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纏着賀成材問家裡還有沒有類似的書,沒想到賀成材真的又翻出來一本,還是和治病有關的書,書裡詳細的介紹了如何利用野外的中草藥治病。
那一天,賀家少了一個人,多了一隻猴子。
而第二天上午,賀成材把《泥瓦匠手冊》帶去工地後,工地上也多了三隻吱哇亂叫的猴子。
他們的動靜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一堆人好奇地圍過來,猴傳人現象出現,于是工地上少了一群人,多了一群猴子。
賀隽夏:……
過來監工的吳隊長:???
一通操作猛如虎,衆人成功将《泥瓦匠手冊》送到負責人手上,負責人看過後就開始找人來抄書,要求一筆一畫清晰,每個地方都不能出錯。
這種老書都是寶貝啊。
賀隽夏:不嘻嘻.jpg
雖然負責人明确表示不會拿走原版書,隻是借一下抄寫一段時間,還給了賀家一些錢作為補貼,但賀隽夏還是有點傷心。
剛學入迷就被拿走教材,弄得他心裡直癢癢。
三個小師弟:不敢動不敢動.jpg
好在家裡還存着另一本老書,賀隽夏每次下工回家就會點起蠟燭,捧着書如饑似渴地閱讀,還找賀隽秋借了筆和紙,邊看邊抄加深記憶。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小型養豬場和小型養雞場順利竣工,賀隽夏學到了不少知識,也吃了幾十頓好飯。
别說,幹活是累,夥食也是真的好。
如果說食堂的辣椒炒肉是辣椒多豬肉少,那麼工地上就是肉炒辣椒,豬肉多辣椒少,重油重鹽,一頓吃到飽。
幹了半個多月的活,賀隽夏不僅沒有瘦,還隐隐有長胖的趨勢,賀隽秋和曾秀平都驚呆了。
一部分沒有報名的人則隐隐有些後悔,早知道工地上的夥食這麼好,他們也去報名了。另一大部分人則不以為意,夥食越好活越累,為了點吃的不值得,又不是買不起肉。
衆人的注意力很快就轉移到另一件事上,養殖場建好了,小雞和小豬也送來了,總該開始選人了吧。
為了這件事,農場裡各種吵吵鬧鬧争争搶搶,新人們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賀強國被煩得都不敢出門散步了,路上也不和人打招呼,見人就躲,生怕對方找上來好一陣說。
賀隽夏一家依然看熱鬧。
嚼嚼嚼,嚼嚼嚼,這瓜好吃,那瓜也好吃。
在這樣熱鬧的氣氛裡,縣裡的檢查組來查各個農場的禽舍情況,賀家村農場的禽舍得到了專家的表揚稱贊,被列為建設标準。
于是建設标準畜禽的幾位老師傅連同自己帶出來的班底就被邀請去縣裡做技術培訓,一天到晚忙各不停,還要給縣郊區的農場幫忙幹活,連同《泥瓦匠指南》的原本也被帶去了縣城供人抄寫。
快累死的賀隽夏:超級不嘻嘻.jpg
得虧負責人态度堅決,否則他們還不一定能把原版的《泥瓦匠指南》帶回來。
等他們一行人終于回到賀家村時,人均黑了不止一個色号,也瘦了不少,整個人看起來更加精幹有力。
要是賀隽夏走出去讓人猜自己的職業,絕對沒人相信他兩個月前還在大城市裡的公司工作,太陽曬不着,雨淋不着。
唯一的好消息是縣裡給錢大方。
賀隽夏和賀成材忙活半個多月,賺了200塊回來,還得到了100元的貢獻獎,作為對他家貢獻出《泥瓦匠指南》的鼓勵。
這波千金買馬骨很有效果,縣城及周邊鄉鎮的人得知消息後紛紛翻箱倒櫃,還真找出來不少有用的老書。
而賀隽夏家的收獲還不僅于此。
賀成材教的三個徒弟都是駐紮在賀家村的軍人,能領兩份工資,本來就不差錢。為了感激賀成材不藏私,真心教他們手藝,甚至提出要把去縣裡賺來的錢都給他。
當然,賀成材拒絕了。
他已經收過拜師禮,斷然沒有拿徒弟工錢的道理。誰知道,他這邊剛一拒絕,那邊就提着各種禮物上門,新鮮水果、豬肉、牛奶、補品等應有盡有。
曾秀平和賀隽秋也對賀成材的手藝誇個不停。
賀隽夏看見賀成材偷偷抹了抹眼角,眼裡好似閃爍着晶瑩的水光。
對于他這種老實巴交的農村漢來說,錢不錢的不重要,徒弟和家人對他的尊重,對他的認可卻深深戳中了他的心。
曾秀平看着滿屋子的東西,看着被井水填滿的大水缸,走上前陪在賀成材身旁,一切盡在不言中。
賀隽夏和賀隽秋根據曾秀平的指示收拾東西,把新鮮豬肉放進花椒食鹽水裡浸泡。
曾秀平看着他們忙忙碌碌的動作,忽然歎了口氣:“也不知道小鳳那邊怎麼樣,能不能吃好,她還懷着孩子呢。”
“我一想到賀根媳婦那天的情況,心裡就揪得緊,而且冬天也快到了,不能用電,他們咋個保暖啊。”
賀隽夏寬慰她:“洪芝嫂子不也安安全全地帶着孩子回來了。”
“我聽說縣裡有那種專門陪人到處跑的隊伍,就像古時候的镖師,等過段時間不忙了,我找機會請假和他們去市裡給姑姑送點東西。”
曾秀平有點心動又擔心兒子的安全。
她問道:“安不安全啊,我們年輕的時候沒手機,不發達,聽說還有人專門堵在路上搶劫。”
賀隽夏:“挺安全的,我特意去縣裡打聽了,幹他們那一行的必須得到十位來自不同家庭的鄰居和三名同行的擔保,社區審核通過後才能去政務大廳辦·理·證·件呢。”
曾秀平放了心。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個機會來得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