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
印澄剛想仔細問問,碰巧李魚接了個電話。
等打完回來,他已經簡單整理好行李,忘了這茬。
揉揉眼眶,印澄在餐廳拉過把椅子坐下,開始琢磨劇本。
470頁的劇本共分為四冊,按照李魚發給他的行程,劇組每天圍讀的進度大概在65頁左右。
集合時間為下午2點,還剩兩個多小時,他得抓緊。
李魚敲着煙盒坐到他旁邊,瞥見頁面,不由一愣。
花花綠綠的線條區分出不同情緒的台詞,頁面上下兩條空白處幾乎寫滿藍字,不夠寫的地方甚至貼了便利貼。
很像學生時代的課堂筆記,勤奮生專屬的那種。
李魚對印澄的用功感到欣慰。
他放下煙盒,随手拿過第四冊翻看,卻發現上面也有痕迹。
“你、你昨晚把這些都看完了?”李魚詫異。
“嗯,簡單看過,對故事走向大緻有個概念,詳細分析沒做多少。”印澄并未擡眼,一手杵頭,一手虛持着筆。
他手指線條流暢,指尖圓潤,美得恰到好處,不過分纖細,也不顯得柔弱。
思考時,筆身在指間靈活騰轉,就像某種頗具觀賞性的戲法。
李魚停頓片刻,問他:“通宵了?”
“差不多吧,反正也睡不着。”印澄随口回應。
李沒再打擾印澄,也沒抽煙,隻陪在旁邊,陷入沉默。
直到助理吳鴻陽拎着外賣進來,他才趁機勸印澄午休。
吳鴻陽是公司配給印澄的生活助理,負責照顧起居出行,至于工作行程則交給助理秦鳴負責。
印澄朝掌心呵出熱氣,閉目,敷上雙手緩解疲勞。
“對了,我是不是該請導演吃個飯?”他眨眨眼,見李魚和吳鴻陽在分筷子,忽然想起還未處理的人際關系。
“呃,不用!我打聽過,人楊導不愛交際,到時候公事公辦就成。”李魚動作微滞,言語模糊。
“哦……那制片人呢?還有副導演,我誰都不請合适嗎?”印澄幫忙開盒蓋,有點不安。
其實他不擅長應酬,每次去之前都要做心理準備,被迫敬酒時更是窘迫,渾身的不自在。
但出道近4年,印澄也知道什麼叫人情世故,有些事避開了,反而麻煩。
“也不用,大家都挺忙的。”李魚嘩啦嘩啦地收拾包裝袋,聲音故意弄得很大。
印澄沒再多問,慢慢往嘴裡扒拉米飯。
明明有三個人進餐,氣氛卻異常安靜。
吳鴻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寸頭,五官幹淨,上次印澄演反派就跟着進過組,彼此早已相熟。
他觀察李魚的臉色,試探着問:“魚哥,澄澄是不是不受待見啊?”
印澄含着飯粒,忽然覺得喉間發堵。
“看你說的,沒那回事兒!”李魚給印澄夾了塊牛腩,“小澄進組是楊導拍闆的,他肯定沒問題,就是那個張制片……他跟KK關系不錯,臨陣換将,心裡頭别扭也正常。”
印澄喝了口水,用筷子把牛肉塊戳碎,混在飯裡吃掉。
原來問題的根結在這裡。
制片人不喜歡他,其他工作人員恐怕也得避諱着點。
從李魚的反應來看,他大概碰過壁。
“正常。”印澄朝兩人笑笑,寬慰他們:“我以前也遇過這種事,等熟了就好了。”
此話不算假,無論在哪個劇組,龍套糊咖的待遇都差不多。
别說尊重,能太太平平拍完,沒挨擠兌,就算燒高香了。
眼下他天降進組,有人看不慣也在意料之中。
李魚和吳鴻陽見他想得開,心裡多少都松口氣,岔開話題不再提。
吃完飯,印澄換上套白色衛衣,搭配藍牛仔褲白球鞋,戴好口罩準備出門。
他預計提前十分鐘到會議室,這樣較為合适,不早也不遲。
時間卡得這麼準并非擺架子,有時演員表現得太過積極,會無形中“卷”到工作人員。
類似的暗虧印澄吃過挺多,踩完的坑總結總結再記着避,人也就慢慢成熟了。
“印先生,”行程助理秦鳴在外頭适時敲門,公事公辦地提醒他:“該出門了。”
印澄看着吳鴻陽把劇本和房卡裝進帆布背包裡,推開門,朝秦鳴無奈笑笑:“印先生聽到了!”
秦鳴是臨時被調派來的,相貌冷峻,性格也像塊冰,但無攻擊性,還挺好相處的。
吳鴻陽先一步去車上放包,李魚最後檢查下房裡有沒有落下東西,印澄沒事做,用背抵靠住門跟秦鳴閑扯。
“秦先生,我今天的穿搭還行嗎?”印澄把帽兜扣在腦袋上問。
白帽兜被頂得蓬松,像朵可觸碰的雲。
“可以。”秦鳴微微點頭。
隔壁1833号房門被推開,裡面的房客也正好要出行。
“給點意見吧,我很虛心的。”印澄想要更多反饋。
待會兒就要跟導演和制片人見面了,還有宋嶼。
第一印象很重要,他有點沒底。
秦鳴沒有評價他人衣品的習慣,正猶豫該怎樣開口,身側突然傳來陣溫和的誇贊:“幹淨清爽,不錯,很适合你。”
印澄如觸電般站直。
他看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