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水井保護的很好,水井裡的石頭是那種河邊撿的圓形卵石,每塊都很大。石塊有的呈透明的淺黃色,層層疊疊的蜿蜒而下,密集疊起來,疊的非常的整齊。可以看的出來,這家主人在打這口井的時候,也是花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的,這口水井内部口徑很規整,不管是内部用的材料,還是外面都做了處理,水井外圍一圈都用水泥塗了保護層,水井腐蝕度很小,完整度很高。
水井旁還有水池,還是分隔開,一側有水泥砌的水泥搓衣闆。另一側空的蓄水用,各自都有排水口。排水地段也用水泥砌了一條長長的排水溝,一路沿着屋檐下方的水溝。
後院比前面更為寬敞,占地面積大概有四五百個平方的樣子,院子很大,裡面還有一排排壘好的菜壟,隻是現在這菜壟沒有人去種了,彼此相連的菜壟排水溝被泥土填埋了,都是一些雜草和各種蕨類植物給覆蓋了。
院子再往後,就是後山,這後山不高,大概有十來米高,山牆的一面像是被鏟平了,露出牆皮的斷層來。
靠近,是兩個用石頭和水泥磚頭砌的豬圈,大概是養豬或者養雞用的。
顧書白看到豬圈子那邊靠山地方,有幾處用木頭做的一米來高的木闆擋着,猜測到是用來做窖門。
“這裡還有地窖,看來這塊地段真的很不錯,我們以後可以選擇在這裡挖一個下地窖,也存儲一些食物什麼的。”
傅行順着顧書白手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那山坡那邊,那邊地勢有些拔高,山體外層剝落的泥土顔色怕偏深偏紅,很是好奇。
“這是地窖?地窖不應該是在地底下的嗎?”在傅行的印象裡,地窖類似地下室一樣的存在,隻是比地下室稍微簡陋一些。
可這地窖就在山牆内,還開了門,人可以彎腰走進去的那種,跟傅行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顧書白很開心的給傅行解釋:“在農村,有這樣天然的地窖,那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這個地窖隻是很簡單的一種,這邊的山地勢高,方向好,背風向陽,雨水很少會沖刷到這邊來,泥土長期處于幹燥。隻需要在山牆這面打一個大肚子洞來,就可以放一些土豆,紅薯,地瓜,或者甘蔗什麼的,來年還很新鮮。這種還不需要鑽到底下,像這種洞口橫着,人可以直接鑽進去的,因為通風很好,類似窒息事件倒是很少發生。”
這種地窖也算是靠山吃山的天然優勢了。
顧書白把這一戶觀看完了之後,對于今後臨時的居住點很是滿意。
他不挑,有地方住,他就很滿足了。
傅行上輩子在末世裡掙紮了十年,經曆過一段很殘酷的底層求生,對于環境這一塊倒是沒有太大需求。隻是身邊有顧書白,他得照顧着,他自己無所謂,見顧書白滿意,他也覺得一切都剛剛好。
“那明天我們就去這邊附近找一些人來把房屋後院,還有水井都給打理打理,暫時就住在這裡。”至于其他的,傅行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和策略。
顧書白腦子是有一些攻略,也隻是他的想法比較簡單,他就想租個偏僻點房子,購買糧食和耐存儲的食物和水,大量的存儲起來,這樣的話,就算末世爆發了,吃喝暫時不用愁,可以維持個幾年是不要緊的。
而傅行這邊,他是想要自己打造一個小型的基地,随後就是給基地填充武器,一些必要的防身工具,還有可以在難以抵抗天災危險來臨的躲避地方,小型安全屋。
狡兔三窟,一旦爆發大危機,他也能帶着顧書白逃離下一個臨時安全屋,避免走絕路。
食物存儲這方面,也是很有必要的,後期還需要圈地種田,打持久戰。萬萬不可因為存儲了糧食和水,就沒有後顧之憂。存儲的食物再多,也會有減少的一天,而且後期食物還會腐敗變質,這是一個根本性問題。
