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光熹微。
顔子瑜早早就起了身,溫習完一本關于五行法陣的道法術,就來到屋外看朝陽東升。
千秋宮宮主的書房外面是觀景的走廊,得益于這位宮主的位高權重,書房走廊的視野甚佳。
遠遠看去,其餘五峰亦同在缥缈雲霧之中。
此刻雖大部分人還未起身,但也依稀有晨課的聲音響起。
昨日斯文狐狸問他的歸宿在何方,不必說,自然在這連綿群山之中。
選擇了不同的峰,亦代表着今後的道路不一樣。
少年扒拉在欄杆之上,他看着東面的那一峰,雖此時還早,但已有不少人在走動,甚至隐見不少外客。若論人氣,六峰之中當屬此峰最高。
那是丹修虛丹宮,虛丹宮宮主葉明軒,尊号明軒真人。
前生裡,原本應該接他的人沒來,也是這位明軒真人解了他試煉大會之困。
明軒真人在桐雲山是位極随和的長輩,對小輩弟子向來有求必應,口頭禅以“好,好,好”著稱。
但比起他的尊号,桐雲山内大多數的弟子都更願意私底下稱其為“三好真人”,連帶着“千秋宮”都被私下裡被稱為“三好宮”。
為人古道熱腸,素來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論起口碑來,與斯文狐狸在六宮宮主裡各列“第一”和“倒數第一”。
故此,虛丹宮在桐雲山六宮最是人群聚集地。
按道理來說,他此刻應該毫不猶豫地去虛丹宮和這位明軒真人表白一番自己對其深刻的敬仰之心。
但他還是沒忍住看向了南方,卻見那裡缥缈雲層最為濃厚,什麼都看不真切。
算了,還是等他回來再說吧。
……
顔子瑜拾掇拾掇他那壓根沒幾樣的東西,直接出了内門,來到了外門十裡長廊處。
早就約好的地方,迎面走來一位青年。
青年劍眉星目,長相十分雅俊,但眉宇之間隐見愁意,正是那位與他“同甘共苦”的裴師弟。
外門弟子之間以入門先後順序互稱“師兄弟”,外門弟子見内門弟子則一律稱呼是師兄、師姐。
顔子瑜在外門沒别的好,最大的好處就是入門早。
他的入門時間可直接從襁褓中算起,絕大部分外門弟子都會稱他為“顔師兄”。
但裴決算是個例外,在資曆上絲毫不下于他,但如今也稱呼他為“顔師兄”,方才徹底奠定了“顔師兄”在外門的聲望。
原因還在于顔子瑜九歲那年,裴決這個在晴明宮虛度了五載光陰卻一無所獲的坑貨在晴明宮長老痛心疾首的目光下回到了外門,在稱呼上在其餘外門弟子的心裡準備與顔子瑜一較高下。
裴決其人對于師兄不師兄的稱呼其實無所謂,都去内門晃了一圈還要在乎“師兄”這個稱呼嗎。
并且對于外門弟子這個“師兄”的稱呼,他其實還是有些羞愧的。
但他還是找彼時剛滿九歲的顔子瑜并下了一封戰書,因為他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和天才的差距在哪裡。
雖然此時顔子瑜還是個真真切切的九歲孩童,距離被斯文狐狸扔完他人生第一個修行口訣才半個多月。
他要能打得過這位已經修行數年的裴決,才是見了鬼。
但在裴決眼中,他倆其實“半斤八兩”,他說不定還打不過這位九歲的“小師兄”。
與他凄慘的從外門被帶進内門,又被扔出外門的悲慘經曆相比,這位“小師兄”的起點可謂高出他甚多。
和裴決截然不同,顔子瑜自幼就被撿回了桐雲山,八歲之前完全是在内門度過的。在被斯文狐狸撿進千秋宮之前,是被先掌門祖師帶孫兒般帶大的,明明可以默認直接從内門弟子做起,天知道他為什麼跑來了外門。
在裴決眼中,由祖師帶大,有諸位内門宮主作為師伯,傳說更有……那一位做師尊,必然有絕頂天賦,早早被開了小竈,傳授了修行法門。而他這個被扔出内門一無是處的人,早做好了輸的準備。
誰能知道“小師兄”才剛剛開始修行半個多月!
此刻九歲的顔子瑜有苦難訴,謝謝,他真沒有小竈。大概祖師認為他幼時太過頑皮,為了讓他收收性,隻讓他先學理論知識,比尋常弟子還遲了兩年修煉。
……
顔子瑜彼時雖頂着入門資曆早的“顔師兄”名頭,但他正式開始修煉不過才半個多月,還比不過正常修煉的普通弟子,哪裡架得住裴決來找下戰書。
比賽當天,裴決雖然不會掐符,但内門五年偷偷跟着天心宮練劍,是以一把雖不算靈器的長劍舞得極為出色,看得台下的師弟師妹們熱血沸騰歡呼聲頻起。但到顔子瑜這裡就卡了殼,仿佛鶴立雞群,别樹一幟。
彼時隻有九歲還處于中二少年期的顔子瑜,對于偶像包袱有一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