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百姓驚呼,四人皆露敬畏之色,連忙跪伏于地。
隻聽見空中有聲音傳來:
“鶴妖,你既皈依我佛,便要遵循戒律,不得任行凡人俗事。今日,本尊帶你前往雲峰寺,以示懲戒。”
“多謝觀音大士。”
鶴妖垂首,突而喚出兩聲,化作一隻白鶴,飛入雲層。
四周景物忽明忽滅,仿佛置身夢境。
渡濟環顧四周,見報恩塔雲山雲海,不禁道:“我等受騙,讓鶴妖金蟬脫殼。”
話音剛落,四周景緻恢複原狀,鶴妖已不知所蹤。
“天有劫雲,何以有觀音搭救鶴妖,豈不矛盾?方才所見,皆為妖術幻象。”
“膽大妄為,連天意也敢蒙蔽?”圓良大怒。
玉靜道:“不如前往雲峰寺,興許可尋得線索。”
雲峰寺,位于方山之巅。
方山由九十九峰組成,遠觀四面,皆呈方形,故得此名。
其臨長江之畔,終年雲霧缭繞,民間又有“雲峰”雅号。
幾人直奔雲峰寺,于環山煙雨中,聞禅鐘清澈,梵唱悠揚,正值僧人早課。
蹑步上階,卻遭遇數僧人橫阻去路。
“施主,方丈未知來意。尚乞見諒,恕小僧失禮。” 守門僧人微笑道。
圓良言欲強闖:“狗屁方丈?甚是無禮。”
渡濟卻勸說道:“方丈早課,最忌打擾,若強闖進入,恐适得其反。”
衆人等到午時,誦經聲方止。
僧人從内啟門問話:“施主可是尋方丈談禅?請移步後院。”
“多謝指引。”
衆人随之轉入後院。
後院甚是清幽,植有菩提松柏,行至幽室,見上坐一白須長髯老僧。
老僧身穿月色僧袍,盤膝打坐,佛珠輕撚,身旁燃香袅袅升煙。
“拜見方丈。”衆人雙手合十行禮。
“阿彌陀佛!”老僧擡起眼皮,悠悠問道,“諸位今日前來,是有何事?”
“我等此來,是欲請教方丈。今日在山腳之下,聞聽有菩薩現世,不知真假?”
老僧搖頭:“此為诳人之計,諸位切莫輕信。”
“我等親眼目睹,菩薩後化青煙,消散空中,豈能為诓騙之計?”
方丈沉吟片刻:“請往黑臉觀音殿說話。”
黑臉觀音殿,以真金鑄瓦柱,旁列萬尊小佛,金光奪目。
民間傳言:觀音于此山顯聖,助貧者壓制豪紳。豪紳憤怒,抓鍋底之灰撒其面上,自此面容漆黑。
半晌,一支竹簽躍出簽筒,方丈蹙眉将簽條遞予渡濟。
渡濟視若秘咒,默然收下。衆人追問簽文,渡濟不答。
四人又匆匆下山。
及回客棧,渡濟道:“鶴妖既為觀音弟子,且錄妖書上無其記載,不如讓其繼續守塔。”
圓良驚詫道:“鶴妖違背人倫,豈可再留?”
“二師弟,慎言。”
渡濟噓聲又言:“報恩塔乃孝道遺澤,須得好生照料,此為觀音大士之意。”
聞是觀音之意,衆人不再異議。
墨緣心稍寬慰,如今婉靈有望保命。
衆人各回房休息,待安排離城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