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二丫縮了縮脖子。
她起初也覺得姜雲瑤是被姜雲玫推下去的,可一聽了銀杏的話,她反而不确定了,畢竟她之前有一次瞧見姜雲瑤的表情了,總覺得她一心求死來着。
但也隻是她的感覺罷了,這話不能随便拿出來說,所以吳媽媽問到她頭上的時候,她也隻是搖了搖頭,說自己離得太遠了什麼也沒看見。
這事兒就得等兩個姑娘醒了以後才知道到底是什麼情況了。
幾個姨娘見沒什麼别的消息了也就散了,孟姨娘眼珠子轉轉,見常姨娘往兩個姑娘住的屋子走,自己便也跟了上去。
人一走,安氏的腰才微微塌下來。
吳媽媽叫人搬了軟凳和軟錘過來,打發了所有人,親自替她錘腳,一邊錘腳,一邊觑着她的臉色說話:“太太您瞧二姑娘說的那些話……?”
說白了,吳媽媽不大關心二姑娘和三姑娘落了水以後能不能活下來,她首先關心的,是太太安氏的利益。
二姑娘姜雲玫說的那些話分明是對太太抱養了大少爺有意見,就像常姨娘會擔心安氏心裡不高興一樣,她們也會懷疑常姨娘是不是本就不滿,所以才和姜雲玫說那些話。
吳媽媽的擔心不無道理。
說白了太太如今沒有自己的兒子,隻能選擇抱養,若是抱養來的孩子一心隻惦記着親娘,那又有個什麼勁兒呢?占着她對他的好,卻不記得養恩,任誰心裡都要不痛快的,
安氏嘴上說:“到底是他的親娘,念着也是應該的。常姨娘一向安分守己,我心裡有數,你也别聽了風就是雨。”
吳媽媽突然反應過來了:“您是說譚姨娘故意挑撥?”
安氏閉了眼:“她的心太大了。”
吳媽媽敲腳的手法極好,又很熟悉她的喜好,安氏一身的疲憊都叫她敲散了,精氣神一松,人難免覺得困倦。
安氏昏昏欲睡,心裡卻還裝着事情:“譚姨娘的兒子也快到了入學的年紀了,老爺一直沒提要帶他出去,如今又從中京城到了阆中,不比從前了,她着急是自然的,隻是咱們也不能自亂陣腳。”
吳媽媽低頭應是。
“先叫人多看顧兩個姑娘吧,等她們醒了再說。”
#
大廚房裡,白廚子又甩手不幹了。
按理來說姜雲玫和姜雲瑤住在一起,他看在姜玉琅的份上怎麼也要摻和一腳的,但他實在慫得厲害,怕摻和進事情裡,回頭得罪了誰,幹脆撂挑子了,把事情都丢到了方大廚子頭上。
方大廚子來者不拒,仍舊幹着活,又把顧二丫叫進來,給她嘴裡塞了一塊兒桃仁酥,教她:“這是去常姨娘屋裡最好的機會,你多在二姑娘和常姨娘跟前露臉,往後幹爹也好運作把你送那邊院子裡去。”
顧二丫自然答應下來。
她沒什麼太大的理想,既然幹爹說這對她來說是好事,那她就乖乖聽話。
等她提着食盒到了太太院裡,卻驚訝地發現三姑娘居然醒了。
她好像和從前不大一樣了,眼神不像之前那樣沉郁,反倒帶了些靈動,見了顧二丫便抓住她問:“你叫什麼名字?這是哪裡?”
顧二丫睜大了眼睛,差點把手裡的食盒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