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景璃看着姑娘紅嫩的耳垂:“我明日就要随大軍離開,但放不下阿萱,想請阿悅方便的時候陪陪她。”
楚悅震驚:“萱姑娘?”
之前同住一個坊,加上楚悅偷偷關注着景璃,對定國公府的情況也知道一些。
說起來,景璃的命運也有些坎坷。
當年叛軍逼近京城時,景璃尚在襁褓之中,先皇率領大臣和官眷離開京城避險,國公府男人留下來抵禦叛軍,女眷和孩子随着先帝一道。
隻不過叛軍來勢洶洶,逼得大臣和官眷死的死逃的逃,離開國公府的女眷和孩子有十幾人。
五年後,官眷陸續返回京城,國公府歸來的婦孺隻剩四人。
不到六歲的景璃,國公府的老夫人,國公夫人,即景璃的生母,以及景璃的堂妹景萱。
與此同時,景璃的父親定國公帶着兩個弟弟一路追随着當初還是太子的聖上,景璃的兩個叔父戰死。
苦戰三年後,太子率軍趕走外敵并奪回京城,定國公與國公府的女眷也失聯三年,所有人都以為她們和其他大臣的親眷一樣死在了逃離京城的途中,經太子做主,景璃的父親娶了對他有救命之恩的醫女。
所以,等景璃母子再度回到京城時,國公府不僅有了新的女主人,還有了新世子。
景璃八歲那年,其母舊疾複發身故。同年西戎又開始蠢蠢欲動,定國公奔赴戰場,新夫人同太醫署的醫館跟随,兩人至今下落不明。
于是,偌大的國公府隻剩下老夫人,景璃二叔的遺腹女景萱,以及他同父異母弟弟景琮。
且景萱有些特殊,據說是在返回京城的途中受了刺激,從那以後便再也無法開口說話。
景璃的目光落在姑娘因為驚訝格外明亮的葡萄眼上:“是,阿萱膽子小,更沒有閨中好友。她對你印象很好,若是可以,想請你關照一二。”
原來是因為萱姑娘,他突然這樣反常也能理解了。
若是她要遠行,必定也放不下阿昕的。
楚悅剛到京城時見過萱姑娘一次,很漂亮的姑娘,因為不會說話,隻能自己待在角落裡。
但她沒想到萱姑娘對她印象很好,有些受寵若驚。
不過,他如何得知萱姑娘對她印象很好,他們會在私下提到她麼?
面色微微有些發燙,楚悅:“不知世子希望我如何做?”
景璃:“她若來找你,你陪她坐坐便可。”
楚悅想不通景萱會在什麼樣的情形下來找她,按理說這種事他應該去請姚沁幫忙,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楚悅很願意回報他,不過自家的情況特殊,楚悅覺得有必要提醒下他:“我當然歡迎萱姑娘,隻是倘若私下來往,不知會不會影響你們,影響到國公府?”
景璃的眸光意味不明閃爍了下。
朝中的事太複雜,但此時他根基未穩,有些事還得長遠籌謀。
沉住氣,景璃溫聲開口:“王爺對社稷有大功,這是不争的事實,真相自會水落石出,無人敢苛責你們。”
心像是突然被人撥動了下,猝不及防地,楚悅眼前有些模糊。
自爹爹出事後,除了姜爺爺姜婆婆,其他人都對他們兄妹避之不及,生怕惹上禍端,還是第一次有人明明白白告訴她,爹爹不是罪人。
眨眨眼,楚悅壓下鼻間的酸澀:“世子相信父王是無辜的?”
景璃動了動手指,想替姑娘拭去眼角的淚,但門口有人在看,忍住了:“放心吧,朝中自有正直公允之人,定會還王爺清白。”
他的态度太過笃定,加上她的确期待那樣,楚悅就很願意相信他。
冷靜下來,楚悅為剛才突然落淚有些難為情,不好意思看他:“世子放心,萱姑娘那裡,我知道該如何做。”
這次若不是有他,弟弟的腿極有可能耽擱,對于他說的幫忙,她一定會用心。
*
時間就是這樣,以穩定的速度不疾不徐過去,并不因任何人停留。
已是晌午,景璃還有安排,不能一直在這裡待下去。
有那麼些瞬間,他甚至想找借口不去戰場。
但很快否定了這樣的念頭。
前世因為叛徒将大晉的布防及作戰計劃一股腦透露給西戎,那一仗打得很慘烈,主帥被俘,将士死傷無數,邊地民不聊生。
最終,大晉與西戎和談,兩國決定和親。
但是,原定和親的人是公主,最後踏上了和親之路的人卻成了她。
西戎并非誠心和親,隻是等和親的隊伍一到,拿大晉的将帥與公主的鮮血祭旗,以此表明與大晉決裂的決心,以此來聯合一旁觀望的周邊部落。
邊境安穩,朝廷與民衆才安穩,既然知曉前世的戰局,最好的辦法是親自去結束那一場動蕩,這是身為武将的職責。
返回去取回護心鏡,景璃與楚悅在門口道别。
這一别之後就再也見不到了吧,思及此,楚悅不由自主追随那道越來越遠的身影。
不料,他回頭了。
楚悅匆忙轉身。
但景璃還是看見了,還看到了一雙慌忙躲閃的眼,微微泛紅。
這姑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