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地算是正式步入正軌,每個人各司其職,農田、畜牧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擴大,開墾土地的有工資,修建動物窩棚、栅欄的有工資,種植和養殖的成功後也有可觀的收入,給領地居民發工資發的不算浣浣手裡的發展值。
浣浣覺得錦鯉族就是好,一下子就能抽到大量發展值,不然靠居民們那點微薄的錢她什麼時候才能攢到建那麼多房子?
日子一天天過去,今天領地裡有一戶人家的田地裡的蔬菜居然成熟了。
這兩畝地的租戶是叫方芳的女人和她奶奶租的,但方芳隻能管理好一畝地,另外一畝地她又以每月200元租給需要耕地的人家,其實想要多租地的人多着呢,他們大多是有力氣,沒什麼家人的人,或者是有多的錢在工具店買了小型犁地機,可以省很多人力,這些人自然都想多租些地,方芳家這塊地還算租的便宜的,有的人都喊上一畝地好幾百,這可比末世前還要貴不少。
方芳不是最開始就決定租地的那一批人,她觀察了幾天那些種下的蔬菜的長勢,她發現那些蔬菜每天一個樣,長的非常迅速,她估算那些蔬菜從種植到成熟,這個時間可能比末世前快一半的時間!
方芳想明白後就去問農作工機器人什麼蔬菜生長的最快,農作工給了好幾種蔬菜。
其中她決定去工具店購買大蔥、小白菜、西葫蘆、白蘿蔔、花椰菜的種,一一把它們種下後,每天悉心照料,作物們快速生長,果然如她所料,大蔥隻用了七天就成熟,小白菜、西葫蘆那些分别十到二十天陸續成熟,方芳看着這些長得水靈靈的蔬菜,難忍地掩面哭了起來。
方芳和她奶奶末世前的生活并不好,可以說非常艱難,方芳個子小,人又瘦,沒文化,她想去幹體力活,跑去工地搬磚,因為效率太低被辭退,她做過洗碗工、酒店清潔工,她的奶奶每天就去撿垃圾,換來的錢補貼一點家用,而政府的給她家的低保卻被社區扣下不少,拿到手的隻有一兩百塊,每個月一家的收入就在一千五左右,而她還要給奶奶買藥,每個月基本都是“月光”,存不了錢,吃不了幾頓肉。
方芳末世的時候帶着奶奶和攢下的幾百塊錢,每天擔驚受怕,奶奶因為沒有藥吃身體也一天天不好,方芳着急又絕望。
那天渾渾噩噩跟着警察們來到錦鯉村,一切都變了,房子住得好又舒适,隻要肯幹就會發工資,不會拖欠,公平公正,幹得多就賺得多,現在又可以租地,她奶奶的身體自從來到錦鯉村是一天比一天好,方芳覺得一切都好起來,世界的色彩原來這麼豐富。
方芳提着一籃子蔬菜和一碗米,帶着奶奶先去食堂吃一頓,她熟練地放入大蔥、小白菜、白蘿蔔、雞蛋和蘑菇,雞蛋是在隔壁養雞那買的,蘑菇是在樹林裡采到的,接着好幾個菜式的選項從屏幕上顯示出來:大蔥蘸醬、小白菜蘑菇炒雞蛋、蘿蔔湯…
方芳選擇了小白菜蘑菇炒雞蛋、大蔥蘸醬和蘿蔔湯,一碗米可以蒸四碗米飯,這一共隻花了十塊錢。
方芳不得不再次感歎,食堂便宜又好吃,所以方芳在家基本不開火,她一直都帶着奶奶來食堂吃。
就在方芳收獲了幾樣蔬菜的當晚,财務大廳更新了一份工作信息:農貿市場設計師一名(合格圖紙500元)、農貿市場修建工若幹(每小時50元管三餐),這個條件很誘人,領地的三餐當然是在食堂吃,之前也有過管三餐的工作,工作餐葷素搭配味道又好,這次去應聘修建工的人不少。
過程中好幾個出農貿市場圖紙的人,财務大廳存錢那塊還能掃描圖紙,最後收到合格的圖紙後農貿市場正式開始建設,建築材料領地碼好放在每個區域,建築工具一應俱全,隻需要工人們認真的搭好不鏽鋼頂棚,修好每個區域的展台,基本都是不費腦子的活。
農貿市場很快就修建好了,前後隻用了八天的時間,這個農貿市場不小,分蔬菜、肉類、水果和熟食區,每個來農貿市場賣東西的人都需要錄指紋領攤位牌,位置好點的攤位一天三塊租金,稍差的兩塊租金。
農貿市場修好可樂壞了那些有菜、肉可賣的人,總算有個地方可以集中買賣,從今天起領地正式開始了自産自銷。
浣浣很開心。
開心的是槐逐每個星期做的魚食口味都不一樣,搞得她每周一都很期待槐逐的出現,浣浣表示這個人類真狡猾,穩穩地抓住了錦鯉的胃。
浣浣今天吃飽喝足終于想起來領地是她的,她開始查看領地信息。
人口:253(固定居民:253,臨時居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