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員工也明白官方在建設這座野生動物園時是真的用心花了心思。
隻可惜在經濟下行,以及東北地區普遍人口流失的大環境下。
長白省喜都雖然是人口相對龐大的省會城市。但也顯然并沒有負擔這樣超一線野生動物園的流量。
何況眼下所謂的超一線野生動物園還處在一個未完工的狀态下。
起初喜都官方的意思,是想要通過動物園的逐步開發,去在資金回轉的同時,一點點的将原本計劃中的超大型野生動物園徹底實現。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遠大的目标,蓮花山野生動物園打從建立之初,便一直有着"動物種類單一"這個在動物園圈層裡最為緻命的問題。
就算場館建的再好,也不會有人大老遠跑來動物園看這麼一兩隻動物。
雖然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園方想要盡可能的給到場館内的動物們一個堪比野外的生存空間。
但計劃的美好與現實的骨感完全就是兩個層面。
打從蓮花山野生動物園建立開始,便經曆了各種各樣的非議。
在遊客眼裡,什麼所謂的世界第一野生動物園的宏圖,不過就是官方吸引投資和遊客的噱頭。
此時此刻的蓮花山野生動物園,除了有着大片的規劃空間以外。
本質上其實根本不能夠被視作一所野生動物園。
明明是動物園,但放眼望去這麼大的園區内竟隻有東北虎,梅花鹿和紫貂三個園區。
其中原本園區内最大的流量當屬東北虎館。
就像當初長白省官方對于自家文娛産業的反思一樣。
他們認為長白省之所以沒有辦法像東北其他兩省那樣,打造出擁有自家特色的動物旅遊産業。
究其根本最大的原因,便是長白省的動物産業實在太過"野生"。
無論是東北虎還是紫貂,它們本質上都不是什麼真正适合動物園圈養的動物。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蓮花山野生動物園建立之初。蓮湖山動物園的運營便在場館的設計上進行了這方面的優化調整。
他們試圖通過采用超大場館飼養少量動物方式,去盡可能的在場館内模拟野生動物在野外的生存環境。
園方相信這絕對是一個大膽且頗具創新思路的提案。
事實證明打從園區正是對外開放起,他們的這一思路便得到了大衆的廣泛認可。
很多學校還有動物研究單位,都非常喜歡蓮花山動物園這種能夠在城市郊區,以最大限度觀察野生動物野外生存模式的設計思路。
但問題是這個提案所帶來的成本實在太大。
無論是超大場館的建設,還是後期的維護都是一個巨大成本。
在此基礎上園區的野生動物雖然帶票能力不低,但種類實在太過稀少。
為此沒過多久,當新鮮勁兒過去後,不僅僅是本地遊客,就連平日裡合作頗深的學校,都對蓮花山動物園産生了厭倦的心理。
然後就更不用說存在遠距離交通成本的外地遊客了。
蓮花山的野生動物園的經營模式雖然新穎,但遠道而來的他們根本不可能把寶貴的時間放到幾隻在老家動物園也可以輕松看到的動物身上。
這樣的現狀讓蓮花山野生動物園的發展陷入了死局。
園方也不是沒有想過抓緊時間增加動物種類。
可蓮花山動物園的這種模式,實在沒有辦法像普通動物園那樣随意擴充。
他們每一次的物種擴充,都勢必要伴随着全新場館的建設。
而若是他們像普通動物園那樣,随便給動物安排兩個籠子。
人們又為什麼要放棄市區内,種類更為繁多,交通更為便利的市動物園來選擇他們。
這就是當下蓮花山野生動物園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之處。
再加上龐大的運營成本,久而久之蓮花山野生動物園雖然有着優越且嶄新的基礎設施,卻沒有辦法保證園區的運營以及最基本的衛生問題。
這樣的動物園又怎麼可能有辦法吸引到遊客的關注。
……
而這也正是園方最為苦惱的關鍵。
照原計劃發展,園方沒有那個資金。但若改變策略向一般動物園看齊,他們又不妨幹脆去建設成立多年,根基更加深厚的市動物園。
這便是後來蓮花山野生動物園被徹底放棄的根本原因。
所以當園區的工作人員得知有人要來接收的時候。
即便這是一件讓他們可以不用擔心丢工作的喜事,他們也很難對孟璐璐的到來抱有什麼期待。
畢竟隻要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就算換人接手蓮花山野生動物園也隻會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轍。
為此相比較于蓮花山,他們更希望自己能夠盡快找到更為穩定的工作。
就連眼下蓮花山野生動物園留存的這些員工,也并不全是因為蓮花山的工作而留下。
曾經的蓮花山野生動物園畢竟是喜都官方提案建立的國家單位。
在這裡的很多工作人員,其實都是原本市動物園的在編人員。
它們是因為當初"新園區"的成立而被調到了這裡。
