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晴擺擺手,“沒事沒事。”
等兄妹二人走遠,熱情的師姐一邊拿街邊派發的廣告紙往臉上扇風,一邊跟圓臉的師姐嘀咕:“你看看嘛,哥哥一副書生模樣,妹妹是個小黑妞,誰看了不認為來報到的是哥哥?”
進到師大,體感立馬清爽起來。路邊是一排排高大的梧桐,百年風華,過濾了炙熱的陽光後,樹蔭下留下的全是涼風。一路上經過行政樓,實驗樓,圖書館,再有各院系大樓,各種小賣部,電話亭,來來往往的全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叽叽喳喳,南腔北調。
周自明覺得有着說不出的熱鬧與新鮮。大學原來是這個樣子的啊!
繳費,注冊,領校園卡和宿舍鑰匙,之後就有師兄負責領到宿舍安頓。不得不說,師大的迎新工作相當到位,每個環節都有人指引和帶領,宿舍已經收拾的整整齊齊,床也是鋪好的。不僅宿舍門上貼有宿舍人員名單,具體到每個床位和配套桌椅儲物櫃上都貼有對應的人名标簽,根本不用擔心挑搶床位這種不和諧的事情發生。
負責帶周自晴去宿舍的師兄也兼帶着賣電話卡,他将人領到宿舍,離開時還不忘熱情洋溢地推銷:“師妹,有需要就來迎新處找我啊,有優惠!”
師大女生多,女生樓也有好多棟,恰逢今年新生入住新宿舍,所有的床鋪桌椅設施都是嶄嶄新,六人間帶陽台洗手間,比老樓的八人間看着更寬敞透亮,令人心情舒暢。
正值中午,宿舍裡沒人,要麼還沒來報到,要麼去吃午飯了。周自晴放好行李箱,帶着周自明去體驗第九大菜系:大學食堂。
如今還沒有出現“一人上學全家相送”導緻學校招待所擠不下需要在大禮堂打地鋪的盛況,大部分都跟周自晴一樣,家裡派個人送過來,當天就折返,有的甚至是自己來報到,根本沒有家長送。
周自明好不容易來一趟,不可能送到就走。時間還早,兄妹倆幹脆逛了逛校園,又在校門口的商業街溜達一圈,周自明慨歎省城繁華之餘,不忘買一些實惠的豐城特産,打算帶回廠裡送領導和同事。
下午三點多,送走周自明,周自晴熟門熟路在校門口的超市買了牙刷毛巾臉盆之類的生活用品,又去迎新點找熱情的師兄買了張電話卡,照顧他生意。這位師兄笑得見牙不見眼,提醒她電話卡的初始密碼太刁鑽,不方便記憶,盡快改個自己熟悉的密碼為好。
周自晴在樓下就刮開密碼區,在電話亭重置了密碼。回到宿舍,發現宿舍裡挺熱鬧。
本市的張慧已經收拾的差不多,她家就這麼一個獨生女,又生的一副好相貌,皮膚白的發光,還有哪怕戴着眼鏡都遮擋不住的水汪汪大眼睛。她老媽親自護送不說,樣樣都買齊了還舍不得走,非得留下來接觸一下室友。
周自晴進門的時候,張慧在書桌邊整理零碎生活用品,她媽媽就坐在她的床沿跟來自西省的梁燕燕套近乎。梁燕燕巴掌大的小臉,面帶微笑,看着就是好學生的樣貌,談吐大方又得體,幾句話就恭維的張慧媽媽笑哈哈。
一邊的書桌旁坐着偏内向的王芸,正微紅着臉從包裡往外掏家鄉特産。她家離得遠,父母騰不出空送她,拜托一位同在師大上學的老鄉一路領着她過來。特産是分給室友的,目的跟張慧媽媽一樣,拉拉關系,請大家多多關照的意思。
周自晴一推門,就成了焦點。張慧媽媽立刻調轉目标,主動開始找她攀談。哎呦,這孩子黑瘦黑瘦,一看就是個能吃苦的!張慧一臉無語地看着她媽熟練地開展外交工作,順帶朝梁燕燕方向聳聳肩,連不愛說話的王芸都給看樂了。
周自晴完全理解一個獨生子女家長的痛點:擔心孩子離開父母生活不能自理;第一次住集體宿舍,處理不好跟室友的關系等等,誰讓她曾經也是孩子媽呢?
張媽媽大概是有點社牛症在身上的,跟周自晴已經到了交換家裡電話号碼的地步:“那咱家玲玲就麻煩你啦,有事打電話,想吃啥阿姨得空就給你們送來!”
周自晴乖巧地點頭應是。
張慧送她媽下樓,宿舍剩下的室友暗暗給周自晴豎大拇指。這年頭,哪個小青年愛跟家長唠嗑啊!不得不保持禮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