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誰料這些玩具到了花卷手裡,全部都成了它日常鍛煉的工具。
從徒手拆木馬,到用跳躍飛撲的方式躲避飛來的秋千。
花卷在用實際行動向蓮湖山動物園傳達着自己對玩具的需求。
飼養員們對此也是換了又換,直到後來在孟璐璐的提醒下換了一個超大型的"拳擊沙袋"才算了事。
孟璐璐OS:所以這是真成功夫熊貓了?
已經看慣了葵葵這樣顯眼包個例的孟璐璐對此見怪不怪。
但她習慣不代表網友習慣。
在蓮湖山定期上傳的直播畫面裡。
花卷一拳打爆沙包的慢放視頻,直接讓花卷成為了貓粉眼中熊貓戰力的代表。
那漫天飛舞的棉絮與沙子仿佛像是慶祝它勝利的焰火。
這是網友第一次看到戰力如此彪悍的熊貓。
【所以這就是東北人養出來的熊貓嗎?】
【花卷這是在東北染上了東北壯漢的基因?我記得它剛到蓮湖山時也不這樣啊?】
【萌獸變猛獸了啊。】
【蓮湖山還我可愛的貓貓。QAQ!】
【果然這才是蚩尤大大的坐騎該有的樣子。】
【感覺花卷一隻就能單刷整個川蜀熊貓基地。】
【所以是雪場的原因嗎?感覺花卷到了蓮湖山後,整個人都活躍了。】
【加一,而且不是說熊貓是因為很多年前氣候變冷才從北方南下,又因為适應了以南方竹子為主食才沒有返回北方的嗎?可能這就是血脈覺醒的原因。】
【贊同,之前不就有過好幾次嗎?每到保護區下雪的時候,熊貓就會變得異常活躍,現在蓮湖山這隻有了專屬雪場,明顯整隻熊都開始撒歡兒了。】
【是的,而且不隻是花卷,最近被送到俄國的如意好像也有了基因覺醒的趨勢。尤其最近俄國這邊開始降溫,我們這些留學生還以為是俄國人比較擅長養熊,現在看來這可能就是北方地區養熊貓的共識?】
【哦,不,我們燕京的熊貓就不是這樣,我們的萌蘭就主打的可愛路線。】
【樓上的京爺請摘下你的濾鏡,在你發這條評論的同時,萌蘭正在越獄。】
【額……這不貓貓偶爾也需要爬上爬下的運動一下嗎?是的都怪我們燕京動物園的攀爬架太小了,逼得我們蘭醬都去爬牆了。】
貓粉們在網上不停的調侃着。
不過很顯然無論是燕京的萌蘭,蓮湖山的花卷,還是旅俄的如意,似乎生活環境越為寒冷的熊貓就越是活躍。同時也會越來越像一隻力量強大的熊。
這樣的反差無疑是引起了一衆熊貓愛好者的深思。
雖說熊貓本來就是熊的一種,但這麼多年下來對于貓粉,尤其是習慣了觀看動物園圈養熊貓的貓粉而言。
在各種"熊貓明星"以及網友的剪輯下,大多數貓粉已經漸漸把熊貓的定位歸結成了一個沒有辦法飼養的"可愛貓貓"。
當然這也怨不得那些貓粉,畢竟熊貓作為國寶平日裡過于可愛的行為,在粉絲眼裡實在有太大的誤導性。
但現在回想起來,看着貓貓們一個個生龍活虎,宛如血脈覺醒一般活躍的樣子。
大多數網友也未這幾個"精神小夥"趕到開心。
為此不少了解蓮湖山東北虎野化計劃的網友,都紛紛開始在蓮湖山動物園的平台下方評論,想要詢問熊貓在北方地區野化放歸的可能性。
但還不等蓮湖山官方回應,不少懂行的網友便直接否定了網友這"不切實際"的幻想。
其中最為直擊要害的一點便是涉及熊貓食物的部分。
【網友Q:不要忘了熊貓以前在北方生活的時候是吃肉的,吃竹子是它們到了南方才不斷衍變出來的習性。】
【網友W:沒錯,東北雖然不是完全不長竹子,但到了冬天因為氣候寒冷大多數竹子都會因為溫度降低而減慢生長速度,在這種情況下到了冬天不僅僅是竹子數量會減少,甚至這些竹子還很難保持像夏天時的營養。夏天也就罷了,但到了冬天這些缺乏水分,甚至還被凍的硬邦邦的竹子根本不可能合熊貓的胃口。】
【網友R:對頭,而且能适應北方環境的竹子不但品種稀少數量也實在不足,根本不可能滿足熊貓聚集地的需求。】
【網友E:是的,除非蓮湖山動物園能把熊貓野化回類似棕熊那樣的肉食動物,否則以熊貓的情況根本不可能适應東北的野化生活。】
網友的評論直戳人心,而這也正是孟璐璐當下在面對的處境。
作為園長她非常清楚的知道,隻要把熊貓放到寒冷地帶,它便會在日漸活躍的同時,漸漸恢複過去在北方生存的本能。
但與此同時它又不可能真的把熊貓當熊養。
不僅僅是因為這違背了熊貓這麼多年一代又一代繁衍優化下來的消化系統。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就是吃竹子的熊貓要比吃肉的熊貓更容易在野外找到食物。
所以相較于讓熊貓重回肉食動物,孟璐璐更想要嘗試的,還是在蓮湖山改良種植初适合熊貓的"東北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