,心中猜想是半夏的母親。又見她臉上,含着幾分病色,身子又
白嬸嬸一見她,趕緊上前扶着。口中還小心地說着:“紅英,你怎麼出來了。”
紅英笑着說:“家裡沒人,我聽見聲音,就過來開門了,這幾步路,我還是能走的。”
剛說完一句話,就開始咳嗽起來。
白嬸嬸吓了一跳,連忙将她扶進屋裡,喂一口水,才消停下來。
她這才啞着嗓子開口:“嫂子,你今日來,是有什麼事嗎?”
白嬸嬸遲疑地說:“昨日,不是給半夏找個活。”
她指一下姜歡,“這就是那家食肆的掌櫃。”
紅英驚訝地看了一眼姜歡。
姜歡先問一聲好,“嬸嬸好,昨日半夏來我哪裡試工,雖說結果不好,但我覺得半夏性子沉穩,非常好,想聘她來食肆做活。”
紅英顯然是知道事情真相的。“可是半夏的廚藝不行。”她看姜歡的臉色,完全不像是說笑,這讓她心中疑惑。
姜歡解釋說:“食肆的大堂,也缺一個上菜記賬的,半夏識字,有聰明機靈,她可以在前面幹活,不需要進後廚。”
聽她這麼一說,紅英心裡止不住地高興。她有些無措道:“可,半夏今日出去找活去了,還沒回來,等她回來,我就讓她去食肆一趟。”
姜歡點頭,“行,那就明日來,讓夫子跟着半夏一起來,到時簽一個聘書。”
紅英邊捂着嘴,邊連連點頭答應。
事已說完,姜歡三人不想打擾她休息,就告辭離開。
出了門,姜歡和阿筝送白嬸嬸回家,便也離開了。
見時辰還早,姜歡帶着阿筝去了趟集市,路上,見家家戶戶,都在門上插菖蒲和艾草。
坐在旁邊的阿筝道:“掌櫃,再過兩天就是端午了,不買些艾草菖蒲嗎?”
姜歡這才發覺,時間過得如此之快,一轉眼,就到了端午。看着家家戶戶忙碌,她也沒了之前的孤獨之感,看着了一眼旁邊的阿筝,姜歡心裡更覺得踏實。
“買,我們這就集市上買。”
:
到了集市,許是要過節,兩人剛走進去,見裡面人人都帶着東西,擠擠囔囔間,兩人一不小心走散了。
姜歡茫然地看一圈,全是人頭,但唯獨不見阿筝。她被人群推擠着,往前挪動。終于來到一處岔路口,人群散了些,姜歡轉頭,朝四周望着,突然,一陣聲音在耳邊響起。
“拿出來。”
姜歡轉身一看,自己身後站着兩個人。
一個是個子矮,身體瘦弱的男人,另一個則是幾日不見的裴澤楷。
裴澤楷手反抓着男人的胳膊,一臉嚴肅,眼中的寒光,更讓人發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