必須要有接替的源頭,所以圈地種田,這是生存根本。
其次,還要應對各種大自然的災難,比如持續性高溫幹旱,突發性暴雨來襲,還要病毒式爆發,這些都是要做好萬全之策。
傅行把自己的想法跟顧書簡單的說了一下,完全沒有經曆過末世外面苦楚日子的顧書白被說的像個三好學生,聽的格外的認真,聽完後隻剩下佩服和驚歎了。
“傅行,你真的什麼都會啊,好厲害。”
聽到小男友的誇贊,傅行尾巴都要翹起來螺旋甩了。
“一般般,等會兒我把計劃書寫出來,明天就開始采辦,把一切準備工作做好。”
顧書白跟着傅行回到前院,後院長時間沒有打理,他們就站了一會兒,就被叮咬了幾個蚊子包,兩人回到了車子裡,就開始制定計劃。
顧書白正用電腦策劃他們的小型基地,包括基地的布局,裡面的防守,外面的排水系統,還有基地下方的地下室。
顧書白也沒有閑着,他就用手機開始查詢這一帶田地種植情況。他們現在所待的地方,屬于江河中下遊,氣候溫和,一年四季很分明,雨水也充沛,可以種三季水稻。
此時還是六月初,如果想要種水稻,趕在六月下旬把水稻種子播種下去,七月份下旬到八月上旬這期間趕着把秧苗種下去,十月就能收割一波晚季的水稻。
晚水稻在中秋節那會兒收割,晚水稻雖然成熟時間短,可光照時間長,溫度高,稻谷的品質更高,脫殼後的米粒也更飽滿,吃起來口感更佳。
顧書白覺得,這個他們必須得抓緊了。
這一個村落大概有上百戶人家,可以耕種的田地有三百到一千畝左右,這是顧書白自己估算的,按照每戶人口可以分的田地來計算。這個村子房屋比較密集,沒有分散,隻是地段偏僻,可以耕種的田地倒是不少,一戶人口少,能耕種個三五畝,人口多,幾十畝也是有的。
地勢也比較高,村子後面靠着大山,院子前面還有一條比較寬闊的水溝。這水溝一路從山上往下,再流向田地間,是供給田地灌溉用的。
一般這樣地段,說明這村裡有不少水塘蓄水,很大概率山上還有水壩。
顧書白一邊在網上查找,又把自己想到的給記錄在手機記事本上。等有時間了,他就跟傅行一起在村裡到處看看,想要種田,灌溉問題必須要重視,這些水渠長久沒用,也需要修正清理好才行。
這些記錄好,顧書白又想到這裡荒蕪的土地,以前這邊村民還在這裡住,開荒了不少土地,放眼望去,還能看到一壟壟,一排排挖好的土地。
這些再去翻新,除草,施肥,還是可以繼續耕種的。
六月溫度開始攀升,早晚還不算熱,到中午溫度上升,這個季節可以栽種的農作物相對減少。尤其是可以拿來當主食一類的農作物,顧書白在手機上搜尋了一會兒,又靠自己小時候的記憶,摸索出幾個可以在炎熱季節播種的農作物,如黃豆,綠豆,以及夏季播種的玉米。
這一查找,顧書白就發現,他跟傅行時間真的太少了。
末世在明年的國慶節降臨,距離現在也不過一年三個月,他們必須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把基地,田地,還有需要儲備的東西全部準備好。
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田地必須要加快開荒,這幾百畝田地光靠他跟傅行肯定是不行,必須請人,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這麼一計算,顧書白就覺得腦袋都大了,他身上所有存款就幾千塊錢,傅行那邊他不清楚,可真的要開荒這麼多田地,光是人工費就非常的驚人。
“這些田地,我們真的都要種嗎?”顧書白滿臉的茫然,他小時候是跟着大人一起幹過不少農活,隻是等真的需要自己來種的時候,隻覺得眼前一黑。
這日子是不是太苦了一點?這末世還沒有來,就這麼苦,以後該怎麼辦?
傅行正對即将要建立的基地做了一個簡單的模型,聽到顧書白的話擡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