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夫人聽完,神色各異,刺史夫人突然問王夫人:“我記得你家大郎還未娶親。”
王夫人點了點頭,滿臉愁容道:“可不是嘛!我也着急呢,大郎老大不小了,再不娶親,就成老小子了,可大郎那性子,我根本勸不了。”
江夫人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不是有榜下捉婿嗎!”
王夫人也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也得有人看得上我家大郎才行。”
衆夫人笑作一團,王大郎容貌上确實稍遜一籌,倒不是說醜,隻是少了些記憶點。
王夫人對江夫人說:“你家五郎面皮好,将來曲江遊宴,定能入許多王公大臣的眼。”
江五郎容貌是真的好,精緻的跟個小娘子一樣,因本朝穿男裝的小娘子一抓一大把,江五郎經常被人認錯,
淮葉咽下一顆葡萄,感歎這場面真是驚心動魄,不過論全場最佳,還得刺史夫人,隻問了幾個問題,衆夫人的節奏就全亂了。
她有些好奇,這是刺史夫人有意為之,還是性格使然,如果是前者,那刺史夫人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如果是後者,那刺史夫人真是寫意随性,想來也是,出身清河崔氏,哪裡需要顧及旁人。
刺史夫人不知道想到了什麼,點名淮葉:“你就是穆三郎執意要娶的小娘子?”
淮葉一個激靈,恭恭敬敬回了話。
範夫人看了眼刺史夫人,問淮葉:“聽聞穆三郎去了寒士書院,是真是假?”
未等淮葉回答,大夫人說道:“自然是真的,三郎還準備下場哩!”
範夫人一愣,下場?穆三郎才讀了幾天書,就要下場?她蹙眉問道:“我記得三郎之前一直在外經商,怎麼突然想讀書了?”
大夫人趁機宣傳自己的兒子:“是大郎勸三郎多讀點書。”
範夫人誇贊道:“你家大郎和三郎當真是兄友弟恭。”
“兄友弟恭?一個在州學,一個在寒士書院。”刺史夫人撥弄了一下腕上的羊脂玉手镯,漫不經心地問淮葉,“不知三郎心中有無芥蒂?”
衆夫人雖然知道刺史夫人的作風,但這麼挑明,她們心裡都一驚,不過驚訝歸驚訝,她們都十分好奇淮葉會怎麼回答。
淮葉深吸一口氣,在心裡把刺史夫人當成一個難纏、刁鑽的面試官,她含笑回答道:“三郎同大郎一樣,讀的都是聖人書,做的都是聖人的學生,有何芥蒂可言?”
大夫人聽完松了口氣,幸好淮葉有分寸,沒說出一些對穆清瑞不利的話,不然有損穆清瑞的名聲。
刺史夫人饒有趣味地看着淮葉:“那你覺得三郎下場能排第幾?”
衆夫人倒吸一口涼氣,這個問題比上一個問題更難回答!且不說排名是個敏感話題,以穆清臨的水平,能排第幾?說高了,是自取其辱,說低了,還是自取其辱!她們不由同情起淮葉來。
淮葉沉默了一分鐘,道:“三十名。”
衆夫人瞠目結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十名?這小娘子好大的口氣!穆三郎才讀了幾天書,别說三十了,三百都夠嗆!
曲夫人問旁邊的段夫人,确認道:“她說的是三十?”
段夫人臉上的驚訝還未消褪,轉頭道:“是三十,我聽得清清楚楚。”
曲夫人不知道作何表情,評價了一句:“這小娘子真敢說。”不僅敢說出名次,還敢說出三十這樣的名次。
段夫人接了一句:“不知高低。”
淮葉絲毫不覺得自己說大話,甚至還覺得自己說保守了,在她看來,穆清臨絕對可以進前十。
刺史夫人似乎一點不驚訝,笑吟吟地對衆夫人說:“淮娘子更了解内情,說不定穆三郎真有大才。”
衆夫人賠笑附和,心中卻不以為然,穆清臨再怎麼大才,也不可能進步這麼快!鄉試雖是豐州内學子競争,人才有限,但這不代表簡單,更何況,有楊言和楊大人親自坐鎮,必定會增加難度。
淮葉趁機道:“我一直輔導三郎的學業,因此相信三郎沒問題。”
衆夫人面面相觑,段夫人覺得剛才“不知高低”的評價不夠準确,這小娘子分明是不知天高地厚!
刺史夫人來了興緻:“那你讀過哪些書?”
淮葉回答:“《禮記》《春秋左氏傳》《詩》《周禮》《儀禮》《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毂梁傳》皆爛熟于心。”
她如此高調,是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增加她輔導穆清臨學業的可信度,将來穆清臨鄉試名列前茅,大家才會覺得是她的功勞。
正當大家懷疑時,大夫人站出來為淮葉說話:“各位有所不知,淮娘子家中以教書為營,她自小耳濡目染,熟讀古籍不是什麼稀奇事。”又作證:“三郎學業進步,多虧淮娘子整理文案、每日輔導。”
孫溪雲一臉懵,大夫人怎麼幫起了淮葉?
大夫人打的主意是,男子被女子輔導,可不是什麼好名聲,她為淮葉作證,目的是敗壞穆清臨的名聲。
她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好,悠哉悠哉地喝了口茶。
曲夫人和段夫人聽完大夫人的話,頓時猶豫起來,難道這小娘子沒說大話?
刺史夫人沉吟片刻後,現場出題:“既然這樣,那你談一下豐州治理方略。”
大夫人嘴裡的茶水差點兒噴出來了:“豐州治理方略?”
刺史夫人看向大夫人:“有問題?”
大夫人連忙擺手:“沒有沒有。”但心裡慌得不行,淮葉答不上來,不光淮葉沒臉,她面上也無光,尤其她剛才還誇了淮葉一大堆。
她匆忙看向淮葉,祈禱對方不要在這個時候掉鍊子,但一想到刺史夫人問的是策論,她覺得淮葉答不上來是必然。
要知道策論不是拽幾句古文,绉幾句方法就能過關,它的難度在于高屋建瓴地給出一個可行的治理方案。
範夫人連連搖頭,這道題她家二郎作答也不一定出彩,刺史夫人這不是為難淮葉嗎!
江夫人卻覺得刺史夫人幹得好,就該給這狂妄無知的小娘子一個教訓,讓她以後夾着尾巴做人!
淮葉如果沒有提前準備,很有可能摸不着頭腦,但她将豐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方面的情況翻看了一遍,如今出口就是一篇策文。
她說過,她押題向來很準。