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角下種了各式各樣的鮮花綠草,不是什麼名貴品種。卻也芳香撲鼻,讓人心曠神怡,結合着旁邊伴着竹林的潺潺流水,亦别有一番景緻,
廣場中央有塊被豎起的大白布。白布下圍滿了圍滿了許多人,想來那便是第一關考核的地方了,
當陶絲窈和姜子恬看到這後也注意到了坐于白布下方有位坐着搖椅,頭戴儒巾,搖着羽扇的老者,顯然他便是這關的考官了
有應考者絞盡腦汁寫下答案遞給他,他隻需懶散的看一眼便知對錯,也令無數應考者而歸。
陶絲窈和姜子恬好不容易用手撥開人群擠到了前列。便見那白布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上月元宵節一富商讓家中的下人休沐歸家後,于酉時獨自在書房修補古籍,可第二日酉時卻被歸家的親眷發現他離奇暴斃家中,
屍體無明顯流血和中毒迹象,現場亦無打鬥痕迹,據家中老仆稱主人素有心疾,但這幾年已然好轉…….”
“以下乃案發之地的所有物品,請正确寫下他的死因與依據”
這話的盡處是一張棗紅木做的書桌,
書桌上除了擺成一排的物件,也備好了宣紙和筆墨,顯然是做答題之用
書桌上的物品,不僅有各種有市無價的珍稀古籍,還有用于保護書籍的書籍
例如絲綢做的六合套,鹿皮做成的套盒,楠木做的夾闆和一個色如黃金卻不像金絲楠木的無名木材做成的書箱,
餘下便是一罐裝着粘補古籍用的漿糊和沾滿漿糊的銀挑子,還有一碟尚未吃完的糕點
陶絲窈的眼神一一掃過這些物件,都隻覺平常,可當瞧見那個書箱時目光一滞,眼底閃一絲異樣的光彩……
“此人定是愛書愛到了極緻。撫摸着這些古籍”
陶絲窈不免感歎道,
“是啊,連保護書籍的護具都準備了那麼多,這可不就是愛書成狂了嘛!”
姜子恬聽着好友的話也點了點頭附和着,
“不,他做的還不止這些,子恬你看那個書箱了嗎?那是一種叫山香果的木材所制來自西南邊陲”
“這種木料材質堅硬抗腐防蟲是制作書箱的上等材料但不常見,若非極其愛書之人,斷不會知道此物”
陶絲窈指着指着那書箱同好友解釋着,旁邊的人聽了也是一臉恍然而後對陶絲窈這番解說發出啧啧贊歎,
就連那位坐在搖椅上一臉悠哉的老者也睜開了半眯的雙眼看了看她,露出一絲欣慰的笑:總算遇到個有眼力見的女娃子了,也不枉他一大早被人攪了美夢,被人強拉着他這把老骨頭來來這兒做個勞什子的考官,
聽着少女的嬌軟嗓音娓娓道來。一些男子看向她的眼神也越發熱切:有才有貌又博聞多識……這樣有趣的美人誰能不愛呢?
“窈窈,你懂得可真多”
姜子恬也不吝誇獎道,
“沒有啦,隻是幼時在江南外祖家之時。在海上行商的舅舅帶回來過來這麼一隻書箱給外祖父做生辰禮,我才得以見識”
陶絲窈謙虛的笑道
随即又同她認真讨論起來:
“現在從表面看這些物件好像沒有半點不妥…… 難道他的死因真是心疾所緻?可若真是那麼簡單,那也不必拿出來考我們了”
“莫不是他還有什麼藏于内裡的隐疾”
姜子恬單手托起小臉苦死道,
“若真是如此,仵作不會查驗不出來的……等等,内裡!?”
陶絲窈聽着好友的話,沉思片刻便否定道,但目光又落在了那塊碎紙片上時,腦海中靈光一閃,拿起桌上的物件逐一聞了聞後又搖搖頭,
可當她拿起那瓶糨糊放在鼻尖嗅了嗅,面上的神情一變,将那瓶子遞給姜子恬:
“子恬,你聞聞看可能聞得出什麼來?我感覺這瓶糨糊的氣味有些不對”
“我看看……這糨糊裡有花椒、乳香、白芨、伽羅葉、黃蠟、皂角、秦艽、這些都是制作漿糊時很常用的藥材啊……”
“等等!這香氣……”
姜子恬接過陶絲窈手裡的那瓶糨糊,從小與藥材打交道的她隻需輕輕一聞便說出了加在糨糊裡的幾味藥材,但這些都是抗腐防蛀的藥材,加在用于粘補書籍的糨糊裡也并無不妥
可當她剛要把那瓶子拿開時,一陣若有似無的辛香拂過她的鼻尖,姜子恬聞後莫名的心頭一震,複而又拿起那瓶糨糊細聞了一番,眸光凝重道:
“是麻黃汁!有人在糨糊裡加重了乳香和伽羅葉的分量,掩蓋了它的氣味,所以我一時竟沒聞出來!”
“麻黃汁?有何作用?”
陶絲窈見好友神色凝重,便詢問道,
“若用量得當便可發汗散寒,宣肺平喘……但身患心疾者斷不可觸碰此物”
姜子恬斬釘截鐵道,
“用了會如何?”
陶絲窈聽了她這話眼前一亮,趕忙追問道
可下一刻姜子恬甜的話又讓她眼裡的亮又變得暗淡:
“會誘發肝陽上亢迫及心脈,有緻命之危!但這麻黃汁量少,遠不至于如此……”
姜子恬如是道
“難道我方才的猜測是錯的?陶絲窈如此想着”
一時間内心的疑惑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