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年元年五月十五日,星期一,新的一周開始,今天終于到了馬鈴薯收獲的大日子,六點鐘,夏申準時起床,然後,不管做什麼事,洗漱,燒水,挑水,她都在緊張,以緻于早飯根本吃不下,緊張什麼?
答案隻有一個,那當然是馬鈴薯的收成相關!
現代的科學種植下,馬鈴薯畝産能高達五千斤以上,但在這裡,純野生的肯定不可能,夏申就怕是最低值一千五都懸,那就真是她高興過早了,如果畝産剛剛到達一千五百斤的話,兩分地的馬鈴薯地能收成多少呢,大概在三百斤左右,野生馬鈴薯肯定不會大,平均以一個八十克算,兩分地,夏申能收到大概一千八百個到兩千個馬鈴薯。
還是之前她有點太樂觀了,一下子見到馬鈴薯,高興過頭,就沒好好算一算自己能收獲多少,收獲了,留下做種的,她又還能剩多少,夏申心裡歎口氣,心裡總算冷靜下來。
先動手吧,不管收成多少,總比沒有好,最多收成的有限,連一千五百斤都不能達到,甚至隻夠種植的話,最多這次她一點不吃,還好馬鈴薯整個生産期不長,最多五個月,現在種下,氣溫不降,五月種下,最好的情況八月她就能收,再差九月,十月也肯定收得起來,那時,她就不信她還不能吃上馬鈴薯。
隻是,如果馬鈴薯産量上不去的話,前面開的四分地,一分拿了種辣椒,三分拿來種馬鈴薯就不夠了,不過,沒關系,馬鈴薯拿回去還要先弄種薯,切芽塊,催壯芽,這個時間裡,足夠她再開出更多的地來準備種植馬鈴薯了,夏申發狠了,這次要狠狠種下一茬馬鈴薯,狠狠收獲一大堆馬鈴薯,絕不再出現馬鈴薯不夠的問題。
高産的馬鈴薯,必須的,缺什麼都不能再缺馬鈴薯!
具體的種植,夏申肯定不會,知道的這些也理論多于實踐,夏申隻能理論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摸索着來,不是說馬鈴薯其實很好種嗎,她得給馬鈴薯寶寶們信心,自己開好的土地,看着都覺得肥,這麼好的肥地,不需要再多施肥,夏申也相信肯定能出好收獲來。
就是還得再記下件事,馬鈴薯不能連着種,中間能插其它農作物,插什麼,還得夏申去找,不過現在不忙,現在第一次的馬鈴薯都還沒收,離下次馬鈴薯收成最少還有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夏申對自己有信心,是肯定能找到其它的農作物來輪替馬鈴薯種植的。
現在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先把馬鈴薯收上來再說。
夏申萬能鍬和鋤頭都一起帶來,什麼好用用什麼。
試了試土質,不算硬,又有馬鈴薯果實存在,木質的鋤頭最合适,那就用木質鋤頭。
夏申扛着木質鋤頭細心又小心地開始把埋在地下的馬鈴薯寶寶們一個一個挖出來,提一句,夏申自己都沒想到,第一次做出來的純木質鋤頭竟然耐用性不錯,開了地,再挖地,居然都行。
兩分地的馬鈴薯,就是一百三十平方左右的面積,真沒有多少,一個上午都不用,六點起床,日常勞動後,八點到達的這裡,十一點都沒到,夏申就把所有馬鈴薯收了上來,不算多,但夏申一看就知道,也不算少,兩個用木闆做底,茼麻莖杆做筐,最後再拿繩子挂在扁擔上,今天拿來挑馬鈴薯正合适。
她原來還想着得挑幾趟才能挑完,可等到全部收好,頭腦更加冷靜清醒,兩分地的馬鈴薯,都是小個子,沒有細數,不過看着,一千多肯定有,還真可以考慮下要挑幾趟來回才能全部運回家,每一趟都盡量多運吧。
先放滿兩個筐,挑起來,試了試肩,夏申估計在一百斤左右,剩下的夏申目測至少還得四趟,也就是說,她最少收成了四百斤的馬鈴薯,也就是畝産達到了兩千斤,這個數字的收成已經不錯了,别忘記,這是野生的馬鈴薯,沒有任何人工的科學栽培痕迹就能達到兩千斤的收成,你還想要多少?
有了這個數字打底,夏申對自己的人工栽培就更有信心了,再差也不會低于兩千斤吧,夏申重新開始美滋滋。
帶着美滋滋的喜悅,夏申開始把馬鈴薯運回家,結果也如夏申預測的,總共四趟,才把全部馬鈴薯運完,四百斤上下的重量絕對有,搭着小個子,這次的馬鈴薯收獲肯定超過兩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