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鐵飯碗,你要不要? > 第64章 第 64 章

第64章 第 6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些股票捏在手裡好幾年了,雖然樓市和股市都一片穩健,但她覺得起起伏伏才是常态,一路高歌猛進反而不太踏實。想來想去,長線太久的都先清理一下,把資金攏一攏。要不是她投了股市,資金貶值速度真的難以想象。

現在尚且歌舞升平,但花無百日好,不過幾年的功夫,樓市和股市漸漸露出疲态,經濟發展放緩,大概隻有黃金才能保值。

周自晴未雨綢缪的夠久,也不想預支焦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日子不也挺爽?

春暖花開,周自晴當然是住回春曉湖畔的單身老巢。然而,今年的雨水,似乎格外充沛。湖岸的垂柳依依煙波浩渺,偶爾看着覺得如詩如畫,可要是三天兩頭的看,也會膩的慌。連日陰雨,雖然對于常年使用烘幹機的她來說,影響并不大,但空氣濕度過高,連呼吸都有些憋悶。

臨近五一,老龍王終于收了神通,天氣轉換成大家都期待的初夏模式,沒有踏成的青,轉變成了小長假出遊的動力。看着高速上的各種堵,周自晴覺得在湖邊騎騎單車也不是不行。旅行麼,要麼在國内錯峰,要麼去國外。當然,出國遊也是火爆的不行,但凡節假日就沒有不擠的。

或許,待在家才是假期的正确打開方式?在樓下花園散散步,去隔壁湖邊騎騎單車,去人民廣場放放風筝喂喂鴿子,一樣能達到放松效果。

這些都隻是臆想。五一假期剛剛開始,周自晴就接到家裡的電話:外婆中風了。

周自晴趕回江州,外婆已經入住市一醫的普通病房。長輩都在,輪不到周自晴這個晚輩出面周旋。她在病房陪床,長輩們已經跟醫生溝通完畢,正商量着後續的護理問題。

老年人中風并不鮮見,醫生并沒有什麼特色治療方案,常規給藥、日常護理,注意情緒等等,都是教科書式的叮囑。初次中風不算嚴重,最壞的結果是無法走路,進出需要輪椅。如今這個狀态尚在可承受範圍之内。

由于還在恢複期,外婆說話含含糊糊,且生活無法自理,幾個兒女議定出院之後幾家輪班伺候,半個月輪一次。舅舅舅媽唉聲歎氣。雖然兄弟姐妹們能搭把手,但他們才是贍養老人的主力軍,一個不注意,二次中風,麻煩就大了。農村并不流行将老人送到養老院,尤其是有兒有女,不伺候老人會被戳脊梁骨。

周自晴怕外婆養病的時候太悶,給她換了大屏幕智能手機,調了特大字體;房間裡舅舅特意給安裝了電視,加上老古董收音機,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外婆覺得自己這一病,耽誤兒女多少功夫!不免有些自責:早知如此,杠上開花就不那麼激動了。唉!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人猶如一架高速運轉的精密儀器,N年之後,免不了部件磨損老化,無論何種醫療手段都是修修補補,時限一到,終将報廢,概莫能外。

轉眼,周如熙也到了要參加高考的年齡。這妮子從小不服輸,當優秀成為一種習慣,發現人外有人時,心理落差也非常明顯。

整個初中都在莫名其妙跟自己較勁,周自晴忙着學業也無暇顧及,偶爾聊幾句無關痛癢的話,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講效果并不大。幸虧,到了高中她發現了更廣闊的天地,周圍什麼樣的人都有,見識了各種奇葩同學的神操作,她開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人生在世,并不隻學習二字,世間的好大學也不僅限于TOP2。七月,她拿到江大法學院的通知書,立志當一名律師。

周自明夫妻倆也将心放回肚子裡,在豐城有她姑姑照應,省心。

開學的時候,被全家送到學校報到的成就達成。周自明還記得當初自己送妹妹到大學報到的情景,現在輪到自己女兒上大學,感覺又有不同。

雖然周自晴讓他們不用帶太多行李,還是有滿滿當當兩個行李箱。進入江大,周自明夫妻倆陪着娃報到,周自晴領着父母逛校園。

現在的學生公寓修的不錯,上床下桌标準四人間,衣櫃空調等設施齊全。當然,若是運氣不好,被分到具有幾十年曆史的古老宿舍樓,條件就另說了。

大學裡除非是教職工,私家車一般都不讓進。江大的校園很大,單車依然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學生公寓樓下甚至有租車行。

周如熙從小到大都是走讀,上大學開始才體驗住宿生活,大概需要很長時間去磨合。下午送走親友團,周自晴請宿舍的小姑娘們一起吃晚飯,拉拉交情,剩下的路,得靠自己去走。

周如熙的大學生活,艱苦但能堅持。感謝學校安排一入校就開始軍訓,所有的不适應都在超負荷的體力消耗下打磨得無比順滑,晚上回到宿舍隻想趕緊躺屍睡覺,根本沒力氣勾心鬥角耍小姐脾氣。

周自晴偶爾去一趟江大,給她改善生活,再送些水果零食或者換季衣物,其他時間她一般不去打擾。這個年紀的小姑娘跟同學打成一片才是最優解。

作為大一新鮮人,周如熙這半年過的相當惬意。第一次脫離父母的掌控,自由的味道格外香甜。姑姑找她的頻率大概一個月一次,并不會問東問西,社交距離保持的很到位。難道這也是涉外禮儀的一部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