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帶着體驗生活心情的宋三月在蒼梧派,具體來說是在妙丹峰生活了三個月。每天在山上看看風景,發發呆,拔拔花草。唯一收獲是略懂了一點與花草樹木蟲鳥們交流的語言。
咦,妙丹峰的峰主、師兄師姐們呢?
三個月前,宋三月和其他通過道心考驗的人,跟着應天峰的兩位師兄任修文和蘇瑾年、師姐李欣格來到蒼梧派。通過護山大陣後,入目是數十棵梧桐樹,棵棵幹高冠大,翡翠般玉枝,蓬勃向上、生生不息,葉間藏着淡黃綠色的桐花,散發出陣陣清香……
宋三月和大家都沉醉在這片清香中,仿佛又回到道心考驗中的場景。
宋三月也沒想到自己會對三歲時父母在車裡吵架的對話會記憶這麼深刻。家裡經濟應該有小康水平,不好不壞。但父母沒有其他小朋友那麼恩愛,雖然母親很辛苦帶自己和弟弟還要上班,父親是設計師,也每天辛勞地白天上班,偶爾還會兼職賺外快。那天晚上父親應酬完,不舍得掏錢打車,就打電話給母親來接。母親雖然不情願,但還是帶着宋三月和弟弟去接。
“信用卡裡這個月有8800塊錢要還。”母親說。
父親拉松了領帶道:“好的。”
“三月暑假班裡學笛子,我交了3200塊錢學費,16節課。”
“哦。”
“這個月貸款要還13000哦,4号到期,你别忘了。”
“……錢錢錢,你就知道錢,能不能讓老子喘口氣,天天讨債鬼似的在我後面催啊催。”
母親握方向盤的手緊了緊,往窗戶輕吸了一口氣,沒有說話。但酒精刺激了父親的表達欲。
“你說,每個月你都向我要多少錢?都不知道你花哪裡去了!你看,隔壁向民的老婆就會精打細算,夫妻倆穿的體體面面的,辦公室裡跟我一起公司的金谷雨,老婆又是陪嫁車陪嫁房的,你有什麼?老子每天做牛做狗……”母親一個急刹,把車停在路邊。
“别跟我老子老子的,我老子已經刨坑裡了。你做牛做狗?你就是個畜生!瞪什麼瞪,每天要點錢就罵罵咧咧,我不向你要錢向别的男人要嗎?向民老婆就向别的男人要的多,你想像向民那樣“享綠福”嗎?你有本事也娶個二婚的有錢的老婆啊!我要上班,要帶娃,一屋子的吃喝拉撒柴米油鹽有煩到你了嗎?”母親難得一口氣說那麼多,喘了一大口氣,堅定地轉過頭對父親說:“要麼給錢,要麼就滾!”
二十八歲的宋三月旁觀着三歲時候發生的事情,三歲小孩的記憶沒有這麼清楚,這個陣法幻陣估計有誇大的效果。幻陣中,一輛大卡車從後方來不及刹車就撞上這一家四口的小車。說毫無波瀾是不可能的。但也想如果四口之家的人生都在這一刻結束就好了,畢竟之後的生活故事也沒有好轉。
宋三月冷靜地旁觀“怎麼又是車裡吵架又是車禍”。她是這麼多新人中第一個出幻陣的。
“清心定神,去煩止惡,退!”任修文将道法打向四周,使新弟子慢慢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