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林燕燕這做派,接下來好長一段路,幾個人都沒有說什麼話。
向遙倒是樂得清靜,她心裡也裝着事兒呢。
昨晚就收攏了一下最近拔出來的花生,曬幹的一堆,新鮮的一堆,又摘了七八個大西瓜,不僅如此,還去更遠的瓜田摘了一些紅彤彤的西紅柿。
待會兒到了縣城,得先找到黑市,還是小心翼翼地避開紅袖章,找到正确的主顧來交易。
她就一個小竹籃,即便是要賣出瓜田裡這些瓜果,也得分批次一點一點的賣,這樁事兒,可不簡單。
向遙不說話,兩個知青也不說話,倒是武癞子覺得氣氛有點過于安靜了,開口說話了。
“你們知青點那個丁知青哦,是不是要跟咱們隊老劉家的劉小桃要成好事了啦?”
翁雨虹微微皺了皺眉頭:“丁有志?”
武癞子笑:“哎喲,你們知青點有幾個姓丁的嘛!”
翁雨虹:“就一個啊。”
武癞子:“那不就是他了,我隻知道人叫丁知青嘛,名字倒是不曉得。”
翁雨虹疑惑道:“可是,丁有志怎麼會跟劉小桃要好啊……”
她在石塘大隊待了這麼多年,整個大隊裡認識的人,可比向遙都多,想來想去,也沒有想到見過這兩人有過什麼交集。
向遙轉了轉眼睛,這劉小桃她認識啊,可不就是老向家的鄰居家、趙二花的孫女嘛。
這女孩她經常見到,跟原身差不多的性格,都是不聲不響文文靜靜的,有時候在院子裡洗衣服,有時候在菜園子裡擇菜。
見着向遙了,就抿着唇笑一笑,但兩家挨得這麼近,兩人竟然也沒有成為好朋友。
不過向遙猜想,應該是趙二花不讓老劉家的小一輩跟他們家往來。
這老太太,可記仇了呢!她跟張菊花,那是一輩子的互相看不順眼!
沒想到那姑娘不聲不響,原來跟知青談戀愛了啊。
向遙問道:“這是啥時候的事嘞,我咋都沒到過風聲,劉小桃就是我家邊上的鄰居哩!”
以趙二花的性格,要是老劉家有什麼喜事,她多半早就在院子裡大聲顯擺了。
一旁的林燕燕一聽這事兒,本來都不打算理會旁人了,但還是忍不住插嘴道:
“丁有志怎麼可能會跟劉小桃在一起,我前兒還看見他跟張雪梅走一塊兒呢,兩人還說話來着,張雪梅臉都紅了!”
向遙有點來勁兒了,林燕燕這話,聽起來有八卦啊!
武癞子認真趕着牛車,頭也沒回:“我是聽趙嫂子說的哩!人是劉小桃奶奶,應該不是胡說的吧。”
向遙追問:“武叔公,趙奶奶說的嗎?她是咋說的呀?”
武癞子說道:“前兩天你趙奶奶來我家借鏟子,說是要把她家屋邊上的地給鏟一鏟,鏟平了,到時候要擺桌子哩。我就問了,家裡又沒人過壽,咋就要擺桌子了?”
向遙捧哏:“咱趙奶奶咋說的?”
武癞子:“說是她家小桃啊,跟丁知青好上了嘛,都要談婚論嫁了,家裡可不就要先準備準備。”
說着,他還唏噓了一下:“她可高興咧,說是小桃嫁了個文化人,以後生了小孩,那也都是文化人了。”
林燕燕不屑地說道:“丁有志也就初中畢業,算什麼文化人。”
也就鄉下人會覺得他們這些插隊的知青都是文化人,但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都沒讀過高中,甚至在校那幾年,其實也沒正兒八經上過幾堂文化課。
武癞子憨憨地笑:“那也是文化人了,我們大隊讀過初中的都不多嘞,像遙丫頭這樣讀了高中的,那就更少了。”
整個大隊,讀了高中的都數不出十個來。
老向家讀高中的還不止一個,一下就是兩個小丫頭,大隊裡不知道多少人家對這一點很不能理解哩!
要他說,人家願意給閨女讀,那就讀呗,又沒有礙着别人什麼事,犯得着酸裡酸氣地說?
不過,武癞子其實也是客氣話,原先趙二花說丁知青是個文化人,他還以為也是讀過高中呢——
這隊裡有了更高文化的,初中生也就沒這麼值錢了……
哎,他本來以為這是一樁熱鬧的喜事兒,這個話頭一定能引起兩位知青的熱烈讨論,沒想到兩人的反應都不太對啊。
這丁知青,難道真有點問題?
向遙見提到了自己,忙笑着謙虛了一番:“嗐,我高中讀不完了呢,也就等同于初中畢業了。”
而車後頭,林燕燕跟翁雨虹都是高中畢業的,也知道向遙之前也在讀高中,聽武癞子這麼一說,向遙這麼一客套,林燕燕眼裡閃過的是不屑,翁雨虹則覺得頗有些遺憾了。
他們城裡的孩子讀書遠比鄉下要方便和容易,向遙能讀到高中,并且成績也好,就已經說明她是個很不錯的苗子了。
不過有一點,她們這些下鄉知青要是想走工農兵的路子回城,是難上加難,但是本地農村的孩子上完高中,被學校推薦去上大學的機會,卻是要多上許多。
就是聽說向家不讓她繼續讀完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