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經接近中午,徐敏跟聞越河商量,她回村之前會來取瓶子,吃了飯要去書店看看有沒有合适的習題集和書。
在聞越河身邊工作抓藥的一個中年女人聽到,問了她的需求跟她說了一個地方,還指了路。
那是市裡一個賣舊書舊報紙的地方,不太好找,但下車問一下周圍都知道,可以買到考上學或者不學了的人家賣掉的舊書舊習題冊。
聽到這個,徐敏很是感激。出了藥店,她先坐了接近一個半時的公交車才找到地方。
那是一個老舊的臨街院子。門口有黑油漆闆立着,上面用粉筆寫着大字報,介紹舊書舊報紙一類的。
在街對面,還有一些三輪車停在那裡等着攬活。在不遠處,就是市裡有名的家具裝修裝飾東西的販售市場。
徐敏仔細記住了位置,等下次過來好看看。現在錢是夠了,那麼起房子的事情就要仔細想一想。比如房子裡需要啥,哪些可以買哪些可以找師傅做都要一一考慮清楚才好。她不想才弄了沒幾個月的新房子,就需要再找人進行改建。那太麻煩了。
舊書雜志類的東西是最多的,但更多地是從各個機關部門退下來的報紙。厚厚的一摞一摞的擺在那裡。佩蘭說,報紙是個好東西。雖然上面有油印的墨水,但紙張的質量卻很好,比空間裡存着的厚宣要好用很多,尤其是在包裹一些藥材方面。畢竟有一些藥材需要幹燥的環境,但鋪設宣紙實在是有些奢侈,空間裡保存的宣紙不夠,黃草紙太過于纖薄韌性不夠,一旦潮濕之後,就會粘在藥材上弄不下來。
看到這麼多的舊報紙,她開口問了一下價格。在裡面穿着深藍色有些破舊,膝蓋上打着布丁的勞動服的工作人員從書堆裡面探頭卡了一眼:“一毛五!”
“便宜一些呗!”因為要的多,徐敏繞過那些書本堆,蹲在那人跟前:“我要的有些多,您給我便宜一些。我去外面喊一個拉闆車的将東西送到汽車站。”
那人擡頭,帶着藍色圓筒布毛下面,是一張滄桑的面孔。他嘴唇幹渴起皮,舌尖潤了一下聲音帶着沙啞:“你要多少?”
“十斤吧!先拿十斤,我這一次來的急,下一次我肯定多買您的。”
“十斤……”買十斤舊報紙,這丫頭穿的也不咋地。不過有小繡花什麼的,應該家庭還是不錯的。他将手頭完整的書扔一邊,又拿了一本:“一毛二,不能再低了。我這也是托關系收來的,人家政府機關自己人也要呢!”
“一毛!”徐敏想了想,手指在膝蓋上抓了抓:“我還需要一些習題集和初高中的教科書,您給我挑挑。最好成套的數理化還有英語方面的。如果東西好,我就再拿十斤。”
她說完,抿緊唇看着老頭。老頭手裡捏着一本厚重的大部頭,想了想:“行,我給你挑。一本兩塊,習題冊也是一樣。”
“有黃岡的卷子嗎?”
“有!不過都寫滿了,你回頭得自己抄下來做。”他起身,似乎是個瘸子。走路一瘸一拐的。徐敏看着他進了一個小屋,打開燈不知道在翻找什麼。很快就走了出來,拎着一大摞的用紅色捆紮帶弄好的書本和卷子,打開從裡面翻翻找找:“你現在來晚了,都是七月底就過來,有一些卷子一個字都沒寫的。”
“我不介意,能用就好。大不了我全部謄抄一下,總比沒得用強。我們鎮子那裡,都沒得這些東西。也沒人知道這裡,我還是聽一個大姐說,才知道您這裡有便宜的。”徐敏不在乎上面有沒有被人寫了東西,隻要能用就好。
老頭很快找齊了東西,初中高中的都有。他将東西擺放在一起,找了一個紙盒箱塞進去:“算上報紙一共一百三十二,你給我一百三就行!有錢嗎?”
“怎麼可能沒帶錢啊!”徐敏一副你看不起人的樣子,從挎包裡面找了錢出來,遞給他:“外面的拉闆車多少錢啊?”
“你等着,我給你喊一個。”老頭看她小姑娘,從書堆中走出去,朝着外面吆喝了一嗓子。很快就有一個穿着胡青色短袖襯衫,開着懷露出裡面洗的發黃跨欄背心,下面黑色長褲,打着補丁寬口鞋的男人。那人歲數不小有着四五十歲的樣子,騎着一輛三輪帶鬥的車過來。嘩啦啦的按了鈴聲:“老胡頭,這是給我介紹啥活兒啊?”
“五塊錢,送這丫頭和她買的書本去汽車站。”被喊了老胡頭的老頭,指着徐敏說道。徐敏朝對方笑笑,一扭頭就看到一堆紮在一起的雜志,有十來本都是服裝設計方面的。空間那邊,艾香催促她将那些雜志給她買了。
徐敏指了指那十幾本雜志:“這些給我搭上呗!”
老胡頭看着他,嘴角抽了抽凝眉一想:“成!給你搭上。”
他說着,将那摞雜志,還有書本和報紙都塞進車鬥裡面,指着天:“不早了,趕快回去吧!小丫頭片子一個,晚了家都回不去。”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