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琅與崔慎同回到大營處,那些受了驚的外史回到大營後就着急要尋皇上,陳述他們方才遇到的威脅迫害,讓皇帝找出真兇,還他們公允,且還有質問皇帝,他們若是就此殒命他國,可要如何是好。
他們很着急,太子安撫一番,讓人暫且封鎖消息,未讓其他未經曆刺殺的使者與他國子弟知曉方才在遊獵林中發生的事。
那十二個外史現下有些激動、緊張、又恐懼,皇帝知曉這件事,頭痛了。
他讓那些外史到跟前來,大帳中,進了許多人,太子、三皇子、七皇子還有其他被宣進來的閣臣。
之後是已經開始了一系列安排的瑞王及瑞王世子。
皇帝先讓外史們言當時的情況,之後是瑞王在旁補充。瑞王言當時九皇子與刑部崔郎中一道在現場,說到這的時候,晏琅與崔慎同剛好回到大營,被太監請去大帳。
晏琅聽了瑞王的話,便道:“皇叔所言,實情正是這般。”
衆人聽了事發經過後,開始談論到底是何人所為,又意欲如何。
大齊朝的閣臣們有認為是敵國的手段,可能是他們派進的奸細,想離間大齊朝與藩屬國,制造大齊朝邊境混亂;也有人認為可能是朝中奸逆小人,别有用心。
瑞王之後言,羽林軍正在大舉追捕逃匿的三個殺手,隻待殺手追到,可能會有新的消息。
不過在得到新消息以前,其餘事也要做。
他道“殺手能進入獵苑,定是有内應,這内應要麼是我朝之人,要麼——”說這話時,他朝向了崔慎同,道,“崔郎中推論内應也有可能是外史中人。”
他這話一出,那些外史都蹭的站起來,一臉驚動的看着他,用操着一些别國口音的大齊朝官話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你是說,我們自己的人要殺我們自己嗎?”
瑞王立時道:“諸位稍安勿躁。”
他道:“諸位知道,你們入朝朝貢,陛下允你們帶刀帶侍衛,入西苑也是同樣如此。”
“若是你們之中,當然不是你們幾位,隻是其他使者,或者其他使者帶的侍衛或世家子弟,他們中有人被策反,那麼與殺手裡應外合,潛入幾個人進來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們的人層層安置防衛,多有盤查,但難免有漏網之魚。”
他道:“所以陛下,臣請現下,同樣需要徹查外史們及其屬下的行迹往來。”
即使是外史心有不軌,他要應酬,要遮掩,做事的大概率依然是他的屬下。
幾個外史聽了,有的義憤,憤怒一會兒又不知該氣什麼,這般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
他們有的不說官話了,與同屬叽叽呱呱一堆,然後先有兩人表示同意,之後十人都表示同意,為了與大齊朝的友誼,也為了他們的安全及公道,他們願意配合調查。
如今要做的事便是:一、排查大齊朝内應;二、排查外國使臣的内應。
之後便是等是否能抓住殺手,更快得到确切的消息。
而沒想,消息很快就來了。
隻是這消息,有點讓人意外。
剩下逃匿的三個殺手有兩個自殺,有一個自殺前出了點“意外”,是先被蛇給咬了,毒昏了過去。
所以現下未來得及自盡,正在全力撬開他的嘴,不過既不讓人死,又要撬開人的嘴,有點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