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對這個沒意見,畢竟夠公平。
“接下來要分就是一輛自行車、兩頭豬、一頭牛和十八隻雞。我分你們自行車、牛和六隻雞。你們可有意見?”蘇柒本想分林大坤一頭豬不分牛的。但想到就一豬欄,根本分不開來喂,幹脆就分他們一頭牛。
林大坤搖頭,其實分他三分之一都行,如今都快對半了,他哪能有意見。
張小萍也沒意見,隻要分家,怎麼分都成。
蘇柒繼續,“家裡的農具,鍋碗、桌椅就不分了一起用。”
四人點頭,這些不是分不開,而是沒必要分。如大件農具脫谷機、手推車、犁和耙,兩家人輪着用就是了,難道還要分了再相互借用嗎?沒必要。至于再買,也沒必要,一來要不少錢,二來輪着用完全可以。
蘇柒掏出用布包着的錢,“最後就是分錢了,家裡積儲143塊,分給你們48塊。”
“媽,家裡就這麼點錢嗎?”林大坤不相信。
“分三個階段和你好生算算。第一階段是65年前,那時候一個字窮,大家都窮,窮得吃不飽,身無兩個錢,就連山裡都沒有緩過來。”
“第二階段從65到78年,公分換的錢一年能存下下20-30元。不過那時大家日子都好了不少,山裡也緩了過來,你爸會打獵又給人做木工,家裡收入還不錯。13年的積儲,建了現在住的磚瓦房,隻剩下300元。因為你的婚事,花光積儲還欠下200元外債,再有你爸的喪事再添100元外債。大坤,這個沒疑問吧?”蘇柒看着林大坤。
林大坤臉一白,他忘記外債這回事了,隻記得這兩年他上交了426元工資。
“大坤?”蘇柒催促。
林大坤回神,“沒有!”
“從79年到81年,家裡的收入隻有公分,你覺得家裡能存多少錢?”蘇柒讓林大坤自己算。
林大坤搖頭,拿滿公分的爸去了,進門的張小萍懷孕生女,家裡公分少了花費多了,錢哪有結餘的?
蘇柒繼續,“從82年到現在兩年半,田裡産出的餘糧和養豬賣了些錢,還有些零散的收入如賣雞、賣竹編等,算它一千。大坤,這數你認可嗎?”
林大坤點頭。
賣出了四頭豬得400元左右,糧食賣了兩回,他清楚記得一回100元一回250元。賣雞和竹編真的就是零散收入。
蘇柒繼續,“你是去年3月開始出去做泥水工,到現在有15個月,但這工不是每日都有,過年過節農忙都沒去,因此平均下來每月做工15日每日工錢2元,總計工錢450元。”
林大坤不用蘇柒問就點頭了,算多了呢。
“總收入1450元,減去還外債300,減去二坤結婚160元,減去買自行車的180元,還剩810元。810元再減去現在的存款143元還剩667元。大坤,你現在告訴我,兩年半日常家用要不要667元?”
林大坤點頭,667元聽着很多。但包産到戶後,種子農藥農具等都要自家買的。
蘇柒“哼”了一聲,數出48元遞給林大坤。
林大坤讪讪的。
蘇柒又算出48元遞給林二坤,“你們的錢以後自己管。”
林二坤沒推脫,接了過來交給何花。
何花眼睛亮了,雖然隻有48元,但能管錢就是好的。
“家就這麼分了,今後各過各的。”
蘇柒下結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