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說。”宋枝很好奇楊如意會有什麼瓜。
司命薄:“楊如意是戶部尚書的獨女,被千恩萬寵的養大,因而性格十分驕縱,她喜歡的、想要的東西都必須得到。”
“當年她到了适嫁年紀,左挑右撿,挑遍了汴京城各大世家的世家公子,都挑不到滿意的,為此可将楊尚書夫婦愁壞了。”
宋枝在心裡道:“目光這樣高啊!”
“是,既要滿腹才華,又要相貌俊美,身材高挑,品行也好,必須得是人中龍鳳。”
宋枝回憶上一世,想到與楊如意的相公戶部侍郎鄭璟有過一面之緣,是在一次宮宴上,雖說鄭大人已到了四十歲,但那溫潤如玉的氣質以及面如冠玉的臉龐,當真是在一衆大臣之中如鶴立雞群。
司命薄接着道:“便是天齊十五年的探花郎,正是中了探花那一年,他簪花着紅袍,騎馬遊長街時,圍觀的百姓非常之多。楊如意便在望樓的二樓觀看,對探花郎鄭璟一見鐘情,更别提當時有孩童沖撞了隊伍,差點被馬踩到,是鄭璟及時下馬,将孩童抱起,救了孩童一命。如此出衆,又心地善良,更令楊如意傾心不已。”
宋枝道:“探花郎與尚書之女,豈非衆人眼中天造地設的一對?”
“世俗意義上确實是,楊如意回了府,當即央求她父親去向鄭璟提親,要招他為婿。可有一件事,是楊如意沒有料到的,鄭璟在老家早已娶妻,并且育有一子一女。”
宋枝結合現實的情況,大膽猜測:“難道說鄭璟是個負心漢,負了在老家的原配?轉而攀了楊如意這棵高枝?”
“非也。”司命薄繼續道:“鄭璟是個正人君子,他與他的原配妻子十分恩愛,他被當今聖上欽點為了探花之後,立馬派了仆人去老家接妻兒到汴京。”
宋枝見司命薄說話繞繞彎彎的,徑直在心裡道:“你别賣關子了行嗎?直接說嘛。”
司命薄輕聲笑了下,接着說:“楊如意看上了鄭璟這位探花郎,讓自己的父親去提親,楊尚書愛女心切,且鄭璟此人不論從相貌,還是才學、前途上來講,都堪稱上乘。于是第二日便去了鄭璟的住處,提出要招他為婿的想法,鄭璟驚訝之下,當即就拒絕了,便說出自己已在老家有妻子和兒女的事實。”
“楊尚書雖驕縱女兒,但為人還算正直,聽到這話也不欲強人所難,當即告辭,回府将此事告知楊如意。可楊如意鐵了心要嫁鄭璟,怎麼也不依,楊尚書拗不過女兒,便再次上門與鄭璟商量,想讓鄭璟娶自己的女兒為平妻,不想鄭璟直接拒絕,說此生隻娶一妻,且不納妾。”
“鄭璟如此愛他的妻子,便是做妾的機會都不給,惹得楊如意又妒又恨。特别是再第二次與鄭璟意外相逢,鄭璟在三月齋給他将要來汴京的妻子買胭脂水粉,楊如意也在,她親眼看到鄭璟細心為妻子挑選胭脂水粉,随她一起的貴女們又提及她被鄭璟拒婚一事,說探花郎甯願要鄉下的糟糠之妻,也不願要她這金枝玉葉,這讓楊如意的妒火愈發旺盛。”
“楊如意回到府中,當即命令了她的親信,秘密趕去鄭璟妻兒必經之處,在鄭璟妻兒入住一處客棧時,放火将鄭璟的妻兒燒死。得到噩耗的探花郎鄭璟一蹶不振,楊如意便在此時趁虛而入,更甚者為了接近鄭璟,讓自己的父親和叔伯在官場上打壓鄭璟,讓鄭璟陷入絕境,楊如意又扮演解救他于絕境的恩人,此後楊如意便心願以償地嫁給了鄭璟。”
“鄭璟也如她說看中的那樣,愛妻如命。為了讓愛美麗的夫人青春永駐,親自翻醫書研制了風靡汴京城的珍珠養顔粉,甚至還每日為夫人煲美容養顔的湯水,為了讓夫人有個散步的好去處,親自設計了庭院花園等等。
且鄭璟品行端正,不在外拈花惹草,還每日堅持為楊如意畫眉,以彰顯夫妻之間的如膠似漆。一時之間,他們這對恩愛如神仙眷侶般的夫妻,在汴京城中傳為佳話。誰人不知戶部侍郎鄭璟愛妻如命,對妻子事事上心,永遠把妻子放在心尖之上寵着。
便是妻子多年未孕育子嗣,他也從未提及納妾一事,一直癡心不改。”
聞言,宋枝有一瞬間的沉默,“這世上真有這般寵妻的男子嗎?”
司命薄被問住了,沉默了片刻後,幹巴巴地說:“有,但世間難得尋到這麼一個。”
“如此看來,還真是惡人有好報,楊如意作了惡,竟還得了這麼一個好下場,真真是——”宋枝唏噓道:“這位鄭大人真是可憐,若他知道自己真心實意去愛的夫人,竟然是這般心思醜陋的人,怕是要悔得腸子都青了。”
“是,與殺自己妻兒的仇人恩愛了十六年,怎會不懊悔,痛恨自己呢?若他知道自己的原配還存活于世,且被磋磨得不成人樣,更不知道會有何反應?”司命薄聲音很輕地說。
“什麼?鄭璟的原配還活着?”
“是的,此刻就在汴京城内。”
宋枝震驚了,“那為何她不去找鄭璟,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