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家現在這個情況,豬沒長大,這跟人家那肥豬肯定不能比的,李屠夫出七文錢一斤,那也算是良心價了。
唐大柱和唐二柱倆兄弟商量了一會兒,唐大柱這才道,“那兩頭大的買活豬,那頭最小的殺了直接賣肉。”
“行,那就這麼辦。”對于唐家人做的決定,李屠夫一點意見沒有。然後直接讓唐大柱倆兄弟把豬從豬圈裡先趕出來一頭,随後三個大男人直接把那頭趕出來的豬,用粗繩子直接困在一種屠夫特意制作出來的木架子上面。
把豬綁好了,唐大柱和唐二柱倆兄弟分别用扁擔擡着一頭,李屠夫掌稱。這稱秤的可不是那種小打小鬧的小稱,這可是特大号的,那稱坨要是掉下來砸在腳上,那腳怕是會立即被砸爛。
李屠夫那稱稱得旺旺的,直到稱平穩之後,再用手把捏住,叫來唐大柱倆兄弟一起看稱。
“一百二十六斤。”
認完稱這豬也沒有放,又去放第二頭出來過稱。第二頭出來的這頭豬,要比第一頭重上一點,有一百三十一斤。
這豬總共二百五十七斤,七文錢一斤,最後這倆頭豬賣了一千七百九十九文錢。李屠夫直接添了一文錢,算是一千八百文。
這倆頭豬,喂了幾個月,最後二兩銀子都沒有賣上,真真是太不劃算了。
“剩下那一頭,你們是要賣肉的,那豬明天我就殺,你們誰跟我一起回去,明天我把豬殺了,我好給銀子給你們。”話雖是這麼說,其實說白了,就是讓人跟着一起去,看着他殺豬,到時候把豬殺了,刮了毛,開了膛,破了肚……這有人跟着一起去看着,免得到時候扯皮說豬肉不對。
“我跟着你一起去。”唐大柱說道。
對誰跟着一起,李屠夫自是沒什麼意見,隻要有人能跟着就行。
李屠夫把豬錢遞給唐大柱,之後便把三頭豬都放了下來。這豬一獲得自由便立即跑開了。李屠夫見此,也不慌,便直接拿起他早準備好的響杆(一種有竹子做的工具。弄成一米多長的竹子,然後把其中的一頭弄破便成了響杆。),上前把三頭豬趕到了一起。
唐大柱見了,便快速的走到前面,‘羅哦羅’的喚着。前面唐大柱的聲音喚着,後面李屠夫又用響杆趕着,很快豬就慢悠悠的跟在唐大柱屁股後面走着。
這豬是家養的自然跟野豬不同,一路走來,它們不時的會在地上面拱來拱去,它們停下來不走時,隻要用那響杆在他們身上打上一兩下,它們便又會繼續趕路。
對趕豬這樣的事情,除了刮風下雨,李屠夫基本上每天都要做上一次的。就是唐大柱,每年賣豬的時候也會陪着一起送豬。所以一路上根本就不見有任何的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