相比于大多數外聘員工,有編制在身的他們有着更為穩定的底氣。
也因此他們才會在動物園逐漸沒落的情況下,依舊堅守在崗位上。
因為在他們眼裡,動物園發展好壞與他們的工資并沒有什麼太大的聯系。
相比于大多數外聘人員的憂心忡忡,在他們眼裡即便蓮花山動物園真的關閉,也不過就是從這個園區調到另一個園區的差别。
何況早在孟璐璐到來以前,東北虎館的同事便已經給他們打好了例子。
……
與大多數動物園飼養的東北虎不同。
蓮花山野生動物園為了配合超大場館的模拟化建設。
所以打從東北虎館建立之初,他們選用的便是來自長白山東北虎保護區真正的野生東北虎。
在來到蓮花山野生動物園以前,這對名叫蕭蕭寒寒的東北虎夫妻一直都生活在野外。
在園區看來這樣的東北虎本身具備着更強的野性,也能更為直觀的向遊客傳達他們蓮花山野生動物園近距離觀看野生動物習性的創辦理念。
而長白山保護區也是因為看到了蓮花山野生動物園這與衆不同的理念,才同意租借他們保護區内的野生東北虎。
這是東煌動物園業内從未有過的先例。
要知道一直以來各省市動物園内的東北虎,主要都是人工人工圈養繁殖出來的存在。
這樣繁育出來的東北虎雖然依舊還是那個物種。
但無論是體型還是野性的能力都遠遠不及真正的野生動物。
何況為了能夠更方便安全的飼養,大多數動物園還多多少少會對圈養的動物進行一定的"服從性訓練"。
這些被馴化過的動物早已失去了在野外的野性。
它們無論是在體質還是精神狀況上都要遠遜于野生動物。
也因此真正受到保護的野生東北虎,根本不可能被租借給各地動物園展出。
何況相較于溫馴的馴化動物,大多數動物園也不會真的想要那麼"難搞"的存在。
所以一開始當蓮花山野生動物園真的打出"野生東北虎"這個Slogan的時候,它确實是在業内掀起了不小的讨論。
但野生東北虎的飼養顯然不是那麼簡單。
為了達到标準,園區方面不但要注重場館内設施的維護。
甚至還要時不時的投放一些類似"兔子","狍子"一類的動物,來維持蕭蕭寒寒的捕獵能力。
别說整個蓮花山,就是放眼整個東煌,蕭蕭寒寒的飼養成本都是斷層級别的恐怖。
所以後來随着門票收入減低。打從蓮花山野生動物園進入"節能模式"起,蕭蕭寒寒便在第一時間被送回了他們的長白山老家。
也是從那一刻起,蓮花山野生動物園便徹底失去了他們最大的流量依靠。
眼下他們剩下的其實隻有梅花鹿還有紫貂兩個場館還在運營。
隻不過大多數人印象中的動物園概念不同。
眼下的這兩個場館之所以還在維持,除了是為了配合"動物園"的銷售以外。
最為重要的原因便是梅花鹿還有紫貂的附加價值。
與東北虎不同,梅花鹿和紫貂雖然是保護動物,但它們在得到人工圈養的相關許可以後,其實是處在一個可售賣的狀态下。
像是梅花鹿的鹿茸,鹿肉,還有紫貂的貂皮,這些都是在東北赫赫有名的東北三寶。
而對于已經不報希望的園區而言,留下這些動物不但可以維持動物園的"名頭",甚至還可以在園區地塊售賣出去後,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回本。
這是園方在低成本條件下所做出的決策。
它們的飼養員也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才早已做好了調職的準備。
在他們看來園區售賣的那一天,就是這些梅花鹿和紫貂被分批售賣的時刻。
為此他們也早早的做好了像東北虎館的同事那樣調職的準備。
然而未曾想,新來的老闆竟然選擇想要将這個動物園運營下去。
這可是出乎了動物園員工們的預料。
要知道先前他們雖然與其他留下外聘員工一樣,準備等動物園徹底解散不發工資後再做離開。
但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他們要等到動物園徹底解散後,才能夠被調崗到新的單位。
而眼下孟璐璐接手蓮花山動物園一事,雖然讓這座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園區暫時逃過了解散的命運。
可對于這些"在編人員"而言,打從孟璐璐接手開始,這裡便不再是他們的單位。
"他們是有單位的職工,而不是私企的臨時工。"
就算孟璐璐允許他們留下,他們也不可能為了這個随時可能再次倒閉的動物園,去放棄自己令人羨慕的"編制"。
孟璐璐對他們的這一行為表示理解,但問題是随着這一批在編人員的離開。
眼下說的蓮花山野生動物園究竟還給孟璐璐剩下了什麼。
空蕩蕩的動物園,最基礎的運營,以及外聘的合同工飼養員?
除了三座場館以外,剩下的便僅僅隻是一些被當作"添頭"留下的動物。
至于員工,講真除了少數幾個梅花鹿和紫貂館外聘來的年輕人以外。
便隻有動物園門口的看門大爺,以及随時可以找到替代工作的保潔大媽。
這樣的開局簡直比當初孟璐璐在畜生道時還要地獄。
孟璐璐OS:突然明白為什麼這麼多年天道還是隻有三十七個單位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