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之後,兩個人合計春節期間的夥食。周自晴讓許遊放開了列清單,手機下單送貨上門,不要太方便。網上的生鮮許遊同學根本看不上,他一定要自己去菜市場挑新鮮的。周自晴歎氣,行吧!各買各的,不沖突。
周自晴很久沒有囤貨的概念了。自從智能手機4G網絡橫行,外賣業務也一片蓬勃。她背靠學校食堂和許遊,廚房使用率極低。作為廚藝極不靠譜的人群,囤貨基本是速食類,各種包子餃子湯圓馄饨饅頭小花卷,方便面就不必了,青菜荷包蛋煮挂面它不香嗎?若是配上幾片鹵牛肉那就更爽了。
可惜,牛肉還沒買上新鮮的,豐城各大新聞頻道就公布了告居民書。大意是即将實施封控的一些舉措,建議大家非必要不出門,輕症盡量居家吃藥調養,不要一窩蜂擠到醫院。好麼,出城的車隊大排長龍。
許遊在農貿市場差點被瘋狂購物的人潮擠成照片。冬天應季蔬菜不多,但好處是保存時間長。根莖類好存放,綠葉菜看運氣,大白菜管夠。
兩個人一通忙活,吃上了一頓難得的年夜飯,轉頭小區就開始限制人員串門。出門透氣和采購都要憑出入卡錯峰登記出行。
周自晴有大把速凍半成品,上鍋蒸一蒸煮一煮,熬點白粥配上小腌菜,怎麼都是一餐。堅果類的小零食也備了不少,可以換着花樣補充能量。可惜少了追劇必備的鹵味,冰箱裡備好的雞爪鴨胗等不到大廚來加工。
家裡人自然免不了擔心,王香英女士每天一個電話,周自晴頭大。馬緒兩頭着急,卻也隻能着急,就算有翅膀也飛不回來呀,明顯老人這邊更危急一些。
小區号召近期有患流感病愈的人出來當志願者,一些日常用品的轉運,社區孤寡老人的照應等等都需要人手。趁着這個機會,周自晴名正言順走出家門,得空就給許遊送各種原材料,到點了再找他取成品,皆大歡喜。
每天蹲在家裡的時候,覺得日子有點難熬;将精力投入到為人民服務和期待一日三餐之後,半個月轉瞬即逝。
隻要地球不爆炸,就沒有放不完的假。随着春節假期結束,打工人蠢蠢欲動,老闆家也沒有餘糧啦!
兩周封控之後,傳染情況得到有效遏制,一部分有關國計民生的企事業單位、工廠,以及市場等,在滿足防控條件之後陸續開工。當然,學校這樣大規模聚集祖國花朵的場所還得等待進一步消息。
鄉下老家的情況比城市好的多。正值家家戶戶過新年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要回老家祭祖,家裡囤着滿滿的準備接待八方來客的吃食,以及要祭祖迎新的大量煙花爆竹。
鄉下意味着什麼?地廣人稀,前後大敞院,随便溜達,隻要不聚集不出村不串門,在鄉間的小路上農田裡能可勁兒撒歡,像周如熙,已經在田野裡拍起了寫真。
又過了兩周,春天來臨,氣溫升高,流感病毒活性變差,豐城全面解封。除了中小學生依然需要線上教學,已邁入成年人陣營的大學生們已經收到開學通知。
據說這是一種新型的流感病毒,專家們勤勤懇懇研發疫苗,争取在下一個冬天來臨之前讓全民都能用上。幸虧這玩意有季節限制,不然造成的影響就太大了。
闫靈這陣子忙翻了,每天睡眠時間不超過五小時。解封之後,還有很多工作要收尾,但總算能正常休假。她本來身形就偏嬌小,這陣子又瘦了一輪,一眼看上去皮包骨,體重能有八十斤不?雖說奔四的年紀,想瘦很難,但如果是熬幹的身材,要來何用?
周自晴一頓念叨,但人家自己就是醫學系統的,體檢每年都做,道理該懂的都懂。難怪市面上各種養生概念那麼圈錢:中醫食療、治未病、維生素、保健品、健身館以及素食餐廳,瘦弱的想補身子,微胖的想瘦,不胖不瘦的想營養均衡,市場缺口着實大!
雖然高校延遲了開學,但開學工作早早就在線上通過各種會議進行安排。校園進行各項修整消殺和驗收之後,順利複工。
馬緒辦完喪事才回來。誰也沒過好這個春節。
新學期的課程每周隻有三天需要去學校,教學秘書賢姐已經順利退休,周自晴請接任者排課的時候避開上午頭兩節,絕大部分時間她還是住麗景花園,偶爾去醉月灣。家裡存貨消耗了個七七八八,不易儲存的都讓許遊拿走,反正她會理直氣壯地蹭飯。
有時候周自晴也會忍痛勸許遊,“趁着年紀還輕,不出去讀個博?”資曆不足的教師,到了年紀就得退休,要是混上個博士副高頭銜,以後還能搞返聘,給職業生涯續一波命,何樂而不為?
許遊叉腰,“就我這出論文的水準,遲遲畢不了業更鬧心。野雞大學弄虛作假那種,我還真看不上。到了年紀退就退呗,早退休早享受。”
也罷,這是沒經受過在家待業閑得慌的空虛寂寞冷,還以為每天無所事事的日子有多閑适呢!要知道,一張一弛才是人生真谛。
張慧倒是很想出國求學,奈何家裡老的老小的小,根本脫不開身。每回都是走短期培訓三兩個月那種,學是能學到些東西,但終究不是實打實的文憑,往上走總是差一截。
“有得必有失,我看的開。”張慧的确看得開,這好心态不是誰都有。多少朋友之間因為嫉妒而面目全非,她卻能跟周自晴交往這麼多年。
這次封控對培訓中心有影響,但是不多。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遲早會被叫停,培訓中心早晚要轉型。周自晴并沒有太大的野心,搞搞兼職賺點零花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