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嗯,今天群馬這邊在下雨,你有在關注這邊的天氣啊……”
“沒關系,我有傘,而且就快要到家了。”
淅瀝的雨聲還伴随着身邊的少女講電話的聲音,竟然讓一直以來心态、行動上都生活得過于高難度的金城楓久違的感到一絲生活感的惬意。悠悠然地,大概就算再多走一段時間,他甚至也不會反感。
但感受着自己胸口處那常年所挂的某個硬物的存在,這種多餘的溫情又總會讓他有一種條件反射般的惡心感。隻不過,這一次恐怕是惡心到心裡還激起了一陣紊亂神經的電流罷了。
“我到了。”
慈光寺見遙一步躍上公寓門口的台階。
“明天見。”
她回頭擺手說道。
慈光寺見遙這個人,似乎總是能把任何一個告别都做的特别利落。而這一點,金城楓也并不反感。
“明天見。”
他語氣平常的回應了一聲。
……
“我回來了。”
“回來了?牛奶我再溫一下,先喝點桂圓茶吧。”
廚房裡立即傳來這樣的回應。
整理好鞋襪,回到房間放好物品,慈光寺見遙再次來到客廳。空氣裡浮動着桂圓茶清醇的香氣,因為桂圓具有養血安神,改善神經衰弱的功效,所以這是慈光寺母女兩人所在的家裡便總會預備的飲品。
“欸,你今天沒有帶傘嗎?怎麼回來的啊?”
晚餐是慈光寺夕子女士僅有的幾道拿手料理,蛋包飯和烤培根。可憐她在俄羅斯待了那麼些年,最終卻是連個那邊家常的煎餅都沒有學會,而作為親生女兒的慈光寺見遙在這方面自然也是半斤八兩。
不過,隻要一看外表就能知道,慈光寺見遙那副精緻的面孔完美遺傳了母親,再加上天然的混血優勢,才造就了那樣無可複刻的瑰光四射。已經有一個十六歲女兒的慈光寺夕子看着就跟不到三十歲似的,還有一種偏冷淡知性的美。
隻是她的氣色不太好,就像一個常年貧血的貧血症患者,但相比于女兒她的臉上會畫妝來遮掩病态疲色。
高學曆的慈光寺夕子留學畢業便從事語言工作,處理的都是那些語言工作金領的高端業務,在日本這邊更是還投資入股媒體行業。這讓她們母女兩人的小家家境殷實暫且不說,關鍵是這類工作接取安排的自由性非常适合慈光寺夕子的身體狀況。而慈光寺見遙能夠熟練掌握俄語、日語和英語三種語言,除了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還有就是受母親的耳濡目染。原本須田東這邊的老師還擔心慈光寺見遙的國文課程會跟不上,結果今天就發現完全不需要有這種顧慮。
“和同學撐一把傘回來的,傘借給他了。”
慈光寺見遙抿了一口茶。
夕子女士挑了一下眉,畢竟,日語中的“她”和“他”可是從發音上就區分開的。
但這麼想着,她不禁又歎了一口氣。
按理說,這個年紀的女生早就應該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秘密了才對。多數會放學回來後就把自己的房門一關,雖然與父母同在一個屋檐下,卻仿若生活在兩個世界。可慈光寺夕子在自己女兒身上卻絲毫都看不到這些青春期征兆,她在她面前好像就沒什麼可遮掩的,就是真沒什麼可遮掩的,她才為自己女兒的青春而感到有些頭痛。
就比如說現在,慈光寺見遙完全就可以閃爍其詞,隻提“同學”,那麼慈光寺夕子就會想當然地誤以為她是跟同班的女生一起回的家。但慈光寺見遙的腦中卻是顯然沒有這根弦。
以前生活在俄羅斯這樣的雪國,本着提前為慈光寺見遙的身體考慮,想讓她從小培養一些運動愛好,于是便順勢送她去滑冰了。可是卻沒想到,等她滑出感情,滑出期待了,卻又因為特殊的身體狀況而生生放棄了滑冰。
在那之後,慈光寺見遙努力地想找另一件事作為寄托。外貌上的絕對優越和受人追捧沒有讓她浮躁,她的個性是接觸到想要深入了解的事物就會一闆一眼,認真磨練。而她又本就有着超乎尋常的學習能力和長久以來訓練滑冰的優秀體能、運動神經,最後竟是不知不覺間把自己變得全能起來。
慈光寺見遙每天都偏執地“沉迷”于這些東西,其實也無異于她放棄滑冰後所相伴産生的一種更加深入的心理疾病,雖然看似都是非常好的方面,但卻依舊令慈光寺夕子非常擔憂。
“呐呐,小遙在這邊找個男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