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嫂子的相公去了隔壁縣做苦力,家裡一貧如洗,顧柔也不急着用銀子,就讓鄭嫂子幫着她家平日做點活計就成,銀子就不用還了。
鄭嫂子幾天就下了地,不顧勸阻,将生下來的兒子交給十歲的長女照料,非要到顧家來做下人抵債。
秋收事忙,甄氏也拗不過鄭嫂子,就答應了下來。
顧柔想着,鄭嫂子做事爽利,的确幫了娘親不少忙,減輕了負擔,她倒是無心插柳了。
忙過了秋收後 ,便是寒冬年底,一直在嶽祿書院的顧榆終于有了幾天假趕回家裡過年。
甄氏特意買了點魚肉做了一桌子飯菜,香氣四溢,就連顧楓顧柳都忍不住流口水。
顧榆許久未回家,吃到一半便忍不住哽咽起來 ,顧淮坐在上位,一言不發。
甄氏心疼的看着顧榆,夾了塊紅燒肉給他,“榆兒,看你瘦的,娘說過你别省着銀子花,該買的也要買。家裡銀錢足,娘和姐姐做點活計能賺不少銀子,你看我們平時都大魚大肉!”
顧榆看着弟弟妹妹們的樣子,便知道事情肯定不像甄氏所說的那樣,他本是哥哥,卻無法體貼爹娘,照顧弟妹,十分的愧疚。
“你少多想,馬上便是鄉試了,專心讀書。家裡的事情不用你惦記。”
“爹,您放心,我有九成把握,定然高中,為顧家争光。”
夜深了,顧榆與顧楓兩個擠在外間,顧柔抱來了一床被子,微笑着,“這是新做的被子,給你蓋了,明天你若是要走就帶走。”
顧榆看着被退親的妹妹十分的心疼,瞧着被子上的針腳密密,“妹妹莫急,哥哥高中之後定然會為你找一戶好人家。就算是王侯将相也任由你挑選。”
顧柔淺笑勾唇,“那好,我就當二哥給我承諾了。務必要高中呀”
……
臘月三十,吃完年夜飯後顧榆離家。
顧柔正好睡不着就守歲納鞋底,給顧淮一雙,顧楓一雙,顧榆拿走了兩雙,留了一雙給大哥顧棣,還剩下手頭上的這雙。
她是想着報答感謝裴宗遊而做的,更加用心更加認真。
十天前,裴家商鋪的佟掌櫃來串門時還說裴家少爺如今又去了西北,年節是回不來了,恐怕要等到開春才能到家。
顧柔默默地聽着,很想在打聽一下他的情況如何,卻礙于女兒家不好開口詢問男子的消息,隻好作罷。
正月初三,顧淮甄氏帶着幾個孩子來到了周家串親戚拜年,潘氏借病不見,周顧氏就在自己的院子裡招待了顧家人。
周顧氏帶着甄氏和阿柔阿柳姐妹兩個去逛了鋪子,要給侄女買镯子買簪子量新衣裳,甄氏不肯接受,周顧氏執意不肯。
“又不是給你買的,嫂子你拒絕沒用。我是作為姑姑給我兩個侄女買的禮物”
甄氏知道這位小姑子的脾氣,就無奈的接受,心裡盤算着也給周顧氏那兩個小小姐買點什麼好。
誰知道會在玉石鋪子撞見了那整日不在家的周義,周義一看到顧柔眼睛就亮了,“大嫂,怎麼阿柔來了也不告訴我下,我也好多準備些銀子,給阿柔買點禮物。”
周義走到貨架前,指了指幾塊镯子,“我看着這幾個就還不錯,阿柔你喜歡哪個,我給你買了。”
顧柔皺了皺眉頭,頗為不滿的搖着頭,“周二少爺莫要開玩笑”
“周義,别在我面前耍渾。”周顧氏冷了冷臉,指了指門外的方向,“出去吧”
“大嫂,您這是幹嘛?還當你這個侄女是香饽饽呢?現在都沒人娶她了,我可以發善心娶了她你們就該燒高香了!”
這話一出,甄氏便坐不住了,臉色一沉,“周二少爺,請自重。我家阿柔不是沒人娶,怎麼都不會與不三不四的人有幹系!”
周義瞪大了眼睛,向前走進幾步,“哎呦,你這婆娘怎麼還不知好歹!她就是沒人娶了,整個綏縣誰不知道她是克夫的,除了我誰敢娶她!”
顧柔緊緊地咬着唇.瓣,剛要張口說話,門口便出現了一個身影,修長高大,迎着陽光走了進來。
“誰說沒人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