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一衆人的心放了下來,吳公公親自領人去準備接風宴。
宴上,聊的都是林相去遠南巡查之事,吳公公在一旁侍奉,腦瓜子轉個不停,想道:“怎麼都不提林小姐的事呢?難道就當做沒有這件事發生?”
“可如今林小姐殺人的事已經傳遍了整個汴京,悠悠衆口可堵不住,此事必須得拿出一個結果來,否則,大晉的律法何在?民心恐怕也難以安撫。”
“難道說……林相決定放棄林小姐,選擇保全自身?可林相唯有這麼一個女兒,當真忍心嗎?”
“可依着咱家對皇上心思的一些了解,必不會讓民心失望,更不會讓大晉的律法失去了公平、公正。”
“朕甚感上天對朕之厚愛,讓朕能有林相你這樣賢能的臣子,替朕匡扶社稷,建造一個清平盛世。”皇帝蕭權舉杯道:“林相,朕敬你一杯!”
林相滿臉謙虛,“不敢,能為皇上效力,為大晉做實事,是微臣的榮幸。”
皇帝将酒杯裡的酒一飲而盡,微笑道:“朕相信林相你不會為了一己之私,毀掉大晉朝的未來,讓朕失望吧?”
吳公公的一顆心瞬間提拎了起來,來了,終于進入了正題,隻見林相緩緩放下酒杯,神情中有一絲拉扯,拉扯再三後,終于道:“皇上,微臣僅有這麼一個女兒。”
林相說着起身,向皇帝跪了下來,”微臣不求皇上能寬恕微臣的女兒,但求皇上能留她一條命,微臣感激不盡,願為皇上您鞠躬盡瘁,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這時一場君王和臣子的較量,寂靜之後,皇帝蕭權還是松口了,“既然林相的女兒是得了癔症,且受身邊的惡奴所唆使,那朕便網開一面,饒她一命。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廢除林溶月靜安郡主的封号,将朕對她的一切賞賜收回,即日前往汴京成城郊的尼姑庵修行,贖其自身罪孽,無旨意不得離開庵堂半步。”
青燈古佛一身,對于林溶月這樣心高氣傲的人來說,已是折磨。
但對林相來說,這已是皇上對他的莫大寬容。
“微臣叩謝皇恩。”林相感激不盡地拜道。
皇帝處置林溶月的旨意,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百姓們議論紛紛。
“哎,聽說了嗎?皇上處置了林相的女兒。”張财端了一碗酒湊堆去坐,伸手拿了雙筷子,夾了桌面上最大塊的紅燒肉吃,在這桌人詫異的目光中,他大口嚼了吞下,接着說:“這可是我得到的最新消息,我在東廠有位認得的大人,就是他去督辦的此事。”
這桌的主人本來有些氣性上來,被他這樣一說,立馬起了興趣,問:“怎麼處置的?”
誰不會對這件事感興趣啊,這可是汴京城所有人關注的大事,宰相的女兒犯了事,到底會不會被懲治呢?宰相大人會保自己的女兒嗎?
再說,林溶月的名聲在汴京本就很響亮,誰不知道她第一才女的名頭?
張财噸噸喝了一大口酒,才道:“林相千金被廢除了靜安郡主的封号,一切賞賜皆被查操,還被東廠的人從宰相府押走,送去了庵堂悔過,一輩子青燈古佛,無旨不得踏出半步。”
衆人一陣嘩然,竟然真的處置了?!
“這樣的狠啊?到底是宰相的千金,聽說她的生母還是平南王的嫡女,身份極其尊貴,沒想到犯了事,也落得個這樣的下場。”
“一輩子青燈古佛,啧啧,若我沒記錯,這位林小姐今年才十九,這樣的花好年華,怎能接受一輩子粗茶淡飯,素衣過活啊?”
“所以說咱們皇上賢明果決,竟然敢想到這樣懲治林家小姐的辦法,讓她生不如死,一輩子贖罪,否則怎能震懾惡人?”
“是啊,皇上可真是聖明,不因為對方是宰相的女兒,就網開一面,我們大晉朝能這樣的皇上,是我們的福氣啊!”
“也不知宰相大人是如何教導女兒的,竟然做了殺人這樣的惡事。”
“可不敢議論宰相大人,皇上懲治了宰相的女兒,可并未怪罪宰相大人,你也不怕得罪宰相大人。”
此話一出,紛紛閉上了嘴,隻道些什麼王汝秀父母賣了汴京的宅子,準備回老家去,那些被牽連的王汝秀同窗都放了出來,而那個目擊證人李漁因為見義勇為,得到了來自皇上的嘉獎,以此鼓勵天下人面對不平的事,勇敢站出來。
“哎,今日好像是《汴京朝聞》發售的日子,我還來得及去買,可有人買了最新版的?”張财說。
“我買了。”
“我買了。”
……
張财接過一份翻開來看,發現小薄大人正好寫了“第一才女殺人事件”的結局。
朱漁準備去縣衙指認賈小姐,果然受到賈小姐派來的人阻撓,在他陷入絕境之際,從天而降幾個正義少年,幫助朱漁打到了壞人,并且将壞人扭送至縣衙。在朱漁的指認下,還有被抓的賈府惡仆,賈小姐抵賴不得。
應縣的縣令大人并未因為賈老爺勢大徇私枉法,而是治了賈小姐的罪,讓花好年華的賈小姐一輩子呆在尼姑庵,不得離開半步。
縣令大人因清正廉明,深明大義,因而被福祿壽三位神仙添福又添壽,成了百姓們愛戴的父母官。
而甄緣因冤屈得到了伸張,戾氣全無,又有了機會可以投胎為人,但閻王爺念他生前心存善良且孝順父母,留他在地府做工換取去父母跟前侍奉的機會,一直侍奉到父母壽終正寝,這才去投胎轉世為人。
“好啊,如此也算是給了王汝秀一個好結局,讓其父母能有個慰藉。”有人感歎道。
而離開汴京二十裡的一處茶攤,一個青年騎馬追趕上前來,給王汝秀的父母送來了豐厚的銀錢,“王老爺、夫人,這是我家主人的一點心意,還請你們收下。”
“這——”王汝秀的父母目露遲疑。
這位青年正是阿牛,他受宋枝委托,給王家父母送來了的銀錢。
“我家主人與王公子是好友,還請兩位務必收下。”阿牛放下錢,轉身騎馬離開,這些銀錢是這幾期《汴京朝聞》賺得的錢,宋枝特意托他送給王家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