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隻道天海藍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入了仲春,正是海棠花期,滿地繁花。

酒醒後,從一堆落英間翻坐起身的蕭淮茫然地看着周圍。

“......!”

——————

春上,新年伊始,百業待興。往常到了此時,早朝上必然戰火彌漫,哓哓不休,其中當屬六部為最。而今日的上禦殿,作為六部之首的吏部緘默不語不說,連平日最活躍的工部也悄沒了聲,更不用說尚書之位開了天窗的刑部,惟有兵部、戶部、禮部針鋒如舊,隻為着一件事——穆之恒班師回朝。

“臣有奏——臣以為覃尚書、衛尚書所言不妥。”

作聲的正是戶部尚書張綸,他走至殿中,向堂上一揖,徐徐道:“京觀有違天倫人和,曆來可證,方才幾位大臣言之切切,理誠如是,無須臣再多言。”

“然則,臣陳請皇上、諸位——丙寅年至今共一十四年,大戰未有停歇,凡軍中用度,須作一等要事,不敢漏缺。間年,衛河水患頻仍,影響漕運,除開當地府衙所支,工部另提請三百八十萬兩白銀改道治河。庚寅年永州大旱,葵酉年河州潮災,丙辰年交州蝗災,顆粒無收,次年交州一帶起事暴動,朝廷赈災平匪錢款不下于八百萬兩。另,修葺宮宇,建青雲觀、雲海台、穹麓别莊,所費資财更是無數。諸如此類,不可枚舉,國庫已然沒有結餘……”

張綸直身立于堂中,脊背依然佝偻着,常年俯首躬身,讓這個奉朝五十餘載的老人再也無法挺立,但目光中卻是令人下意識避開的凜厲。

一連說了一長段話,他的呼吸帶着無法抑制的顫抖,稍作停頓,他繼續道:“若要上祭天祖,同時修築京觀,并行大宴儀,宴請百官、三軍,國帑難支,望聖上三思!”

“張大人,您這怎可并論……”

一陣沉默後,面色難看的禮部尚書衛肇憲率先開口,方才他說完,張綸便出言反駁,說得如此嚴詞厲色,打的是他的臉。

“平定疆蠻,一統天下,千秋大業!放眼曆朝,有何能比肩!怎能用錢……”

同樣立于殿中的兵部尚書覃茂山側過半身,“張大人所舉已然是陳年舊事,如今漕運通順,賦稅照常,不足為憑,張大人這般小題大做,莫不是寒我大魏報國許身的忠膽赤心!”

“覃大人難不成比我手裡的賬冊更清楚嗎。”

張綸向覃茂山那方微微斜過身,面不改色,“連年交戰,打的難道不是真金白銀?勞民傷财,莫大于兵(1),覃大人,賬要一筆筆算。”

他轉回身再度對朝堂上,“況大戰已然告捷,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臣以為,此時絕不宜再興師動衆。”

覃茂山聽聞咬牙切齒:“國雖安,又豈能忘戰!此事若朝廷獎懲不明,恐難以服衆,日後人無鬥志,兵備廢弛,難道指望張大人陣前殺敵嗎!”

此言一出,殿堂上一片嘩然,連處在針尖同一端的衛肇憲也呼道:“覃大人慎言!”

無怪乎衆人有此反應,自上一任文帝有意識重文抑武,如今天下早已形成以文為尊的風氣,文臣即便帶兵出征,也當是坐陣帳中,謀定後方,絕不會沖鋒陷陣,那是粗莽武夫該做的事。覃茂山此言實屬欺侮,何況他刺的不是别人,是四朝文老張綸。

覃茂山那會兒胸中如有風暴翻騰,沒有多想話便沖口而出,說完頓覺失了妥當,頭腦瞬間恢複清明。

平複幾息,他也轉回身面朝堂上:“臣是贊同衛大人所言,此乃千秋之業,實非锱铢必較之事。”

未料,群臣皆驚起失色之時,受欺的本人卻仿若沒有聽到,那張皺斑縱橫的臉上不起一絲波浪。

隻聽他道:“凡所用皆出于國帑,萬民膏血之資,如何能不锱铢必較,請覃尚書,賜教。”

“你……!”

覃茂山轉頭瞪向身旁須發全白的張綸,這個自己素常敬稱一聲“張公”的人,自從出任戶部尚書,但凡涉及錢款之事,便是這般冥頑不靈,簡直……簡直……!

适才平複的胸口再度起伏,他高聲道:“此乃垂青萬年之業!”

“咳——”

上首倏爾傳來一聲清咳,吵得你來我往的幾人立時噤了聲,垂首恭候在原地。

魏章帝端坐在龍木椅上,聽着下方陳言老套的争鬧,目光淡淡,開口道:“數戰則民勞,久師則兵弊(2),是故民須養,兵須撫,我大魏方能如日中天。三位卿家皆是中肯之言,但正如張卿所顧慮的,财計本是國之大命,當以慎重處之。眼下箭在弦上,當發?不當發?”

堂下此時一個個都沒了聲,他轉而看向堂下最近的人,問道:“老先生有何見解?”

他問的正是現任内閣元輔——詹兆淵。

詹兆淵攏手坐在一把大寬的紅木椅上,閉眸不語。上禦殿朝會,百官一應俯首肅容,分兩班按級而立,不得有半分怠慢,惟有一人例外,天子欽賜,可坐椅聽朝,便是詹兆淵。這是僅為他一人開設的特例。

聽聞上方傳來詢問,阖閉的雙眸乍然睜開。

然而并沒有立刻答話,他不緊不慢地從椅背上支起身,攏在長袖中的手沒有動,說道:“孫子有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臣深以為然。”

說至此處,他倏爾停下,掀起眼皮觑了一眼堂中躬着身的三人,方繼續道:“不過,是時正是四方離亂,烽火連年,反觀今時,四海一統,國泰民安,與之是截然不同的。所謂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3),張尚書所言恰中當今要害,言之成理,眼下國之大事已不在兵,按理是不宜大動幹戈的。”

覃茂山聽完當即亂了心神,先前……先前可不是這麼說的!

“閣老!先前不是……”他張口就要辯駁,紅椅上的人一個眼神似是不經意掃過,他登時脊柱發涼,再也說不出一個字。

魏章帝神色微動:“如此說來,老先生亦是不贊同修築京觀,一切慶功從簡操辦。”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