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甯宮中,一身素色青衣的襄甯公主正陪伴着太後,皇後石氏乃是隆興帝原配發妻,出身老牌勳貴繕國公府,性格溫和有禮,上敬太後,與隆興帝夫妻感情甚笃,對待宮中妃嫔亦是寬和有度,下關愛皇子皇女,心地純善,對宮中的宮女太監也是多番體恤,這樣一位賢良淑德的皇後怎生偏命不好,早早便去了。
對于皇後的崩逝,太後也是十分傷心的,平日裡隆興帝忙于政務,襄甯公主到底是嫁人了,不好頻繁進宮,故而這一雙兒女平日裡見的其實不多,倒是皇後時常來慈甯宮陪伴太後,婆媳之間相處融洽。如今皇後突然間去了,太後滿懷傷感,一時半會兒走不出去,難免有些意志消沉。
襄甯公主見此十分擔心,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時常進宮陪伴着太後,與太後分享一些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生的一些趣事。許是平日裡有女兒陪伴着,聽着兩個未曾見面的小外孫的糗事,感情漸漸有了寄托,太後也從悲傷中慢慢走了出來。
前朝隆興帝已經考慮好了皇後崩逝後的一系列事情,先是追封皇後為孝淑賢仁明德昭穆端欽靜和懿安顯皇後,簡稱孝淑顯皇後,入葬帝陵,待隆興帝百年之後與其合葬。
隻是對于皇後留下的年幼的嫡子,該如何安置,還未曾決定。七七四十九日後,孝淑顯皇後已經下葬,宮中已經恢複了往日嚴肅清冷的樣子,若非挂着滿目的白幡,以及雙目所視之處見不到豔麗的色彩,怕是與皇後未逝前無異。
這日隆興帝正在紫宸殿中處理政務,忽然聽見殿外傳來一陣喧鬧聲,鬧得他無法靜下心來。侯在一旁的太監總管夏守忠見此忙走出了宮殿,瞧瞧是何人這般大膽在此喧嘩。
剛出了殿門,就瞧見先皇後身邊的大宮女繪春在往殿内張望,一邊守在殿外的小太監正攔着呢。自先皇後逝世後,原本身邊伺候的奴才大都拖了關系去了别的地方當差,隻留下對先皇後忠心耿耿的奴才去了小皇子身邊伺候。想到這裡夏守忠不敢耽擱,連忙走近。
繪春被一邊的小太監攔在了紫宸殿外,急得不行,瞧見了夏守忠,忙叫到:“夏公公,求您通傳一聲吧,小皇子染了風寒,高燒不退,請陛下去見見小皇子吧,求求您了!”
聽見小皇子高燒不退的消息,夏守忠連忙應下了,讓其在外侯着,轉身進了殿内禀報,絲毫不敢耽擱,急匆匆走進紫宸殿内,向隆興帝回禀:“陛下,殿外是先皇後身邊的大宮女繪春求見,說小皇子感染風寒,高燒不退,請您去看看。”
聽到這話原本不在意的隆興帝放下了手中的奏折,道:“前面帶路。”
夏守忠連忙在一邊道:“是,奴才遵旨。”說罷在一旁開路一路去了先皇後的鳳儀宮,自先皇後去後,小皇子一直養在那裡。殿外的繪春見着隆興帝往鳳儀宮趕去,連忙跟了上去。
到了鳳儀宮,不過是沒了主人幾個月,已經開始顯出一片頹敗的模樣。見着三三兩兩凄冷的人影,隆興帝大怒,發落了小皇子身邊玩忽職守的奴才。雖因皇後逝世之故,一直避着這個孩子,但這并不代表自己不重視他,隻是不知該如何去面對這個孩子。
見着正在為小皇子把完脈的太醫,問道:“小皇子怎麼樣了?”
一旁的太醫忙回到:“回禀陛下,小皇子這是風邪入體,臣開個方子,讓乳母按時服藥,通過母乳讓小皇子吸收藥力,修養月餘便能好轉。”
聽到太醫的回話隆興帝緊緊揪着的心放了下來,還好這孩子沒事,若是有個萬一,該如何向已逝的孝淑顯皇後交代呀。
也是此時,隆興帝心中有了個念頭,這個孩子已經沒有了母親,若是連自己都不重視他,怕是要沉寂在這深宮中了。
考慮到這個孩子正在病中,鳳儀宮太過冷清,便讓夏守忠将紫宸殿偏殿收拾出來,小皇子暫時養在紫宸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